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捕撈海蜇叫撩海蜇,捕撈墨魚叫拖墨魚。 這都是有漁汛的,一旦趕上漁汛期往往有大收獲。 但還是那句話。 外島的海是窮海,即使漁汛期也不容易碰到大魚群過境,吃不上硬菜,頂多喝點湯水。 像海蜇的漁汛期還行,海蜇一旦進入汛期散布四海,墨魚呀黃魚呀帶魚呀就不行了,外島也有魚群出現,卻無法隨隨便便就碰到魚群。 墨魚汛其實早就開始了,已經開始一個夏天了。 當地有農諺說,“立夏連日東南風,墨魚匆匆入山中”。 這話就是說在立夏季節,外海連續吹刮東南風,會使水溫上升,水流自東南外海向西北島嶼沿岸。 此時烏賊正值產卵時節,卵要附在水中礁石上,加上烏賊本身游動能力很弱,它就隨水流游到礁石邊上——這里的‘山’說的就是海底礁石,也可以說是海底山。 另外還有農諺說,“立秋打暴,烏賊拋錨”,“暴”在漁業上是指海上刮偏北大風,“拋錨”自然就是說烏賊停留在原地。 在立夏季節,烏賊原來是隨水流到礁石上去產卵。 當到了立秋時節開始刮起西北大風后,烏賊移動速度減慢,也不易集群,待在海底好像拋錨了一樣。 所以立夏立秋都是捕烏賊也就是墨魚的好時節,最近幾個月的平日里,天涯島的強勞力出海都有捕獲到墨魚,只是捕獲量比較小,沒什么意思。 這次是有人搖櫓放網偶然發現了一個大墨魚群,便趕緊回來喊人了。 現在墨魚是發現水溫降低開始往南海遷徙,所以它們會聚集成大群。 再等幾天到了九月中旬,那溫度進一步降低,到時候墨魚們立夏產下的卵會孵化,幼魚便會跟隨著成魚群的蹤跡往南海轉移。 下午天氣很好,晴空萬里、陽光燦爛,一艘艘大漁船小漁船的便出發了。 小漁船是捕撈船,大漁船是承載船,各有分工。 王憶負責搖櫓,王真剛在他旁邊給他講解說,這捕墨魚的作業形式其實很多,有張網、對網、墨魚拖等。 其中墨魚拖就是拖網捕撈,很多人以為拖網是西方的舶來品,這大錯特錯了。 拖網是中國傳統捕撈網具中的長者,像是捕撈墨魚就有一種古老而獨特的拖網作業形式。 一直到現在外島還有一些漁家采用這種作業形式,現在他們面前就有這種漁網。 王真剛拿起一面來給王憶看,漁網上端是兩根竹竿,這是桁桿,網下面的底盤有根沉子綱,然后裝有滾輪。 他給王憶介紹說:“這種漁網為什么說是咱外島漁民能擁有的最貴網具?” “因為以前的古代沒有鐵輪,漁民直接用好些銅錢穿上去當滾輪用,讓拖網在海底的礁石層上滾動。” 王憶一邊搖櫓一邊聽,聽到這里他奇怪的問:“古代漁民沒什么錢,他們怎么舍得用銅錢當滾輪——這樣幾個銅錢可沒有用,得有好些銅錢才能充當起輪子作用吧?” 同船的王東方說:“我少年時候跟著我爹去參觀一個大合作社,那社里當時就有這種銅錢拖網,好家伙,最大的一副拖網的沉子綱上有四千多的古銅錢!” 王憶趕緊問道:“那咱們隊里有沒有這種拖網?” 這么多的古銅錢! 真得說一句好家伙,這里面肯定會有數量稀少、在22年很值錢的銅錢。 受制于經驗和眼力勁,他還沒有去特意收過銅錢。 另一個銅錢這東西好保存,只要老百姓放在家里的木箱里頭,那完好保存到22年輕輕松松。 可是拖網上的銅錢不一樣。 捕撈墨魚的拖網為什么要有滾輪,因為墨魚會在海底礁石或者一些海澡海草上產卵,這是它們的習性,必須得魚卵固定在這些地方讓它們慢慢孵化。 拖網沉子綱上的銅錢起到的是滾輪作用,海底礁石多粗糙,滾輪在上面日積月累的轉動,會磨損的厲害。 這種銅錢基本上用不了幾年就會壞掉。 王真剛說道:“咱們隊里沒有這樣的漁網,一直就沒有,咱們是用木頭當輪子。” “以前只有一些大船隊、漁霸才有銅錢拖網,他們用的都是前朝甚至好幾個朝代之前的銅錢當滾輪,這種拖網自然價值極大。” “可要捕撈墨魚那漁網必須有滾輪,若無滾輪,漁網難以在凹凸不平的礁巖上爬礁前行。” 王憶現在還管怎么捕撈墨魚?他現在的注意力都在銅錢上。 于是他趕緊問道:“那你們知不知道現在哪里還有這樣的銅錢拖網啊?” 他又問王東方:“你是在哪個合作社看到的?” 王東方說道:“是在長海的一家合作社看到的,現在合作社早解散了。” “而且都多少年了?十幾年、二十年的是有,那漁網肯定已經壞掉了。” 王真剛問他道:“你找這種漁網干什么?” 王憶說:“我要上面的銅錢,這種銅錢里頭有的是很值錢的,現在城里人收集銅錢,能拿來換錢。” 王東方聽到這話讓他搖櫓往前攆,然后沖一艘漁船上喊:“隊長、隊長,你丈人家是不是就有銅錢拖網啊?” 正在抽煙的隊長扭頭看,說道:“沒有,我老婆的娘家現在干干凈凈的,早就跟……” “王老師要,是王老師說那些銅錢能賣錢。”王東方打斷他的話。 隊長一聽是王憶要便改口了,說:“我老婆娘家確實沒有了,這網讓她大哥給處理掉了,六幾年的時候社會上傳,說誰家有這樣的漁網就要被定性為地主,于是我老婆娘家趕緊給處理了。” “王老師你要啊?那行,回頭我讓我老婆回娘家去打聽打聽,我尋思以我大舅哥那過日子的勁頭,他不能把這漁網給扔了,估計藏起來了吧?” 他們向著之前的海域搖櫓趕去,此時有漁船已經在附近拋錨,找到這些漁船便確定了墨魚的位置。 但此時的位置并不準確,因為當時發現這墨魚群的漁船是獨狼,正在海上單打獨斗。 他們發現墨魚群后便去找生產隊在附近作業的漁船,海上沒有標識物。 這樣等他們將消息通知出去后再回來,頂多是找到一個大概區域,無法一下子確定之前發現墨魚群的位置。 接下來就需要開展作業定位了。 這時候也就需要總指揮上陣了。 王真剛指揮一艘艘小漁船散開,放下漁網開始進行試探性的捕撈。 王憶暗地里感到遺憾,他在22年的天涯一號漁船改裝期間換下來了一個垂直探魚儀。 這機器是要帶到82年安裝到天涯二號上的,但一直沒有機會,他沒找到解釋機器來路的契機,所以現在機器還在時空屋里。 要是天涯二號有了垂直探魚儀,那開船過來打開機器進行偵查就行。 省時省力還準確。 但老辦法一樣能給墨魚群定位。 有人下水估摸了一下水深,上來說了一聲,然后拖網放下。 這時候的拖網要調整長度,長度是水深的兩三倍,在水下快速拖曳個5分鐘左右即可起網。 王真剛指著水下給王憶介紹說:“下網、起網有講究,下網的時候要熟知海域內的礁石特性,特別得注意海底暗礁,這東西肉眼看不見,崎嶇交錯,地形復雜,稍有不慎,就會網破魚遁。” “正經起網的時候要有耐心和毅力,一網下去,長的時候要連續幾小時才能起網,短的時候也有一個小時。” “這期間的活可不輕松,要掌控船速,要慢櫓、淺槳,不斷地提降綱繩,并要關注網具的動態和潮汐的流向……” 王憶一邊聽一邊點頭。 聽懂了沒有? 聽是聽懂了。 但大腦沒有搞懂! 他們這艘船上是王東方在放網起網,他喊著號子將漁網給收上來后一看,里面就有幾個倒霉螃蟹。 終究是到吃螃蟹的季節了,這時候的螃蟹個頭都挺大的。 王東方罵罵咧咧的從里面拽出螃蟹扔在船上,王憶看他抓的簡單便也上手。 他知道抓螃蟹的竅門,不能亂來,得從螃蟹身體后頭上手,拇指捏住甲殼、食指中指捏住肚子,這樣螃蟹再兇悍也就無可奈何了。 很簡單,搜一賊——我草! 他下手沒問題可螃蟹的反應有問題,它察覺到王憶要從后面偷襲自己猛的轉了個身,甩著鉗子就上去了! 速度特別快! 野生螃蟹的戰斗力特別強! 說時遲那時快,眼看王憶今天要為螃蟹流血,王真剛一腳踩上去。 一個法天象地把這螃蟹給鎮壓了。 他對王憶說道:“你抓個螃蟹婆婆媽媽,干什么?你這是要夾螃蟹還是跟心上人握手?” 王憶訕笑道:“我看東方哥剛才抓的那么輕松……” “我是老手。”王東方驕傲的說。 王真剛毫不客氣的說道:“你那是在漁網里抓螃蟹,螃蟹被漁網給纏住了。” 他放開腳,這螃蟹已經被踩得有些癟了,但生命力沒問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