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王東喜聽到這里抬起頭說:“三定兩獎里的三定是定工分、定產值、定成本;兩獎叫超產獎和節約成本獎。” 王向紅叼起煙袋桿說道:“對,就是這個,你給同志們好好說說。” 王東喜說道:“大家看,捕撈同樣的漁獲,有的成本高有的成本低,這樣不分青紅皂白給一樣的工分肯定不行,它就比較嚴重的阻礙了增產和節約成本的積極性。” “三定兩獎可以解決這些矛盾。” “定工分是先給勞動力定一個基礎工分,像是王老師給工人發的基本工資;定產值是根據產值來給社員們發超產獎;定成本是看看誰給隊里節省成本了,到時候就發節約成本獎。” 眾人聽后開始交頭接耳的討論起來。 生產隊采用這樣的政策確實更能鼓勵社員們的生產積極性。 然后王祥高問道:“這個定工分、定產值好說,怎么定成本呢?船都不一樣……” 其他人紛紛跟著說:“對,船都不一樣,不一樣的船用的漁網也不一樣。” “嗯,船有大有小、有新有舊,工具有多有少、有好有差。” “要看成本那肯定得考慮船和工具的折舊、損壞吧?但這有意外造成的損壞啊。” “有的是人工損壞,有的是自然損壞,有的是責任事故,不好辦啊……” 王向紅說道:“這些我都考慮到了,而且咱們的制度才剛建立,可以修正嘛。” “這個三定兩獎主要就跟壯勞力有關,大海,你把它給看仔細了,然后跟同志們說,生產過程中要多看多想多找里面的漏洞,咱們一步步的完善它!” 王東喜補充道:“另外今天為什么開這個會?就是讓大家來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的。” “咱們先內部討論,把這些問題的基調給定一定,后面再聽從社員們的意見,來個從善如流!” 整體來說,三定兩獎是在隊集體工分分紅的平均體制上做了進一步的發展。 依然能照顧到老弱病殘,但也能包含上多勞多得的元素。 社員代表和黨員們都覺得這個制度更好,所以都響應這一制度的實施。 王向紅讓王憶來發表意見,王憶覺得這個制度確實很好,比他能想到的要好。 所以他能說什么?他就說:“隊長,您高見!” 眾人聽他這話便笑。 王向紅用煙袋鍋指了指他笑道:“你小子,是不是笑話我?” 王憶趕緊擺手:“沒有沒有,隊長,我是認真的,你和文書搞基礎工作還是厲害,我得向你們多多學習。” 王向紅說道:“嗯,一邊學習一邊進步,文書這方面是專家,他會幫你的。” 王東喜笑道:“我是什么專家?就是屬磨盤的,當家的怎么推我就怎么轉。” 王憶很喜歡王東喜。 性格上的喜歡。 其實在他來之前,王東喜是生產隊隊長的接班人,結果他來了強勢上位了,可王東喜毫無怨言。 王憶讓他負責家常菜銷售組天天往外跑,他就負責了,而且風雨無阻的往外跑。 這給生產隊減少了很多麻煩,如果他工作上有怨言、故意扯后腿,王憶和王向紅也會挺頭疼。 后面工作簡單了,大家伙圍繞著三定兩獎的主題討論起來。 討論之中,標準逐漸成型。 王憶奮筆疾書,準備做一個生產隊漁業經營管理手冊出來。 開會結束,王向紅說:“那個海上作業組明天要捕撈鯧魚是吧?正好,王老師你跟著上船吧。” “文書沒空,還得負責銷售工作,本來我尋思著我上船,這樣你有空的話你上船去吧,結合實際生產來看看咱們三定兩獎的可實施性。” 王憶點頭:“行。” 王向紅蓋上筆記本,說:“行了,會議結束,該看電視的看電視、該上夜校的上夜校,都忙活自己的吧。” 王憶領著王祥海先去吃飯。 大灶常年備著好吃的。 但天寒地凍,來一盆紅燒牛肉片配上一盒午餐肉和雞蛋是最好的享受。 海上作業要吃苦。 冬天得早起出海。 王祥海跟王憶約定早上四點鐘出船,王憶訂了個鬧鐘,醒來后用涼水洗了把臉,迷迷糊糊的狀態頓時大變,立馬清醒起來。 推開房門,外面天寒地凍,夜空中掛著三三兩兩的星斗。 寒星孤夜,海上風如虎。 今天要去追鯧魚,所以上工早,要出海的壯勞力裹著棉衣、穿著棉雨靴上船來,看見王憶都樂呵了: “好啊,王老師今天跟咱們一起出海?” “那咱怎么還出門這么早?晚點,讓王老師睡個好覺。” “王老師,你來開機動船嗎?這次是用機動船當母船是吧?” 王憶挨個跟他們打招呼,然后說:“嗯,我開天涯二號。” “另外我已經聯系同學給咱們去收購一些舊船機了,過些日子船機送到了,咱們隊里的維修工們有技術了,就把咱們的船都改造成機動船。” 一聽這話,船上的勞力們精神大振。 這消息的震撼力僅次于生產隊要給大家伙蓋房子。 連王祥海都很吃驚:“王老師,這是真的?咱們生產隊的船都要改成機動船?” 鄰近的是白水郎大帆船,船上的歐人民說道:“肯定是真的,王老師還說要把我的帆船改造成機動帆船。” “嘿嘿,到時候我就不用天天注意風向、不斷調整風帆了,到時候開動機器,帆船自己就跑了!” 王金寶笑道:“你不是不愿意別人碰你的船嗎?不愿意改造它嗎?” 歐人民哼了兩下,說:“其實還是機動船好。” 他以前確實不愿意讓人動自己的船,哪怕是他很信任的王憶和王向紅也不行。 在他心里,一旦把帆船改造成機動船那他就得受制于內陸了,得老是靠近陸地買柴油。 但這些日子在生產隊住下來,他的態度變了。 在生產隊住著比在海上飄著舒服太多了,特別是飲食方面,天天晚上下工回來有熱乎的肉菜吃、能喝上二兩小酒暖暖身子,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再就是孩子在生產隊上學也很好,還發了新衣服新鞋子,剃了頭、洗了澡換上新衣服,他都認不得這些孩子了! 這種情況下他已經默認了一件事:他就是天涯島的一員了。 既然以后就要待在天涯島了,那帆船改不改裝就沒關系了。 他傾向于改裝,因為現在船上已經通電了。 有電的日子可真好! 就拿現在來說,漆黑的天色中他們船隊出海,他的船上亮起了燈,燈光照耀,周圍的漁船都靠近他的船來航行,靠他來領路。 船隊航行,他們紛紛問王憶是不是真要給所有漁船改裝上發動機。 王憶調侃道:“怎么了?你們不想安裝嗎?是不是還在擔心柴油味道熏跑咱周邊海里的海貨?” 大家伙便紛紛笑: “怕什么呀?以前那是不知道機動船的好,這家伙跑得快、跑的穩,還不用人搖櫓,工作效率高啊。” “我早就知道機動船好了,不過咱們沒錢啊,開機動車要燒柴油,那得花錢花票的。” “要是咱們隊里的船全改成機動船了,那咱可就真成全市最先進的生產隊了——哪有這條件的?” 王憶聽著他們熱切的討論,微笑著給他們吃下定心丸:“生產隊的船以后肯定要改裝成機動船的,速度不好說,得看我同學幫咱們生產隊能買到多少二手發動機,也得看看維修組什么時候能掌握櫓改機的業務。” “總之一旦條件成熟,咱們就全部換裝!”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