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易縣,冀州河間郡最靠近幽州的地方。 沉靜了數個月,易縣境內再次風起云涌。先是鞠義率領三千先登死士進駐易縣城,后有高干率領一萬幽州先鋒軍兵臨城下。 這日,易縣北邊的空地之上。兩支軍旅正在相互遙望,北邊那彪兵馬旌旗招展,士氣旺盛,軍陣上空散發著彪悍野蠻之氣,讓人觀之色變;南邊這彪軍旅的人數雖只有三千,但那不動如山,靜若狩獵猛獸的樣子也讓人不敢輕撩虎須。 這北邊那支軍隊正是幽州軍南侵的先鋒軍,其統兵大將就是那初降公孫瓚的高干,高元才。 而南邊這彪軍旅也不是無名小卒,他們就是鞠義手下那名聲在外的先登死士。 只見幽州軍陣中奔出一騎,朝冀州軍大喝道:“我乃高干,誰敢出陣與我一戰。” 高干自報家門后,頓時引起了冀州軍的嘩然,高干之名,他們也是知曉,那可是袁冀州的外甥,冀州的肱骨之臣,頂梁之將,如今卻是出現在敵軍之中,饒是心性穩定之輩,也難免有些情緒波動。 鞠義起初遙看對方的領軍將軍之時,就覺得有些眼熟,此時定睛一看,不是那高干還會是誰。 見高干出陣挑戰,鞠義也不怠慢,連忙打馬而出,朝其詢問道:“元才,你沒死?” 高干一聽,更是氣不打一處來,當下沒好氣的回道:“你巴不得我死是不?” 看高干的表情,鞠義便知他會錯了意,連忙擺手解釋道:“不是,不是,元才你沒死,就太好了,主公日日掛念元才,元才怎會出現在這幽州軍中?” 高干舞了個槍花,沉聲道:“我出現在幽州軍中,自然是幽州之將。” 鞠義面色微變,雖然他也猜到了高干變節,但從其口中得知,卻是另外一番滋味。昔日同袍,舊時好友,如今刀兵相對,即便鞠義不善表達,心中也是難過至極。 鞠義不知高干為何語氣如此冷漠,也不知高干為何變節,如今事實擺在眼前,容不得他不信。 高干心中又何嘗不是感慨萬千,但事已至此,只見他爆喝一聲后,就挺槍朝鞠義刺來。鞠義見狀,只好提槍招架。 高干念及舊情,出手不硬,處處留情;鞠義心中迷茫,只顧招架,也不硬逼。二人真可謂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斗得不分上下。 一時間,這處戰場,飛沙走石,雖煞氣肆意,火光四濺,但,若是讓明眼人觀之,定能看出這二人都未曾有取對方性命之意。 然而,此處戰場,高干、鞠義的武藝已是最高,常人凡眼,又怎能看得出來這其中蹊蹺。 在外人看來,這二人的打斗世所罕見,那激烈程度讓人觸目驚心。 只見雙方將士,皆是擂鼓、吹號,為自家主將助威。 二將打斗百余回合后,見都拿對方不下,隨即虛晃一招,各回陣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