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老同志們的行動力都很強。 王向紅當天傍晚就大喇叭廣播全生產隊的勞動力都要上夜校的事,祝真學則在下午把學習計劃和前期課程給準備了出來。 他是在五六十年代負責的掃盲工作,所以工作方式中充滿五六十年代的風格: 首先制定一個掃除文盲的教育方針,叫做一掃二堵三提高。 一掃是重點。 要基本掃除 15歲到55歲的文盲,使少年、青年、壯年這個工作主力群體先擺脫文盲身份。 二堵是補充。 15以下的兒童和少年要上學,不能再產生文盲,只要這個源頭問題解決了,那以后掃盲工作就可以結束了。 三提高是提升。 已經脫盲的社員要繼續采取多種形式學習方式進行學習,進一步鞏固和提高知識水平,因為很多人脫盲只是從文盲變成了半文盲,這也是不夠的。 其次他在以前的《掃除文盲工作條例》基礎上進行了變動,制定出了《天涯島王家生產隊掃除文盲工作條例(新)》,然后由打印機進行復印并裝訂成冊,下發到每一戶人家里。 這是要運用宣傳工具的方式來提高社員們對于這次掃盲工作的重視,以形成人人學文化的好局面。 再次他還發展出了掃盲工作雙線責任制: 一條線是各小組的組長、副組長、黨員和社員代表要跟大隊委簽訂責任書,他們有協助夜校對學員進行思想教育和實際督促的責任。 掃盲工作是每天都要學習,所以他們要每天給所轄社員進行考核驗收,這有獎懲措施。 另一條線是家里孩子們的小先生要負起責任,他們將在下午的活動課上學習簡易掃盲課程,回家后要利用一些零散時間,對家長們進行文化傳授。 當然,從這些來看,好像工作都是干部、社員代表和學生們干了,教師們沒什么事干。 其實不然。 教師要在夜校教學,而且使用的教學方法跟教小學生的是不一樣的,拿語文識字來說,祝真學要用速成識字法來給他們進行教學。 這是解放軍某部文化教員祁建華所創造的識字方法,很厲害,軍隊為他授予了特等功! 當天晚上夜校就變得空前熱鬧。 原本只有一個教室用作上課,現在五個教室全用上,教室里頭人滿為患,擠滿了家長。 學生們感覺新奇,也不回去寫作業了,都在門口窗口扒拉著往里看。 期間夾雜著說話聲、笑聲和哭聲。 之所以有哭聲是因為有學生戲弄爹娘然后挨打了! 其他大人津津有味的看熱鬧。 反正挨打的不是自家孩子。 他們甚至希望能打的更痛快一點…… 然而好日子僅限于今晚。 明天開始,小先生們開課了。 父母學習老不好,多半是不認真,臭罵他們一頓就對了! 有些孩子是拿著教鞭回家的。 從小受到的屈辱,復仇就在這一天! 王憶白天幫助教師們完善夜校授課的教案,他從22年打印了史豐收速算法,帶過來交給教師們傳授給學生。 這個速算法是由速算大師史豐收經過10年鉆研發明的快速計算法,直接憑大腦進行運算,能快速心算、快速腦算。 他總結有26句口訣,對照口訣然后展開計算,由高位算起,再配合指算,可以加快計算速度,能瞬間運算出正確結果。 這一套計算法可不是偽科學,它真的很厲害,1990年由國家正式命名為“史豐收速算法“,后來編入了中國九年制義務教育《現代小學數學》課本中。 使用史豐收速算法的優勢是不用計算工具、不列計算程序,學習的嫻熟之后看見算式能直接報出正確答案。 當然社員們文化水平很低,他們學習了這個速算法只能用來運算簡單的算數。 當然這已經足夠了,王憶和老師們對他們的期望就是能認字會寫字、能識數、會算數。 而小學生們學習了這個速算法那以后結果就不一樣了,他們以后知識水平增長,可以將之運用在多位數據的加減乘除以及乘方、開方、三角函數、對數等數學運算上, 而且最妙的一點是: 79年的時候史豐收同志在學校的支持幫助下,已經撰寫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專著《快速計算法》,同年中央電視臺還特邀他舉辦了《快速計算法》的電視講座。 如此一來王憶雖然帶來了速算法的口訣和具體運行套路、學習方式,但是并不算去掠奪別人的心血結晶。 夜校的學習走上正軌,月中的禮拜六,82-83學年的上學期期末考試開始了。 金蘭小學、多寶小學的在籍學生紛紛乘船來到天涯島進行考試,島上一下子熱鬧起來。 最熱鬧的是門市部。 這年頭家庭生活水平比較差,家家戶戶沒有余糧更沒有余錢,所以學生平日里是沒有零花錢的。 到了期末考試的時候因為要去公社,所以家長們會慷慨大方一會,怎么著也給學生一毛兩毛的當零花錢。 學生們穿戴一新跟走親戚一樣,來到天涯島后便三五成群的沖著門市部就去了: “我要買大白兔奶糖吃,這個又香又甜最好吃了……” “我買辣皮,給我買兩張辣皮,我跟我爹來看電視的時候吃過,最好吃……” “二毛、衛國咱們湊一起買一斤爆米花吧,我算過了,分開買不合適,它一袋一兩賣一毛錢,一斤卻賣八毛錢,咱們買一斤分一分,比零散著買能分到的更多……” 王憶在彩鋼瓦車間里忙活著打印試卷。 這事很坑爹。 縣里教育系統擔心他們學校監守自盜,今天早上才把試卷給送過來,臨時進行印刷。 李巖京像一只快樂的小鳥一樣鉆進來,喊道:“校長校長,我來找你報道了!” 他下學期就要正式調入天涯小學來當教師,不過他早就等不及了。 今天期末考試,勉強可以說他在多寶小學的教師生涯已經結束了,所以算是天涯小學的人了。 王憶挺喜歡這個赤誠的小青年,招呼說:“好,我接受你的報道,現在給你安排一份工作,跟我一起印試卷。” 李巖京嗅到了油墨的香味,擼起袖子擦擦手上來開始忙活著搭開試卷。 現在印刷機所印刷出來的試卷帶著新鮮油墨的痕跡,不能直接摞在一起,要分散開先晾干,所以打印試卷需要的人手還不少,教師們都在忙活。 李巖京一邊忙一邊問:“王老師,這還有一個鐘頭就要考試了,怎么試卷才開始印刷?” 王憶說道:“因為試卷是早上才送到的,縣里怕我們監守自盜,所以不能提前給我們送來試卷。” 李巖京說道:“那縣里的領導太沒有危機意識了,印刷機很容易出問題的,要是試卷印刷過程中,機器出問題了怎么辦?” 縣里來的干部彈掉煙灰輕描淡寫的說:“沒事,那就把考題抄寫到黑板上,讓學生們對著黑板來做題好了。” 這種事在六七十年代的很常見的,當時紙張都用來印刷宣傳材料和領袖選集之類的書籍了,以至于都沒有額外的紙張去印刷課本和考卷。 還好,印刷機挺結實耐用的,第一堂考試所需的語文試卷先印刷了出來。 第一堂考試開始的鈴聲響起,監考教師們抱起清點好的試卷進入所屬教室開始監考。 王憶是校長,不用監考,他和縣里來的領導一起負責考試秩序。 學生們橫跨桌子兩頭。 每個教室里都有低年級學生和高年級的學生,每一張課桌都是這邊坐一個低年級學生那邊坐一個高年級學生,之間用一張折疊的報紙擋住,以避免作弊。 監考老師點了試卷分發給前排學生,一人一張卷子往后傳,拿到卷子的就開始寫名字、寫考號。 主考老師照例朗誦考試紀律,威懾學生們不敢作弊。 王憶和領導們挨個教室進去看。 學生們都在安心答題。 能看出天涯小學的學生知識水平更高,他們拿到試卷就開始奮筆疾書,寫的非常起勁。 外隊小學的學生拿到試卷后咬起了鉛筆頭。 試題讓他們感到茫然。 其中一年級的考試最有意思,監考教師最多,但不是為了監視他們是否會作弊,而是在教學生們怎么參加考試…… 他們都是初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