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臨淄的庶民百姓們終于有了一片難得的歡暢。 原本人人準備上陣殺敵的大血戰,擦肩而過了。 一場大雪深深覆蓋了久旱干涸的麥田,又使人們看到了一個大熟之年就在眼前。 兩個多月的滿城風雨結束后,各族的子弟們都換上了鋒利的新矛新劍。 上蒼似乎又開始念及齊國了,否則,這些急難大險怎么就憋著氣過去了? 國人們對雪后初晴的陽光現出了從未有過的興奮與新鮮。 官府未及號令,人人走出家門,手執掃把鍬耒掃雪清道。 街巷中堆滿了頭戴斗笠紅鼻子藍眼睛的雪人,引得孩童們繞著雪人唱啊跳啊地打雪仗。 最顯眼的是掃雪者在櫟臨淄城西門口堆砌的兩個巨大雪人,高約三丈,手執長矛,威風凜凜若天神一般。 雪人筑起,引來城門口一片“大齊萬歲”的狂熱歡呼。 這時,城門守軍頭目高喊:“行人閃開,快馬特使出城!” 歡呼的人群嘩然閃開之際,一騎紫色快馬箭一般飛出城門,越過吊橋。 “一騎!”“又一騎!”“還有一騎!”“不對,還有!” 人們驚訝地發現,三十余騎快馬特使,竟在半個時辰內絡繹不絕地飛出了西門。 一片憂色,頓時浮上臨淄國人歡快未消的面容。 自從上任齊候繼位,多少年了,齊國一直處在戰火中,齊國國人對打仗很熟悉,但也很敏感。 他們看到這非同尋常的如飛快馬,立即意識到危險又在迫近他們,聚攏一片的人們開始默默疏散。 這時,守軍頭目又一次高喊:“臨淄令到——” 人們看見臨淄令帶著三名文吏大步赳赳而來。 “又要招募壯士,征收糧草了,快看看如何分派?” 人群中有人急切低聲地對一個穿長衫的識字者嚷嚷。 長衫識字者冷冷道:“再征,就只有人肉了。”嚷嚷者噓了一聲:“別胡說,快看。” 臨淄令高聲命令文吏:“張掛起來,高一點。” 文吏站在大石上掛起了一張寫在羊皮上的文告。 臨淄令高聲問道:“父老們,誰識得字?出來給念念。走,到南門去。” 人們嘩地圍攏過來,長衫識字者被嚷嚷者推出嚷道:“念,給睜眼瞎子們念念。” 長衫識字者抬頭向文告一看,卻愣在那里半天不出聲。 人群鴉雀無聲,一層烏云明顯籠罩在臉上。 嚷嚷者忍不住嚷道:“怕甚?念呀,大不了一場大血戰!” 長衫識字者卻不住搖頭,驚訝的臉上抽搐著,竟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 嚷嚷者罵道:“哭個鳥!有什么好怕的,那不可一世的魏國不還是被咱們齊人打得抱頭鼠竄,走,不聽了,回家烙餅,明日打仗!” 人們默默散開。長衫識字者猛然醒悟,嘶聲喊道:“回來!快回來!好事!我來念!” 人們猶豫著重新圍攏。 嚷嚷者罵道:“仗都打不完,還有好事?念啊!” 長衫識字者擦擦鼻涕眼淚,高聲道:“這是國君的招賢令,就是要搜尋工匠、勞役,建造學宮,吸引天下列國的士人來齊,強盛齊國。” 嚷嚷者冷哼一聲:“你是不是糊涂了,征勞役還算好事?” 長衫識字者哈哈一笑:“有賞錢的,參加學宮建造的國人不光能抵消今年的勞役,而且每天都會給一些賞錢。” 人群愣怔片刻,猛然炸開,轟雷般高喊:“好!齊候萬歲!” 老人們掉了眼淚,終于有能想著百姓的國君了,他們相互一片點頭感慨:“對了對了,這就對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