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高干與鞠義相處日久,皆熟悉對方的性格及處事方法,故而,對方的想法多多少少也能猜到一些。 鞠義身處險境,無旁他顧,竟忘了高干的性格,高干能在年紀輕輕就成為袁紹的左膀右臂,可見此人心思縝密,善于思考。 顯然鞠義忘記了這一茬。 今日,月黑風高。 鞠義帶著麾下的先登死士緩緩出了易縣,朝西方而去。 鞠義以為他已經做得足夠隱蔽了,但對于早有準備的高干來說,他的行蹤一直在高干的監視之下。 易縣西面十余里處,有一條河流從北至南再流向東方,正好把易縣圍了起來,此河喚做易水,從易縣至高陽,唯有易橋可走。 易橋是座木橋,寬約兩丈,長約六丈。本是易縣南下的主要通道,如今卻成了高干伏擊的絕佳地點。 鞠義剛率軍趕至易水河畔,心中卻是沒來由的咯噔了一下,一股不好的預感在其心間升騰。只見他連忙下令全軍暫停前行,自己則獨騎來到易水邊,查看水勢。 部將一臉不解,來到鞠義身旁問道:“將軍,怎么不過河?” 鞠義皺眉道:“不知為何,我總覺得有哪里不對?!? 部將焦急勸道:“將軍啊,此時哪是猶豫不決的時候,還是趕緊渡過易水,抓緊趕去中山國才是?!? 鞠義雖心存疑惑,但也不知是哪里出了錯,他在聽了部將的勸說后,當下也就不再遲疑,連忙下令全軍過橋。 然而,鞠義剛踏上易橋,一股刺鼻的氣味隨即鉆入鼻腔,腳下也是濕滑一片,只待他躬身看去,頓時亡魂皆冒,透過那火把的亮光,他看到了易橋上鋪滿了厚厚的油脂等物,而此時,鞠義軍才過去了一半。 就在這時,四周突然鼓聲大作,殺聲驟起。 鞠義連忙抬頭看去,只見易橋東西兩邊不知從何處奔來了數千幽州軍。此時鞠義正在易橋上,還真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先登死士雖是精銳之師,然,初逢埋伏,士氣也有所影響,只見他們慌慌張張的離開了易橋,在兩頭開始結起軍陣,準備抵御幽州軍的進攻。 這時,鞠義才知道自己漏了什么,暗道,他能想到突圍,與他相處日久的高干又怎能想不到,此時落到進退兩難之際,饒是鞠義心性強硬,作戰勇敢,也難免失了方寸。 兩軍交戰,最忌諱躊躇不定,而鞠義就是犯了這么一個大錯,若是他合兵一處,向西或許能突出重圍,往東也能退回城中。 只見高干大手一揮,一陣火箭就射向易橋,鞠義嚇得朝四周大叫,道:“快退出易橋,快退出易橋?!? 火箭一落,易橋隨即燃起滔天大火,鞠義也在易橋燃燒之前退到了岸上,險之又險的避開了這致命一擊。 ‘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