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秦獻公黎明即起,練劍片刻,埋首書房處理政務。 黑伯在書房門口輕聲稟報:“君上,客卿百里大人求見,說是有緊急事體。” 秦獻公放下手中的簡冊:“請他進來。” 玄機走進書房,只看見沉沉簡冊高高低低環繞成巨大的書山,卻不見國君身影:“君上, 玄機參見。” 秦獻公從書山中繞出來,手中還拿著一卷竹簡:“玄機啊,如此高興?” “君上,好事,大好事!” “究竟何事?孩童一般。”秦獻公頗為疑惑。 “君上,茲事體大, 容臣徐徐道來。”玄機雖笑, 臉上卻冒出了細汗。 “徐徐道來?”秦獻公不禁一笑:“你也成老儒了?好,就徐徐道來,坐。” 玄機長噓一聲,從江寒離開齊國講起,講到江寒入衛抗疫,講到江寒入秦體察民情…… 秦獻公激動地聽完玄機敘說,興奮的問道:“客卿是說,江先生入秦了?” “是,君上,鉅子入秦,如今正在櫟陽城中!” 秦獻公笑道:“快請江先生入宮,就明日,寡人在政事堂大禮待之。” 玄機激動道:“臣,謝過君上!” 秦獻公一笑:“又非待你大禮,謝從何來?” 玄機卻是一嘆:“不過…鉅子說,此時還不到他入宮的時機, 還請君上秘密前往渭風客棧一見。” 秦獻公聞言一愣, 隨即點了點頭:“也好, 寡人明日一早親自去拜訪江先生。” 次日清晨卯時三刻,櫟陽城剛剛染上朝霞的金色, 四名甲士護衛著一輛牛拉軺車,哐啷哐啷地駛到了渭風客棧門前。 玄機從車前跳下,肅立門前高聲報號:“秦國客卿百里玄機,前來拜訪江先生!” 話音落點,一名隨行書吏捧著刻有百里玄機官位名號的木牌恭敬進入客棧。 片刻之后,江寒在侯嬴陪同下出門,互致禮儀,恭敬的請玄機一行人進入了客棧。 玄機身后跟著一個中年男人,他一身黑色布衣,腰間勒一條寬寬的牛皮鞶帶,頭戴一頂六寸黑玉冠,腳下是一雙尋常布靴,面色黝黑卻留著八字胡須,眼睛細長,嘴唇闊厚,中等個頭,一副典型的秦人相貌。 剛入廳堂,江寒與候嬴便一同拜倒在地:“野人江寒(候嬴),拜見秦君!” 秦獻公連忙將他們扶起來,肅然站立,凝重開口:“江先生不避艱險,跋涉入秦,嬴師隰與秦國臣民深為敬佩,這些年墨家對秦國幫助良多,嬴師隰謹向墨家深表謝意。” 說完秦獻公向江寒深深一躬。 江寒笑著將秦獻公扶起:“秦君客氣了,救災扶弱,墨家分內之事,快請入座!” 秦獻公求賢的誠意,江寒是不懷疑的,然而,誠意不能等同于治國方略的選擇。 自古以來,人們對治理國家提出了千百種主張,大而言之,形成傳統共識的便有王道治國、道家治國、儒家治國、墨家治國、法家治國幾種主流。 其中的王道治國是經過兩千多年歷史延續的成規定制,其最為成功的范例便是西周禮制。 這種王道禮制,的確曾經使天下康寧一片興盛,且儒家道家至今還在不遺余力地為這種王道張目禮贊。 春秋戰國以來,王道禮制雖然已經大為衰落,但許多國君為了表示自己仁義,仍然堅持說自己奉行王道。 秦獻公如何,能說秦獻公就一定不贊賞王道嗎?似乎還沒有證據這樣論斷。 而且,秦穆公時期的百里奚正是操王道之學,那時秦國確實強盛一時,穆公也稱了霸,老秦人至今還引為驕傲。 秦獻公如今向往的也是穆公時的強盛,信誓旦旦地要收復河西,恢復穆公霸業,據此推測,秦獻公如果接受王道治國,似乎也有理由。 道家如何?老子在秦悼公時期西行入秦,這也是秦人的一大驕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