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419.生產隊上下一片紅(周末快樂)-《我在1982有個家》


    第(1/3)頁

    王憶跟漏勺合力抬著一簍子的紅蝦上山頂,山頂上一群育紅班的小羔羊們在玩游戲。

    也是巧了,他們的游戲也要抬,叫做‘抬小娘’或者‘抬媳婦’。

    里面有兩個大點的男娃充當轎夫,然后他們還各有一個水果身份,一個是‘蘋果’、一個是‘香蕉’,這兩個身份是機密,只有他倆自己知道。

    然后轎夫對立站著,舉起手臂、彼此手掌相貼形成一道拱門,然后開始唱:“抬小娘、抬小娘,兩個小娘抬小娘,蘋果——香蕉……”

    其他娃娃當‘小娘’,排成隊從拱門穿過去,圍著其中一人繞一圈繼續穿,一遍遍的穿,直到轎夫突然放下手將一個小娘扣在里面,這叫被抬上‘轎子’。

    被抬上轎子的小娘就得選擇自己最愛的水果,要么是‘蘋果’要么是‘香蕉’,選的時候他不能告訴其他小娘,要把自己選擇咬耳朵告訴兩個轎夫,只有兩個轎夫知道自己身份,然后小娘選了自己,他們就要記下這個身份來。

    小娘選出身份就去一邊坐下等著,其他小娘繼續轉圈,直到最終所有人選一遍。

    選出一遍,兩個轎夫就表明身份,這時候選蘋果的去找當蘋果的轎夫、想香蕉的去找當香蕉的轎夫。

    選完之后他們就要在轎夫帶領下開始拔河。

    王憶抬著一箱子蝦上來,正在抬小娘的娃娃們便不玩了,喊道:“去幫王老師抬蝦,他累的不行了。”

    本來聽了上半句話王憶為小羔羔們的懂事而深感欣慰,等聽完后半句他無語了,說道:“誰累的不行了?是你們漏老師……”

    他瞅了瞅漏勺,“嘿,漏老師的體力行呀。”

    漏勺笑道:“天天甩大鏟子,我這力氣早練出來了,走,王老師,抬到大灶去,咱也曬蝦米!”

    黃有功看著他們抬簍子上山便來幫忙,還搖頭晃腦的說:“曲身小子玉腰肢,二寸銀須一寸肌!金鉤海米,好!”

    王憶調侃道:“黃老師不愧是文化人,還能整出一句詩來。”

    漏勺不甘示弱,說道:“我也能整。”

    他咳嗽一聲說:“那個,咳咳——莫講蝦嘸血,烤烤也會紅!”

    黃有功抬起筐子哈哈笑道:“你這是吟出一句什么來?”

    “咱外島的老話嘛。”漏勺也笑了起來。

    王憶對他說:“黃老師要是有空讓他幫忙煮紅蝦,這就是個火候的事,他能控制的了。”

    “我帶了一些葡萄干、核桃仁之類的東西回來,蒸點糖糕吧,今天一起曬蝦米,那咱學校請社員們吃糖糕。”

    糖糕是這年頭外島哄小孩的美食,最簡單的做法是用米粉混合上白砂糖上鍋蒸,蒸出來的就是糖糕,又甜又粘。

    不過條件好點的城里人家會往里加上點肥豬肉、紅棗、葡萄干、碎栗子、碎花生仁這些東西。

    天涯島的條件不行,以前蒸糖糕是蒸最簡單的方式,而且還不是家家戶戶都能蒸,也不是年年都能蒸。

    漏勺會蒸糖糕,他問道:“米粉的話,就用磨面機來打磨嗎?”

    王憶說道:“對,磨面機最細膩模式能磨出米粉來,你去門市部拿砂糖,蒸出來以后撒上一層砂糖吃。”

    漏勺痛快的說:“好,那今晚咱社員可以吃上好東西了。”

    剛出鍋的糖糕,軟乎乎、黏糊糊,又香又甜又熱乎,在冬天委實是好東西。

    王憶買來的這些紅蝦是好蝦,個頭不大,可它們喜歡生活在水流湍急、食餌豐富的海域,因此長上一年后長的蝦體豐滿,營養豐富。

    這樣加工出來的蝦米顏色紅潤金黃,形如鉤子,所以被尊稱為金鉤海米。

    煮紅蝦不能用一般的柴火,最好用松枝——煮用來曬蝦干的滑皮蝦也不能用一般的柴火,最好也是松枝。

    反正漁家有這么個講究,好像煮點好東西都得用松枝,他們認為松枝煮出來的別有一番風味。

    這點王憶理解不了,要說烤肉、烤香腸、熏火腿、熏肉用松枝可以,畢竟這樣需要火直接跟肉接觸。

    可是煮海貨用松枝是什么講究?難道松枝的味道還能透過鐵鍋進入湯湯水水里頭?

    不過島上就松樹最多,這樣他沒話說。

    入秋開始家家戶戶去撿松樹枝當柴火,這會院子里都壘砌了柴垛,婦女老漢們回家去抽出松枝開始燒火。

    家家戶戶炊煙裊裊,一大鍋水燒的滾開了倒進蝦子,然后數上幾個數就要用大笊籬把它們給撈出鍋。

    剩下的便是風吹日曬好了,天氣好一般風吹日曬個三四天,蝦皮就會脆碎,用木頭碾子上去滾一遍,蝦殼會粉碎,這時候用風吹掉脫落的蝦殼,剩下的便是金鉤海米了。

    金鉤海米用處大。

    漁家人最喜歡的是當下酒肴,抓一把海米倒一杯白酒,冬天天氣寒冷,曬著太陽一點點的嚼一點點的喝,這是漁家人最好的享受。

    除了能下酒還可以拌菜、炒菜、做湯、包餃子、包子等等,煎、炒、蒸、煮均宜,味道鮮美!

    學校曬蝦米用不著王憶出馬,他把紅蝦抬到大灶后拍拍手繼續上課。

    半漁半讀,漁讀傳家。

    好活。

    王憶回去檢查了學生們寫字的情況,又教他們認識了一些字,又讓他們繼續抄寫。

    他背著手在教室里慢慢轉圈子,說道:“同學們,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字讀百遍、不如勤寫勤練……”

    海風吹過。

    從窗縫‘嗖嗖嗖’就鉆了進來,跟小偷一樣,很會尋找人衣裳的縫隙,總能鉆進去。

    王憶覺得有點冷,有些學生穿得單薄被風一吹就哆嗦兩下子。

    想想上午在海上看到的那些小孩被凍傷的手臉,他琢磨了一下子得給學生們帶冬裝過來了。

    直接帶羽絨過來做羽絨服、帶棉花過來給社員們做新棉被。

    他不怕羽絨服引人注意,因為他發現他一直以來過于擔心了,其實沒什么人去注意他們一個海外小村莊有什么變化。

    不過在在羽絨服過來之前可以先把窗戶封堵一下,冬天北邊的窗戶不會再打開,而且就是北風最冷最刺骨。

    這樣將北邊的窗戶用透明塑料布封起來就好,現在的小學中學都這么干,甚至好些人家也會在冬天用塑料布封起窗戶。

    于是到了課間的時候他回時空屋拖出來一疊塑料布,指揮學生們裁剪開來給教室封堵窗口。

    這活學生們自己就能干,82年的小學生動手能力極強,一個個都是勞動小能手。

    王憶沒事干,便去幫忙撒蝦、曬蝦。

    大灶這里,黃有功在協同鐘瑤瑤等人忙活,他一邊干活還一邊侃侃而談:

    “你們知道蝦米這個名字是啥時候出現的嗎?根據我的研究,這個稱呼最早始見于唐代顏師古注《急就篇》的注文,你們知道顏師古嗎?”

    鐘瑤瑤等人搖頭,他便侃侃而談介紹起顏師古。

    漏勺聽到后也搖頭:“黃老師,勞動就要有個勞動的架勢,你看你,這又是吟詩作對又是講古,把勞動場所當學習的教室啦?”

    黃有功這人是老學究,性子比較弱,被漏勺一說便訕笑著停下嘴。

    王憶覺得這挺可憐的,他便說道:“漏老師你這話說的可不對啊,人要善于學習,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嘛。”

    “領袖同志說,生活中處處有學問。黃老師說的這些話可不是胡說,這是跟咱們勞動有關的知識,多聽聽沒有壞處,以后跟外隊人聊天,聊起這些來你能說的頭頭是道,是不是顯得咱有文化?”

    黃有功一聽這話來勁了。

    這是來自領導的鼓勵和支持呀。

    他說道:“唐代開始曬蝦剝皮做蝦米,到了宋代的市食就有姜蝦米了,這是一道菜,我在《武林舊事》上見過介紹。”

    “漏老師,你要是感興趣我可以給你講講,姜蝦米可是一道古人才會做的菜呢。”

    漏勺說道:“姜蝦米我也會做,不過我倒是對你說的《武林舊事》挺感興趣的,你給我講講舊社會武林里的事吧。”

    這話愣是把黃有功給說愣了:“武林里的事?嗨,漏老師,你這樣真是沒有文化了,此武林非彼武林。”

    “你的武林,是武俠電影、通俗小說里虛擬的東西,我說的武林是一個時代的風貌,是朝廷典禮、山川風俗、市肆經紀、四時節物、教坊樂部這些在當時的情況……”

    他侃侃而談,然后把漏勺給侃暈了:“停停停,你這說的都是什么呀,我怎么聽不懂?你們能聽懂?”

    他問鐘瑤瑤等女工。

    女工們紛紛搖頭。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州市| 香河县| 恩施市| 安平县| 垣曲县| 玛沁县| 马鞍山市| 曲麻莱县| 叙永县| 凤冈县| 肇东市| 仁怀市| 柞水县| 托克逊县| 灵璧县| 永登县| 塘沽区| 保康县| 福州市| 南昌县| 和静县| 新巴尔虎左旗| 乌兰察布市| 靖安县| 莲花县| 方城县| 德化县| 望谟县| 调兵山市| 家居| 南皮县| 宜城市| 涿鹿县| 克山县| 西盟| 武宣县| 即墨市| 长岭县| 镇沅| 合江县| 肇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