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下子熱鬧了。 漁船一路行駛,一路聚攏捕蝦船,但凡是捕撈了紅蝦的漁船都跟來了。 王憶一口氣全吃掉了。 一斤兩毛錢,全是剛出水的鮮蝦! 這是好價。 他又傻大方了一回。 這年頭海里小紅蝦不值錢——這種蝦的學名叫鷹爪蝦,一般沒法長的很大,都是一些小蝦,滋味很鮮美,可是因為肉少導致受歡迎程度不高。 要說受歡迎那還得是大對蝦、竹節蝦、滑皮蝦,當然誰要是能撈到大龍蝦也就是中華錦繡龍蝦,那家伙價值更大更受歡迎。 船艙里擠滿了人,除了負責開船的漁家漢子,他們家里人都擠進了天涯三號的駕駛艙。 于是駕駛艙里熱鬧了,他們提起了錦繡龍蝦,然后聊了起來: “這是大龍蝦,可不好捕撈呢,不過捕撈了值錢,一條手臂這么大的就能賣十塊八塊了。” “十塊八塊?那是以前的老價格,現在不一樣嘍,現在有販子翻倍價格的收,十五塊二十塊都肯給。” “這么貴?賣給誰呀?就是城里的干部也舍不得吃吧?” “資本家舍得吃,現在南邊羊城那塊很多國外來的資本家,他們就愛吃這個。” “都不用國外來的了,哼哼,現在廣粵那邊搞改革,還有瓊州也搞了,我聽說已經出現很多資本家了……” 王憶聽著他們聊天,領著船隊開向天涯島。 隔遠了看這一幕挺壯觀的,一艘嶄新的較大型機動船在海面上奔馳,后面是一群小型的機動船,簡直就是航母編隊殺過來了。 天涯三號降低了船速,這些漁船的發動機功率小跑不快,而且船體也無力支撐他們加快速度跑起來。 這樣工作效率低下,真是白白的在海里遭罪了! 王憶想到昨晚辦的事,自己得加快速度了。 外島絕對對機動船有需求,生產隊要是能搞起一個組裝廠、翻修廠,那肯定能給生產隊賺錢也能給漁家人帶來極大幫助。 但這得需要技術! 王憶一邊開船一邊嘆了口氣。 難怪都說二十一世紀最稀缺的是什么?是人才! 確實,不管辦什么都得有人才才行。 從這點也能看出領袖同志的高瞻遠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真正動力! 結果船艙里的人誤會他的意思了,聽見他嘆氣便不好意思的笑道:“同志,對不住,我們是不是太吵了?” 王憶急忙說:“別誤會,大家伙都別誤會,我是想到了別的事才嘆氣的。” 有人問他道:“你有啥煩心事嗎?” 王憶說道:“不是我有啥煩心事,是我們生產隊吧,我們隊里碰上點事挺麻煩,是這樣的,我們隊里準備建個磚窯廠,但是沒有建筑隊可以用。” 這事也是真的,磚窯廠的建筑工作確實讓他挺煩。 現在民間建筑行業還沒有很大的發展。 而改革開放后萬元戶開始頻繁出現,萬元戶們要起新房子,他們用不上轉業的建筑隊,都是在十里八鄉找泥瓦工、木工這些技工來主持修建,另外呼朋喚友當小工,自備材料,蓋起房屋。 這種情況下建筑隊在民間沒有多大需求,就沒有成立起隊伍。 外島新房就是這么建起來的。 但建工廠跟建房屋不一樣,這對技術要求高,還得專業的施工人員來負責才合適。 而專業的施工隊都在搞城建工作。 這活怕是得需要縣政府幫忙才行了。 王憶這么琢磨著,其他人倒是幫他想辦法了:“我小舅是個泥瓦匠,我跟他說一聲,讓他來給你們干活?” “我家里的外甥是抹灰工,跟著城里的建筑隊上過班,不過是臨時工,工不多,你們要是需要的話我也能給說一聲。” “人家是要磚窯廠,靠你們泥瓦匠、抹灰工有什么用?人家要鋼筋工,這可是技術工,不好找……” “鋼筋工?我們公社有鋼筋工,回去我給你們問問,打聽打聽……” 聽著大家伙七嘴八舌的聲音,王憶心里大感安慰。 自己沒白做爛好人。 這年頭還是講究好人有好報的。 船隊徐徐開回天涯島,這時候便已經是中午頭了。 陽光烈起來,海風不再那么寒冷,已經可以接受了。 王向紅準備回家做飯,結果剛走回門口聽見碼頭區域有人喊著‘來船了’,他瞇起眼睛往海上一看,確實看見一堆漁船沖天涯島趕來。 前兩天這種場景很常見,畢竟公社的排球比賽在他們隊里舉辦,可是這會怎么又來了這么一支大規模的船隊呢? 正在海邊漫步吟詩的黃有功看到這么多船出現而且擺明是沖著他們隊里來的,便有些慌張。 他急忙跑去找王向紅問道:“隊長,這么多船氣勢洶洶的過來,怕是沒有什么好事啊,要不要做好戰斗準備?” 王向紅讓他說的一臉莫名其妙:“你瞎說什么?那是天涯三號回來了,不知道為啥領了那么多船,天涯三號還能領著一堆船過來攻打咱們?” “再說這都是新時代了,不是舊社會,那時候海上有船霸水匪海盜啥的,他們會來搞搶劫,現在哪有這些事?” 黃有功聽到這話訕笑道:“是嗎?前頭領隊的是天涯三號嗎?哈哈,哈哈,我近視眼,看不清呀。” 他打眼看過去,瞇著眼睛仔細看了看。 還是沒看清。 船隊歸來,靠上碼頭。 海風一吹,一股腥味就彌漫了開來。 王向紅走上碼頭疑惑的說:“怎么一股子蝦味?” 王憶推開船艙門。 人一個接一個的往外出。 王向紅看懵了:這怎么回事?小小的駕駛艙怎么能容納下這么多人?你們把它塞的太滿了吧? 這出來的人是真的多,他數了數,數到十五的時候不想數了,越數這心里越難受! 我的天涯三號呀! 王憶關掉船機出來,把情況解釋了一下。 聽清前因后果之后王向紅微微頷首:“原來是這么回事,行,王老師,這件事你干得好,做人一定要有同情心!” “咱王家就是搖櫓為生的苦人家,這大冷天在海上干活有多遭罪,咱們最清楚,能幫一把就要幫一把!” 這事讓他更是欣賞王憶。 因為王憶是他培養的接班人,他認為作為生產隊的干部,第一要有本事,第二為人要善良、要有良心。 王憶的本事已經展現的太多,全隊上下甚至整個縣里都清楚,而他以往也多次展現了善良,卻不及這一次的聲勢浩大。 但等王向紅一聽紅蝦的定價他可就欣賞不起來了,壓低嗓音說:“你這也太有同情心了吧?紅蝦一斤兩毛?溢價了!” 王憶問道:“一般是多少錢?我在縣碼頭上聽報價也有一毛五啊。” “就是一毛五。”王向紅說,“兩毛錢差不多可以零買了!” 別看一斤只差五分錢,但他們全隊曬蝦米這需求量太大。 蝦米不太出數,都是要煮熟搓掉蝦殼之后只剩下那點蝦肉還要甜曬半干,這樣一斤蝦送進去也就出半斤米。 生產隊曬蝦米最多的年份,連同自己捕撈加上購買,足足要買上萬斤的紅蝦白蝦來曬才夠用。 這樣一斤差五分錢,一萬斤差多少? 五百塊! 對于生產隊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款子了。 王憶卻覺得只是區區五百塊而已,買一臺電視機就能賺回兩個五百塊,對他來說太輕松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