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皇宮政事堂。 文皇此時正在翻看來自兵部的奏本文書。片刻之后,文皇將奏本啪的一聲摔在了龍案上,對著下方一人說道:“蘇愛卿,你這所奏之事可是實情?” “陛下,所謂無風不起浪,如今已是入秋,那吐谷渾部本就經歷春旱,糧食減產,此時出兵劫掠我關中平原也不為怪。就算傳言是假,微臣以為也不得不防?!北渴汤商K孝慈在階下低頭說道。說完后向右輕轉頭顱瞄了一側的楊素一眼。 “丞相以為如何?”文皇再次將眼光看向左丞相高熲,他希望高熲能拿出一個對策來。 “陛下,臣以為武威駐軍雖少,但有堅城護衛。大將軍于仲業乃是我朝名將,對付外虜頗有心得,此路勿憂。倒是那吐蕃王如若興兵攻伐我漢中、隴南一線,雖路途艱險,我軍在陳倉要道亦有軍兵駐防,但為萬全計可調一支軍駐守媚塢,一嗣陳倉危急可就近馳援。”高熲也沒有其他辦法,吐谷渾犯邊是遲早的事情,早作打算部署也不無不可。 “嗯!那就著兵部計議,早調一軍入駐媚塢。”文皇認為高熲之計可行,也是完全之策。 楊素、郭衍等太子黨人聽后盡皆面露喜色。 楊二瞥見楊素等臉上表情,已知內中詳情。低聲對身旁站立的太子楊勇輕聲道:“大哥使得好手段?。 ? “皇弟,何出此言?為兄剛因錯解禁,生怕再惹出什么亂來引得父皇怪罪,那里還有什么手段。”楊勇面無表情訕訕的說道。 “那媚塢距此不過百里,轉瞬即到,大哥可是下出了一步好棋?。『呛?!”楊二面帶譏諷的說著。 “此為父皇之意,如皇弟有更佳之策也可當庭向父皇言說罷了,何必在此酸言?”楊勇轉過身去面向文皇,不再搭理楊二。 楊二見狀只是心中不停暗笑,心說,同樣是百里之地,我那東面少華山暗藏1萬精騎,難不成還跑不過你萬余步卒,自以為是,甚是好笑。 “陛下,臣還有奏?!蔽墓僦谐霭嘁蝗耍耸瞧蜕涔K威。 “蘇卿,還有何奏?只管道來。”文皇輕聲說道。 “陛下,前日晉王殿下奏請,遷京師流民于河東一策。眼下進展順利,但卻有一股流民約有1000余人,不服東遷。牽絆結伙于市井之中。更有甚者嫌粥水不稠毆打我賑粥隸員。盡皆為好吃懶作之徒,長安縣衙府兵只亦驅散,不便抓捕。又怕其做大,擾亂京師秩序。此事皆由晉王東遷之策引起,如何收尾還請陛下定奪。”蘇威一席話落地有聲,將流民現狀一股腦兒推在了晉王身上。一旁的太子楊勇猶如看熱鬧好戲般輕聲訕笑出聲來。 “父皇,兒臣有辦法可徹底解決街市無家流民?!蔽幕收跒殡y時,楊二出班奏道。 “皇兒有何掘根之策,盡管說來。”文皇見自己的次子頗自信的表情,不禁又是一喜,為自己的兒子思謀之快,心中暗贊不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