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狀元咬著筆頭正在算題,聚精會神的樣子讓王憶覺得很不真實。 這小子可是他當初第一次上課時候就挑釁過他的刺頭。 時光荏苒。 人真是會變的。 王憶挺感慨的,特意去敲敲窗戶問王狀元:“馬上就是期末考試了,準備的怎么樣?” 書籍和知識是好東西,王狀元現在變得比以往沉穩不少。 他笑了笑說:“應該能更進一步,這個學期的功課我學的不錯,主要是以前有些功課落下了,跟王新釗他們幾個有點差距。” 王憶說道:“好,那你加油,出成績以后老師請你吃烤肉。” 王狀元猶豫了一下,問道:“王老師,能不能再吃炸雞?我覺得炸雞最好吃了。” 王憶哈哈笑,說:“行,那等著出成績了回來發獎狀的時候,請同學們吃炸雞。” 王狀元跟著咧嘴笑。 很憧憬。 晚上大灶就吃上了雞,做了燉雞、蒸了香腸,相當豐盛。 這都是祝真學貢獻的。 他以前教過的學生頗多大有出息,鄰近臘月后便有人給他送禮,祝真學是個大方的人,都貢獻給大灶了。 有雞有肉,大灶又常年備著諸如蟹糊、醉泥螺之類的小菜,黃有功便去打了點糧之精回來跟祝真學、孫征南和徐橫邊吃邊喝。 孫征南和徐橫商量著寒假要去縣里走一趟,打聽一下班長家屬的消息,這事他們一直掛念在心里。 楊文蓉和祝晚安在商量寒假去滬都的事。 王憶在滬都有房子,麻六他們又把滬都給混熟了,所以她們還有生產隊一些社員都準備在臘月里有空了去滬都轉一趟。 那畢竟是大滬都。 普普通通又其樂融融的吃過晚飯,王憶給秋渭水使了個眼色,然后去辦公室開會。 他去的時候已經有些人過來了,王東喜給大家伙添茶倒水,兩杯茶下肚,最后壽星爺和王祥海到場,人來齊了。 王祥海來的晚,有人跟他開起玩笑:“行啊,大海,你現在成像模像樣的了,竟然最后一個過來。” “我領著船隊剛回來,”王祥海指了指腳上的靴子,“家伙都沒換上,飯還沒有吃呢,你們就別說酸話了。” 大膽拍拍他肩膀說道:“那現在漁業工作組選你當組長是對的,你這個積極性沒的說。” 海上工作的帶頭人本來是大膽,但大膽現在去帶隊建筑組了,于是漁業工作組就得換領頭人了。 而王祥海是最好的選擇。 王祥海拍了拍褲腿上的泥沙說道:“咱們社員誰沒有積極性?不過今天的事跟積極性關系不大,怎么回事?碰上一個鯧魚群。” “金鯧還是銀鯧?”王憶問道。 鯧魚好東西,分金鯧和銀鯧,都能長出大個頭,不過不管大小都好吃。 小的油煎、油炸,大的清蒸、紅燒、油潑,怎么做都好吃。 22年的市場依然多見金鯧和銀鯧,其中銀鯧比金鯧要貴,金鯧都是大個頭的,銀鯧則是大個頭少見。 原因跟大黃魚類似。 漂亮又鮮美的金鯧在21世紀罕見野生貨了,都是養殖的,所以養大了才會出籠,價格不算貴。 銀鯧是野生魚,要貴一些。 王憶滿懷期待的詢問就是希望能碰到金鯧魚,到時候他可以給22年那邊弄上一批。 野生金鯧魚昂貴且罕見,它長得身體側扁呈現個卵圓形,跟銀鯧魚形態相仿,但它身體后背和腹部是金色的,很漂亮、很喜慶。 跟即將到來的新年很搭配。 王祥海給他的答案讓他很滿意:“金鯧,都是金鯧,明天我們得繼續出海,王老師你感興趣?那你跟著一起去吧,我領你捕撈金鯧魚。” 王憶點點頭:“先開會,你沒吃飯等開完會去我那里吃飯,到時候再說。” 王向紅拿出筆記本、戴上個老花鏡,很鄭重其事的樣子。 正式開會了。 大膽疑惑的問:“隊長,你啥時候還有眼鏡了?哎哎哎,別低著頭了,都抬起頭看看,隊長現在成文化人了,這真是癩蛤蟆……” 旁邊的王祥海急忙踢了他一腳。 大膽頓時閉上嘴。 王向紅沒理他,自顧自的從胸口摘下鋼筆后說道:“我早就老花眼了,這次老徐幫我搞了一副老花鏡,以后讀書看報就更順當了。” 然后他拍了拍桌子又說:“行了,不說笑了,咱們正式開會,討論一下漁業經營管理的變革工作。” “嗯,現在是新時代了,不講究以前喊口號那一套,那我就不說套話了,咱們直接進入正題。” “王老師,你把這次會議的主題給大家說一說。” 王憶說道:“這次主題是怎么解決咱們隊里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矛盾。” “不好解決。”王祥高搖搖頭。 王向紅說道:“我知道不好解決,但不好解決它不也得進行解決嗎?” “這件事不是一勞永逸的,領袖說過嘛,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它又會產生,產生、解決、再產生、再解決,這樣才會不斷前進。” “就拿今天開會要解決的矛盾來說,咱們生產隊的管理方方面面都涉及到黨組織的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所以咱們要群策群力,嗯,先內部溝通討論,再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充分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呼聲,這樣肯定能擁有解決矛盾的辦法!” 王東喜問道:“那就正式開會討論吧?” 王向紅點點頭。 王東喜翻了翻自己的筆記本說:“廢話不多說,咱們都知道,咱生產隊這是外島數得著的大隊,分四個組,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全體社員上千人。” “一直以來咱們的生產隊是實行工分制,這也是響應國家號召、服從組織安排,嗯,每年都是根據社員們的作業能力、技術高低、勞動力強弱,在年后漁汛開始前進行工分評定。” “每年臘月漁汛結束了,提取公共積累、去除一切成本支出,最后按照工分來分紅……” 壽星爺說道:“對啊,這是多少年的老規矩了,不是挺好的嗎?” “以前是長元制、硬腳班、吃包袱飯,貧苦漁民只能做做前頭、撈撈零頭,活的不像個人,計工分就挺好,這反映了咱們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有人說道:“是挺好,但咱們不是在找更好的發展道路嗎?” 壽星爺瞪了他一眼說:“我看你們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了,你們是沒受過舊社會的苦、沒挨過漁霸的欺負!” “現在人心聚集在一起,力氣往一處使,這就最好了。” 老爺子這么一說話,其他人嘆氣不語了。 王向紅說道:“那個同志們,我強調一下啊,咱們今天開會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咱們隊集體,所以大家可以暢所欲言,嗯,不用顧忌輩分、職務身份之類的。” “只要你認為是有利于搞好生產、有利于發展隊集體經濟、有利于維持隊集體穩定性的想法、建議、意見,那就都可以提。” 大膽說道:“隊長你和王老師一個有經驗一個有眼界,那你倆先說說吧。” 其他人紛紛說:“對,隊長你和王老師先說說。” 王向紅說道:“好,我來開個頭也行。” “一直以來,咱們福海不少公社在工分問題是采取了一個政策叫死分活評,對吧?” “王老師可能不知道,這個死分活評是因為有些生產隊里的社員有勤快的有懶的,有能力強的有本事差的。” “這樣社員們心里不平衡,于是就有了這個政策,每次汛期結束、每次分紅的時候先發動社員給彼此打工分,貢獻多的社員呢加分。” 王憶說道:“但咱們生產隊沒有?” 王向紅搖搖頭:“沒有,我認為沒必要,它會造成很多問題……” 他搖頭搖的更厲害:“反正這樣肯定不行,咱們生產隊的社員別的不說,都老實本分聽管教,所以咱們隊里就沒有用這個政策。” “前兩年開始,各個公社的生產隊不搞大集體了,開始搞聯產承包、大包干。” “然后在他們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我最近和文書又研究了王老師在磚窯廠實行的那個基本工資和獎金的發放制度,經過我們調研總結,得出一個新政策,我們叫它三定兩獎,這次說的就是三定兩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