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海南大十字路-《1640四海揚帆》
第(1/3)頁
到了晚明,應該說,漢人朝廷對海南島地理摸的是比較熟悉的,海南地圖完整、清晰。
海述祖鋪開地圖。
海南由外及內,大體可分為三圈,最外層的海岸線是國家郡縣所在,編戶齊民。第二圈屬于熟黎,與漢族交往日益深厚,說漢話用漢字,采用漢族生產(chǎn)方式,幾與一般百姓無異。最內圈屬于生黎,五指山為中心的生黎區(qū),明朝軍隊多次深入其中,對地理也不陌生。
唐胄的《正德瓊臺志》有全島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很科學。地圖要素很全,包括各地縣治、社稷壇、河泊所、巡檢司及境內主要山川、森林;基層鄉(xiāng)村、主要墟市分布標注很清晰。
軍事上則標注了沿海烽燧、校場、驛站窩鋪、屯田分布,甚至內圈26個黎垌位置也很明確。唐胄在地圖中用黑底白字標識生黎垌,與普通鄉(xiāng)村和熟黎相區(qū)別。另一對軍事和政治具有重要意義的是河流和道路,地圖均有清晰展示。唐胄用實心曲線標識道路,水紋波浪形標識河流,兼以黑色間隔細線表示河流寬度,提示發(fā)源地和流向。
守序結合各種地圖,打開《平黎疏》,一行行看下去。
“夫瓊地,瓊山縣處其北,崖州處其南,萬州處其東,昌化縣處其西。自瓊山縣轉西。歷澄邁縣、臨高縣、儋州、昌化縣、感恩縣至崖州,計程一千一百里。自崖州轉東,歷陵水縣、萬州、樂會縣、會同縣、文昌縣復之瓊山縣,計程九百四十里。是瓊州府自南徂北,自東徂西。以圍三徑一計之。大約七百里程也。……黎岐盤踞地,不過方四百里而已。”
平黎疏后面附有海瑞自己制作的地圖,與其它地圖有明顯區(qū)別。
正德后,黎亂漸多,地圖越來越偏向軍事。到名將俞大猷駐防海南,他一共制作了10幅瓊州地圖。分別標出名山大川、州縣軍堡、交通道路等。用10幅圖,一事一圖一議,顯得更簡潔,比較適合明朝軍人使用。俞大猷的地圖,海南已是不規(guī)則的圓形,這顯示軍隊對海南形狀已經(jīng)有了接近真實的認識。
《上兵部圖說》是海瑞送給兵部的地圖,海忠介付出了極大心血之作。比起俞大猷的地圖,最明顯的區(qū)別就是山脈體系復雜遠過之,細致之處各生態(tài)圈交匯處生黎垌與漢人、熟黎交錯分布,并非以往簡單的圓環(huán)布局。
從地圖側重點也能看出,海瑞所要表達的意思只有一個,徹底征服黎垌。
海瑞在地理后說的是黎亂屢剿不止的原因。
“……是以大兵一退,即旋轉耕其田,處其地。數(shù)年生長積聚,仍為州縣寇害,不少衰止。”
海述祖解釋道,“瓊州生黎不過數(shù)萬人口,我朝屢興大軍,每次都能犁庭掃穴,卻始終不能剿滅。其中內情,家祖在《平黎疏》中也只是點到即止,并未深究。”
守序對這個問題也很好奇,海南黎垌雖處于深山中,可畢竟在海島上,并無縱深回旋余地。
自漢朝起朝廷就在瓊州設郡縣,搞了快2000年都沒搞定,實屬奇葩。就以明朝為例,明朝中期的國力,調幾萬大軍并不難,四面合圍怎么著也都屠盡了。
明朝在征服戰(zhàn)爭中對南方各族從不手下留情,整村整寨屠滅,婦幼掠買為奴賞給士兵。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阳市|
盐津县|
通河县|
黄冈市|
南开区|
澄江县|
西峡县|
太白县|
临沂市|
珠海市|
长顺县|
壤塘县|
连山|
荆州市|
江口县|
巴林左旗|
荥阳市|
烟台市|
南宁市|
萨嘎县|
民勤县|
宣武区|
章丘市|
九龙坡区|
三台县|
乐陵市|
丰城市|
井冈山市|
双辽市|
大厂|
琼结县|
永昌县|
静海县|
昭通市|
桐乡市|
武清区|
神农架林区|
积石山|
屏边|
建始县|
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