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如此一來,便涉及到國家是提倡商貿,城與城之間的貨品流通,還是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加重和打擊這些行商走販與富紳,而達到地方收支的平衡,達到造福一方的局面。 如此行商走販必定不再積極做生意,富紳們也會千方百計的轉移財產,財不外露而達到偷稅之目的。 金彥一語道破,言詞不多,卻是一針見血,一向南下無阻攔的廣平才子這一下踢到了鐵板。 一時間廣平才子都默了聲,都在冥思苦索反駁的點,辯論的輸贏不會代表著誰的觀念是對的或是錯的,而是體現這些才子的反應能力,以及知識面。 就如今天這道辯論點,本就是一把雙刃劍。 范子居看向金彥,感嘆道:“巴城倒也有些能耐的人,這位還不錯,瞧把廣平才子給急的。” 柳士原卻在此時開口:“其實廣平才子提的這個策略也挺不錯,金秀才所說的也正是問題所在,所以要中和,就不能只增加這些人的稅目。” “我覺得能力強者擔責重者,能力弱者卻也不能做壁上觀局外人,方能讓大家都覺得公平,這才是大同之治。” 范子居原本還在欣賞著金彥,突然聽到柳士原這話,很有些驚訝,看向柳士原說道:“你這話不錯,將來你做了官,可得把這話銘記在心頭。” “如此說來,士原比他們都強多了,這話順耳。” 這是偏心吧,柳士原不過隨口一說,就被夸了,畢竟是個十五歲的孩子,臉就紅了,心頭也頗有些歡喜,面上卻是不顯。 他一直謹記姐姐說的話,不將自己的情緒全部展現在臉上。 廣平的才子有人站了起來,反問金彥,那若不這么做,這地方賬目總要國庫拔款,一來二去,拔款銀錢容易在中間遺失不說,指不定上傳下達,只要有一個環節失誤,銀錢的去向就成謎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