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71章 京城十八工坊,王熙鳳到巡城公署-《紅樓大名士》


    第(1/3)頁

    巡城公署。

    薛家管事遞給賈蕓一張紙,拱手道:“大人,下仆根據您的指示,效仿金陵十八坊,打算計劃在小石灘先建造十八個大型工坊,用來安置流民。”

    賈蕓接過紙一看,就見上面寫著工坊的名字和要制作的產品。

    名字計有:豆腐坊、細柳坊、木匠坊、銅作坊、鐵作坊、銀作坊、皮作坊、氈匠坊、欽化坊、造紙坊、磚瓦坊、印染坊、釀酒坊、制糖坊、制香坊、制衣坊、榨油坊、印刷坊。

    雖說名字都是按產品命名,    但一個作坊并不只生產一種產品。

    比如豆腐坊,不只是生產豆腐,而是生產和豆制品相關的食物,比如豆腐絲、豆腐干、豆漿、豆腐腦、腐竹、豆芽菜、天貝、腐乳、豆豉等。

    細柳坊,也不只是生產柳條編織品,同樣也生產竹編、藤編、草編、棕編、麻編等。

    包括地席、臥席、坐墊、靠墊、各式花籃、菜籃、水果籃、盆套、箱、吊床、果盤、門簾、筐、燈罩、掛屏、屏風及人物、動物造型的編織工藝品等等。

    賈蕓想的很簡單,    授人以魚,    不如授人以漁,想要讓那些流民徹底穩定下來,    就得讓他們學一門手藝傍身。

    當然,因為他讓薛家開辦的工坊,都是采用流水線作業,真正想學會手藝,也需要他們自己機靈肯專研才行,要不然想學會手藝也不容易。

    開這么多的工坊,他也不怕產品賣不出去。

    如今太后生辰,需要采買的物資極多,就算賈蕓這邊加班加點生產,朝廷也能吃得下,    前提是質量要好。

    所以賈蕓打算從開始,就讓薛家管事嚴格把控質量,將京城十八坊的名氣打出去,形成品牌效益,    今后自然不愁銷路。

    賈蕓看完后,將紙遞回給薛家管事,    吩咐道:“好,    就這些工坊,明天就開工建造,需要人手全去流民營招聘,先招那些戶籍清白,本來就有手藝的?!?

    “還要注意一點,最開始每家最多只招一個人,先解決他們的生存問題,再談發展?!?

    管事行禮退下,賈蕓回頭問黃師爺:“兵馬司統計京城各會館、旅店、酒樓、茶樓、商鋪、船埠、工坊、礦場、寺觀僧道等需要招工的人數有多少了?”

    “回大人,三千多人?!秉S師爺拱手回道。

    賈蕓點頭笑道:“這又能解決一部分流民的就業,通知五城民政統計處,讓他們按照各鋪子需要的人員,去流民營招人?!?

    朝廷對于長期流竄在外的流民,有一整套措施妥善進行安置。

    一方面就是用優厚的條件吸引流民返鄉置業。

    有的地方規定,流民返鄉之后,政府負責調節歸還逃民的房屋土地,減免原先欠下的債務,免除逃民戶的兩年差役。

    另一方面,    不愿意返鄉的流民,    就近原則安置流民,給他們安排土地,減免賦稅。

    流民游蕩在外居無定所,常常會成為擾亂各地治安的罪魁禍首。

    所以為了治理流民問題,朝廷又推行了一系列的戶籍管理制度,從法律上規范流民的管理。

    制定戶帖制度,實行里甲管理,用黃冊來厘清各地民眾的數量。

    在各地設立巡檢司,憑借路引和店歷登記,監控流民的流動。

    除了用行政手段之外,還有經濟手段。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口县| 大渡口区| 万全县| 土默特右旗| 永善县| 商都县| 无棣县| 新宁县| 普兰县| 墨玉县| 白山市| 西林县| 榆林市| 油尖旺区| 邢台县| 铁岭市| 黎川县| 汽车| 额尔古纳市| 新竹县| 玉屏| 临桂县| 荣成市| 周宁县| 固镇县| 镶黄旗| 水城县| 朝阳区| 明星| 盐边县| 崇左市| 荣成市| 读书| 祁东县| 邵东县| 邮箱| 仁寿县| 霍邱县| 千阳县| 日照市| 浏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