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大迷糊和力工們還在82年等著他,他現在沒空跟22年這邊的人打交道,那先把桌椅存在倉庫里好了。 他把22年的倉庫也給反鎖上,收拾起鑰匙回到82年。 82年這邊貨物不少。 除了水泥有十噸還有更多的糧食。 冬天糧食消耗多,王憶前幾天晚上到了午夜就加班,用自卸三輪拖回來十來車足足二十噸。 而除了水泥、糧食還有火爐。 王憶買的火爐是尋常的鋼鐵火爐,高度六十來公分,爐膛口最寬處直徑四十公分,配一口鐵鍋、附贈一個一氧化碳報警器。 這種鋼鐵火爐在82年農村是相當稀罕的東西——這年頭買成品鐵爐子是需要票的,而且是很難得的工業票。 所以農村常見的爐子都是用鐵皮桶和泥巴、鐵筷子之類自制的鐵皮爐子。 鐵皮爐子的熱轉化效率比較差,煤炭容易燃燒不完全,這種情況下就容易一氧化碳中毒。 王憶買的火爐燃燒空間充足,對煤炭利用率高,加上一氧化碳報警器這樣便安全許多。 爐子都用空白紙板包裹,不怕被碼頭上的看到其樣子,但它們帶著煙囪。 一百幾十座爐子加上煙囪,這樣子力工們就有的忙活了。 力工們推著獨輪大推車好一陣忙活,這才把所有貨物給搬上了天涯三號。 王憶挨個足額結賬,又給他們一人塞了兩包豐收香煙,可把力工們高興壞了。 這么痛快大方的人不多見呢! 毛小方算賬的時候特意抹掉了零頭,然后跟他說:“以后來了碼頭上找力工你喊一聲,我們老鄉天天在這里。” 王憶滿口答應。 但他一般不會再找這些人了。 他在碼頭上雇傭力工會不斷雇傭新人,以免被人特意的注意丙-110倉庫情況。 搬運結束,王憶便開船返程。 此時已經是中午了,他在力工們搬貨的時候又去22年買了些午餐,是自熱火鍋和自熱米飯。 大迷糊壓根不管他帶回來的是什么東西,只管悶著頭一個勁的造,吃飽喝足抹抹嘴,縮在駕駛艙門口曬著陽光睡著了…… 對他來說,人生就這么簡簡單單: 吃飽喝足,舒舒服服。 王憶開船先行去黃土鄉。 黃土鄉位置自己有碼頭,一切都方便,他找人去給黃中強捎了個口信,很快黃中強便從管委會大門口出來了。 船艙處最顯眼的就是那一張大圓桌。 黃中強急忙找人把圓桌和椅子給抬下來,圓桌有紙板包裹看不清樣子,可軟包太子椅造型很時髦。 那噴漆太考究,明晃晃的照人眼;那坐墊靠墊松軟有彈性,黃中強坐上去后試了試,一拍大腿笑道:“舒坦!” 三米直徑大圓桌抬上碼頭。 他急匆匆的扒拉下紙板一看,當場倒吸一口涼氣:“草,這桌子、這桌子好啊,這得多少錢?” 王憶笑道:“多少錢你不必管,反正我信守承諾,給你們送來一臺時髦的旋轉桌。” 把桌子配送的鋼化玻璃放上去,里面有轉軸,這樣等玻璃面壓住轉軸,伸手捏著玻璃一轉,玻璃面便轉動起來。 碼頭上一些漁民被這霸道新穎的旋轉桌給吸引了目光,紛紛放下手中活計過來看。 桌子漆面考究,有人還忍不住想摸一摸:“怎這么滑溜呢?這是什么木頭呀?” 黃中強喝道:“別碰、別碰,這桌子還沒用呢,你們能碰它嗎?行了行了,都回去忙活吧。” “那啥,老五你喊上你們兄弟過來抬桌子,把桌子抬到供銷社去!” 他迅速的安排人手抬走桌子、搬走椅子,然后激動的拍拍王憶的肩膀說道:“行,王老師,這次我們鄉里跟你沾光了,下次你過來吃飯,我給你上好酒!” 王憶擺擺手說道:“是我跟你們沾光了,你們那桌椅是實木的,其實比這種值錢。” “這種桌子你看著好看,它不是實木的,它里面是鋼結構骨架,所以才能轉動桌面。” 黃中強滿不在乎的說道:“實木的東西有什么好?你這樣鋼結構骨架的才是高科技的東西,確實時髦新穎,這在咱們縣里怕是第一座吧?” “行,有這樣的桌椅招待客人那絕對有面子!” 他又問道:“要是有人要買這樣一套桌椅,我怎么給他們說?讓他們去找你?” 王憶說道:“對,讓他們去找我吧。” 反正這年頭滬都、羊城、首都等大型城市都有旋轉餐桌了,從技術上來說這沒什么驚世駭俗的,頂多就是個樣式問題。 他尋思著要是還有人要買這桌椅那可以往外賣。 大不了他就定個高價,到時候從22年往倉庫里運送成品桌面桌腿和鋼結構骨架,然后讓社員搬運回生產隊,由王祥高領著徒弟來拼桌子。 隨著從22年往82年帶貨帶的多了,王憶的心也野了。 以前他總是小心翼翼。 逐漸的他發現,外島這樣一個地方并沒有什么人在特意關注,只要他不往外搗鼓太過分的東西,只是普通的生活物資和商品然后找了個合理渠道進行解釋,那沒人去刨根問底。 特別是改革開放至今四年了,市場經濟有了活力,市面上的商品產品開始多起來了,人民需求也復雜起來了。 沉寂許久的中國大地猛然國門大開,當時百廢待興,但是人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和期許。 所以在生活開支方面,大家不再像以前一樣,僅僅考慮溫飽,也開始追求花樣和新潮。 有市場就有供應。 在龐大的消費市場需求下,現在社會上出現的新鮮事物還是很多的,沒人會盯著海福縣這樣一座孤懸海外的小縣城看。 就像這種桌椅。 王憶買半成品用自卸車送進倉庫,到時候讓社員帶到島上,由木匠進行組裝。 然后他們對外宣稱是社隊企業的產品,又有誰會特意盯著他們進行調查呢? 他跟黃中強打了招呼開船離開,趕在下午時分回到天涯島。 船到碼頭,碼頭上的社員打眼一看、滿臉疑惑。 這次船的吃水深度太深了,這是拉了一船的什么東西回來了? 王憶停船靠碼頭,讓大迷糊去把王向紅給招呼過來。 王向紅披著衣服過來,問道:“怎么了?呵,這船吃水挺深啊,你船上載的火爐有多沉啊?” 王憶跟他商量過給社員們家里配上一座火爐的事。 天寒地凍,島上濕氣又大,要是家家戶戶能配上火爐這對生活品質的提升帶有裨益。 特別是漁家不少老人有老寒腿或者風濕病,到了冬天有些人起不來床,要是他們家里有了火爐,那身體可以少受不少的罪。 王憶說道:“火爐確實挺沉的,都是鐵家伙,不過更沉的是水泥和糧食!” “特別是糧食,海關上前些日子不是查了一船走私糧嗎?這事還上廣播來著,支書你記得吧?” 王向紅點點頭:“注意這個新聞來著,是從巴西走私過來的糧食嘛,對吧?” 王憶說道:“對,這批糧食里面有些小麥有蟲子,根據國家海關上的法規要銷毀,以防止外國的蟲子來到咱們國家,這叫物種入侵!” “但是好好的糧食給銷毀了,這多可惜,是不是?正好咱們外島遠離內陸,我同學那邊就琢磨,哪怕這糧食里有很多外國蟲子,可它們進入咱們島上后離不開咱島嶼呀,咱這周圍都是大海。” “所以這樣不就可以免除物種入侵的危險了嗎?” “于是他給我特意多弄了好一批的糧食!比商品糧的價格還要便宜,便宜一半!” “便宜這么多?”王向紅欣喜的問,“那給咱們弄了多少糧食?” 王憶說道:“二十噸!后面還有呢,不過這東西得走程序然后偷偷運送出來,所以得慢慢操作!” 王向紅這邊呆若木雞。 二十噸小麥!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