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結構上來說,天涯島建成的是直立式碼頭,這是外島最常見的碼頭,便于船舶停靠和機械直接開到碼頭前沿,可以提高裝卸效率。 像內河水位差大的地區或者有些島嶼地形有角度,他們會采用斜坡式碼頭,這種碼頭的前方得設有躉船作碼頭使用。 躉船是沒有動力的鐵皮船,可以理解成一個水上平臺,所以斜坡式碼頭就是在碼頭邊上放一條鐵皮船充當裝卸平臺。 這種碼頭由于裝卸環節多,船只難以靠近碼頭前沿,裝卸效率低。 從施工方式上來說,天涯島建起的碼頭是重力式、高樁式和板樁式等多種方式進行配合使用。 這方面是根據使用要求、自然條件和施工條件綜合考慮確定的。 重力式施工方式是靠一些建筑物自重和結構范圍的填料重量保持穩定,碼頭的主體用的就是這個,它的優點是結構整體性好,堅固耐用,損壞后易于修復。 而底部則是高樁施工,因為海底參差不平,測量了海底地形情況后工程隊使用基樁來統一高度: 先把樁的下部打入海底,上部高出水面,然后再利用重力式施工方式將一些建筑材料的主體成分送入水中,圍繞基樁完成建設。 高樁之間是透空的結構,波浪和水流可以在平面以下流暢通過,這樣對海浪沒有產生完全的阻礙,不影響海水交換,可以減少淤積。 23年時代都是用大型預應力混凝土管柱或鋼管柱了,現在還不行,用的是水泥防腐蝕樁,造價成本低一些但建筑材料的耐用性會差很多。 王憶看了施工圖紙也了解了碼頭施工進展,這樣一來便對工程情況有了底,帶上魚竿去甩梭魚。 年后紅樹島的開凌梭真不少,在水下成群結隊。 不過沒形成大魚群,它們是度過寒冬后來紅樹島四周的海底覓食的,然后會去各河口區產卵。 這個過程中它們會做短距離洄游,天氣降溫開始至十二月份到海水深處越冬,翌年開春即到近海河口生長育肥,形成漁汛。 之前來的五艘船便是想來捕撈梭魚,開凌梭很有名,城里人也喜歡。 但在這里撒網捕梭魚意義不大,不是捕撈不到,它有所收獲,可收獲不佳。 像天涯島這邊連續撒下漁網收起來,漁網里的梭魚零零散散。 反而是甩梭魚的收獲很好。 這是因為梭魚形成漁汛的時候是以大型魚群密集洄游,可現在它們來到紅樹島是來進食的,到來后就分散開了,是小群小隊,不值得大漁網來捕撈。 大漁網效率反而低。 但它們很餓了,所以拋灑魚鉤后上面帶著魚餌,可以很好的誘惑它們。 王憶這是第一次如此簡單的釣魚。 現在的紅樹島一帶絕對是釣魚佬的天堂。 打窩?完全不用,扔下魚鉤就有魚上鉤! 他這邊拋灑魚鉤后往回收,連續釣到了梭魚,而甩梭魚用的是多鉤魚線,有的人一桿下去能收回三四條的梭魚。 梭魚活力十足,在魚線上蹦蹦跳跳,那修長滾圓的身軀有力的抖動著,給人的感覺就一個字: 潤! 兩個字。 很潤! 而且紅樹島這里的梭魚個頭大,天涯島一帶能捕撈到的梭魚都是三四十公分,這里下鉤后時不時就能收起半米多長的家伙。 時不時還有人突然就拉不動魚線了,這是有超過一米的梭魚出現了。 秋渭水就碰到了一次,她下鉤之后沒一會便發現魚線緊繃趕緊往回收,結果一收之下魚線卻拉出去更長了! 她急忙招呼旁邊的王憶,王憶見此知道她碰上了大魚便去幫手。 結果魚線越繃越緊、放出去的越來越長,魚竿彎曲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如同被拉開的長弓。 情況有點怪! 老黃這邊見此立馬跳入海里準備跟這魚來一場大戰,它要進行狗斗,它要展示自己漁家好狗的彪悍! 于是它入水了。 入水后潛水了。 潛水后鉆出來了。 鉆出來夾著尾巴拼命的往船上竄。 ‘嘣’的一聲響。 魚線斷了。 老黃竄的更起勁了! 王憶先把老黃拉上來,說道:“這下面是什么魚?不是梭魚吧?把魚線都拉斷了!” 聽到這話后附近兩艘小船全靠過來,船上四個人紛紛下魚鉤:“有大梭魚!” 王憶說道:“我看見你們釣上來大梭魚了,這也沒把魚線給拉斷啊!” 今年剛二十歲的王千里很有活力,他興奮的說道:“我們釣到的梭魚還不是大個頭的,這家伙大的跟人一樣長!” 王憶倒吸一口涼氣:“臥槽,梭魚能長這么大?那不得能吃人了?” 他們應當是碰上大梭魚了。 老黃的反應很不對勁,剛才潛水后就夾著尾巴竄回來了,這顯然是被嚇到了。 眾人紛紛換魚線、下魚餌,還有人直接把捕撈到的黃姑魚給切碎了扔水里。 黃姑魚和大黃魚是近親,都屬于石首魚,名字也很像,可肉質完全不一樣。 大黃魚是蒜瓣肉,特別嫩,好吃。 黃姑魚這東西的魚肉粗糙,鮮味比大黃魚差的不是一星半點,而腥味厲害的也不是一星半點。 但對于尖牙利齒的梭魚來說,黃姑魚大黃魚一樣,都是好食物。 甚至黃姑魚更好吃,因為味道更足! 這次就是打窩了。 大梭魚食性兇猛,它碰到碎裂的黃姑魚立馬開吃,吃著吃著便咬鉤了。 很順利。 被咬鉤的社員試了試手中的斤兩后就說道:“這家伙上手了!” 王千里沖著島上吆喝,有人聞聲而來,將他們要的魚叉給送了過來。 此時大梭魚與船上的人進行了斗智斗勇,魚線慢慢收回,這條魚從海底游了起來。 剛才秋渭水和王憶沒能耐將它逼近水面所以沒看清它的影子,這次看清了: 一條龐大陰影在水中掙扎! 長度得有一米五! 難怪老黃要跑路,這不是老黃不給力,是梭魚有高達啊! 又是十幾分鐘的糾纏,這條大梭魚第一次冒頭出水了。 就在此時,王千里一聲‘嘿喲’將魚叉甩了下去! 鋒利的魚叉傾斜著插進了梭魚后腦位置。 見此之王憶大喝一聲:“漂亮,這才是真正的甩梭魚!” 金槍魚被魚叉擊中后都得完犢子,何況是梭魚。 梭魚即使有一米半,體重也不會多沉。 只是活魚力氣大,被刺之后便輕易挑上了漁船來。 王憶上去比劃了一下,贊嘆道:“這魚的個頭真厲害了,味道跟三四十公分的那些一個樣嗎?” “都是凈腸魚,年后的滋味差不太多。”社員們豪爽的說道。 凈腸魚說的便是如梭魚這樣到了冬季蟄伏于深海不進食的魚,這種魚往往是春天最好吃,一肚子雜質都在冬天消耗殆盡了。 但也有人跟王憶說:“滋味是差不多,但口味不一樣。” “這魚就是三十公分四十公分的最好了,二十公分以下太小太嫩魚肉太散,半米以上的魚肉就太老了,吃起來不香。” 王憶說道:“行,那這條魚就用來燉湯,等我回去給你們用豆腐來燉梭魚湯喝。” 社員們笑了起來:“你還是請建筑隊的同志喝吧,我們不好這一口。” “對嘛,豆腐是好東西,用它來燉白菜不比燉梭魚更好吃?” “我不吃梭魚了,紅燒還行,王老師那個大醬燜煮也行,但燉湯我就不吃了。” 說笑之間,甩梭魚還得繼續。 他們甩到一條一米半大梭魚的消息很快傳出去,不管是碼頭施工隊工人還是其他幾艘船上的漁民都過來看熱鬧、開眼界。 王千里問高鳴:“哎,你們剛才一個勁的撒網,怎么樣啊?” 高鳴訕笑道:“不行,沒漲潮沒有多少開凌梭會聚集在一起。” 天涯島的社員們便爆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