第(1/3)頁 ,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 樓上包房里。 等陳燕把所有人的銀絲鲊湯全都盛好后,大家這才端起碗,用小勺子舀起一小勺送進(jìn)嘴里。 然后,所有人都愣住了。 “這味道,這口感,不愧是銀絲鲊湯啊!” “一口下去,仿佛回到了古代那些文人雅士的宴席上。” “也難怪唐宋那些大家不斷的寫詩贊美呢。” “這鮮美的滋味,確實值得寫詩寫文章贊嘆。” “嘗了這口湯,總算明白孫月娥為什么會抱怨了,這里面頭發(fā)絲兒一樣的魚絲得一刀一刀切出來,得多費勁啊。” “這家店的老板真是好手藝!” “……” 贊嘆聲不絕于耳,大家又品嘗兩口,話題從銀絲鲊湯轉(zhuǎn)到了鲊上。 任崇墨說道: “唐朝時候,鲊是王公貴族享用的美食,當(dāng)時的文人只有參加那些高門大戶的宴席才能品嘗到,詩句中多見奉承;宋朝就成了文人雅士的專享,多用鲊來形容心情,到了元明年代,成了落魄書生的專享,可見美食一直是自上而下發(fā)展的。” 耿立山一針見血的點評道: “王公貴族都是暫時的,文人雅士也逃不過時局動蕩,只有流落到民間,美食才能得以流傳。” 許教授問道: “立山先生是美食大家,這道鲊湯確實是失傳餐品嗎?” 耿立山嘗了口湯,點頭說道: “銀絲鲊湯確實已經(jīng)失傳,這道湯需要用高湯烹制,光這一點就限制了在民間的發(fā)展。不過鲊現(xiàn)在還是有的。” id=wzsy> 見大家有些疑惑,耿立山給大家介紹了一下現(xiàn)今還保留鲊類食材的地方。 基本上兩湖兩廣以及云貴川地區(qū),都有用鲊保存食材的傳統(tǒng)。 不過鲊的做法已經(jīng)根據(jù)當(dāng)?shù)靥卣髯隽撕艽蟾淖儯鷷杏涊d的完全不同。 美食嘛,一直都在向前發(fā)展的。 八十年代那會兒,誰能想到川菜會在短短幾十年內(nèi),從百菜百味發(fā)展成麻辣味一家獨大的局面呢? 樓下廚房里,原本打算把湯廢物利用一下的林旭,看著空空如也的湯盆笑著說道: “這是涮魚絲的湯,你們不覺得咸嗎?” 魏乾說道: “咸是咸了點,但好喝啊!” “回頭再做幾條魚唄,這吃著挺過癮的。” “就是,這道湯可以當(dāng)成咱店里的高端菜品出售了,有典故味道也好,顧客們肯定搶著想嘗嘗味道。” 林旭說道: “現(xiàn)在不是做魚鲊的好時節(jié),需要到農(nóng)歷四五月份用荷葉做,那個味道才更香呢。” 說完,他沖車仔吩咐道: “回頭再買些鯉魚草魚和鲅魚吧,用這幾種魚再做點魚鲊。” “好嘞老板。” 吩咐完這事兒,林旭離開廚房,去了烤鴨爐那邊。 打開烤爐的門,一股好聞的鮮香味立馬飄了出來。 “哇,里面烤了什么呀,味道好好聞。” 林旭扭臉,看到沉寶寶在身后,便說道: “我切了一些腌魚,用微火烘烤了半個小時,現(xiàn)在看看咋樣了,你想嘗嘗嗎?” “當(dāng)然想啦,我剛剛都沒吃午飯,就想嘗嘗你的手藝呢,看我多支持你的工作,你是不是要嘉獎一下?” 林旭笑著將烤架上吊著的烤網(wǎng)端了出來。 上面原本鋪著的白色魚片,此時全都被烤成了金黃色,散發(fā)著迷人的香味,這味道有魚肉的鮮味,也有發(fā)酵后特有的咸香味。 總之,很好聞,也很饞人。 他捏起一片吹了吹,撕下一條送進(jìn)了嘴里。 經(jīng)過炭火烤制后,魚肉的口感更加勁道了,但又不像魚干那樣毫無水分,而是勁道中帶著些許鮮嫩。 鮮嫩中又帶著腌魚特有的咸鮮。 這種味道再加上果木炭烤制后帶來的特殊芬芳,使得魚肉的口感和味道都達(dá)到了一種很曼妙的境界。 好吃! 他又撕下一塊,剛要再嘗嘗味道,卻被沉寶寶給搶了去。 “小心點,燙。” “哇,好吃好吃,這魚烤一下居然這么美味啊,又香又鮮又勁道,感覺比小魚干還美味呢。” 這就是發(fā)酵的好處。 能夠讓食材獲得更加純粹的鮮味。 沉寶寶吃完一條后將林旭手中這塊拿了過去: “吃得我好想嚯啤酒……連我都想喝酒,別人肯定會更想了,旭寶,要不咱在店里上新吧,這么烤一盤,就叫古法烤魚,你覺得咋樣?” 林旭原本想說別搗亂了。 但轉(zhuǎn)念一想,店里確實缺少一種烤制類的下酒菜。 這種魚鲊的制作不算太麻煩,完全可以批量生產(chǎn)。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