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今天天氣熱,兄弟兩個忙活半個上午汗流浹背。 這樣王憶便簡單的請吃了小涼菜,切了一盤子醬肉做硬菜,好幾樣小涼菜來搭配。 兩人下午要去賺大錢,所以不敢喝酒。 王憶在生產隊冷庫里存了冰鎮(zhèn)的酸梅湯,便給他們喝酸梅湯。 烈日炎炎下,酸梅湯倒入被子里后冒淡淡的白氣,然后杯子外壁慢慢出現了晶瑩剔透的小水珠。 李巖松看到便笑:“哈哈,這個看著就涼快。” 他拿起來一口喝下去,然后打了個氣嗝:“我草,王老師,你這酸梅湯太好喝了,又涼快又好喝!” 王憶笑道:“喜歡就多喝點。” 李巖松痛快的說:“那等我成了萬元戶請你喝酒啊。” 王憶說道:“好。” 李巖華指著涼菜小海鮮說:“王老師你們生產隊自己做的海貨好吃,這手藝真是絕了,難怪現在外面都傳你們社隊企業(yè)的買賣了不得,就這個廚藝那肯定能做出大買賣。” 王憶說道:“喜歡就多買點。” 李巖華也痛快的說:“好——啊,行行行,味道真挺好,回頭我確實要買點。” 李巖松說:“咱倆家一起買,他娘的,這事都怪我。” 這話把王憶聽了個莫名其妙:“什么意思?為什么怪你?” 李巖松不高興的說:“要不是我認識了劉德華那四個騙子,要不是我讓他們看見了金餅子,那我們有金餅子的消息就不會傳的滿大街都是。” “草他的,現在我們整個多寶島三個莊子都知道我家里有金餅子、要賣掉賺大錢的事。” “我們村支書昨天還特意去找我倆了,說讓我倆請莊子里喝一頓好酒來慶祝一下,要不然有人眼紅。” “所以我弟買你們的涼菜是為了回去請客下酒。” 李巖華嘆氣說:“娘的,要請一場大宴席了,不拿出個三百兩百來怕是不行。” 李巖松嗤笑:“老二你想啥呢,三百兩百?就咱莊子里那些人,三百兩百不夠他們喝酒的!” “五百塊擋不住!” 李巖華一聽這話生氣了。 王憶安撫他們說道:“沒事的,巖華哥,反正你倆這次是飛來一筆橫財,稍微破費點是好事。” 兩兄弟不好駁斥他的話,只能勉強的笑笑。 這頓飯吃的不是很開心。 不過他們吃喝可不少! 這樣下午他們要坐船去市里頭,王憶讓王向紅帶上幾條壯漢去搬運糧食,也把滿山紅母子兩人帶上,一口氣把事情一起給辦了。 上了碼頭他打眼一看,問道:“巖華哥巖松哥,你們的船呢?不是,你們沒開機動船過來?” 李巖松生氣的說道:“那船不是我們的,是我們莊里五眼家里的,今天去找他借船,本來按照規(guī)矩是回來給人家加滿油。” “結果你猜他說啥?他跟我們兄弟倆說,你倆有錢了,借他家的船不光加油,還得給去買一桶漆、給船上一層漆。” “你聽聽、你聽聽,這話氣人不氣人?我這還沒有把金餅子變賣呢,這小子就盯上我的錢了!” 王憶大吃一驚:“不是吧?那個五眼同志這么說話?他是開玩笑吧?” 李巖華愁眉苦臉的說:“是用開玩笑的語氣說的,可他不是在開玩笑,他還讓他婆娘來擠兌我們,我老大是氣不過才領我搖櫓過來的。” “結果來了你們生產隊一看——呵,你們生產隊竟然有一艘新機動船!” 說到這里他又精神一振,問道:“王老師,你們這船多少錢買的?它可真好呀,又大又漂亮又新,咱公社現在還沒有這么好的船吧?” 不等王憶說話,來碼頭上工的婦女搶著說:“這船不花錢!” 兄弟倆頓時笑了:“嫂子你逗我倆玩呢,這大船不花錢,咋了,自己長了腿跑來的?” 領著修船的劉紅梅抬頭說:“不是自己跑來的,是國家獎勵給我們隊里的。” 李巖華知道劉紅梅是婦女主任不會隨意開玩笑,便吃驚的問:“是國家獎勵你們的?為什么獎勵你們?” 又有婦女笑道:“因為我們王老師覺悟高,大學生回生產隊里辦學校、領著社員辦社隊企業(yè),國家要鼓勵大學生幫助農民,這叫先進帶后進。” 還有人問:“你們倆不知道?這事早就傳開了,這船剛來那天就有你們社隊的人來看電影然后問了,他回去沒說?” 兄弟兩個搖搖頭。 他們倆不太八卦,所以沒聽說這件事。 現在知道這船的來路,他們兩個琢磨了起來: “有泉家的老大不是去年也考上大學了嗎?公社還來敲鑼打鼓祝賀來著,你說他大學畢業(yè)能不能回咱莊里給帶回一艘船?” “想都別想,有泉早放話了,他兒子大學畢業(yè)就要留城里當干部,吃商品糧、住單位房,到時候把他們兩口子也接過去。” “也是,看有泉那個樣子,他家老大就算真能回來支援咱莊里搞建設,那國家獎勵一艘船也得讓他家要走。” 兩人長吁短嘆,然后看向王憶的目光真是充滿垂涎。 這么好的后生,怎么就不是我們李家的子孫呢? 王憶說道:“咱去市里搖櫓可不行,來不及,這樣咱就坐我們的這艘船吧。我們這船還沒有開過呢,第一趟拉了你們倆。” “這是處女航啊。”李巖松嘿嘿笑,“我們兄弟給它開個苞?” 劉紅梅罵道:“滾你娘的蛋,別瞎說,我們這里還有黃花大閨女呢。” 李巖華急忙說道:“王老師你真是太大方了,這樣,我們不白白坐你們的船,我們按照老規(guī)矩,回來給你們把油加滿,這一趟的油算我們兄弟的!” 李巖松說道:“這是肯定的,這是應該的。” 王憶一聽這話樂了。 省柴油了。 他不跟倆兄弟客氣,因為他們倆馬上就有錢了。 他去找王向紅,而王向紅早就在等待著這個機會了。 能過一把開船的癮,又能搬運糧食回來。 手里過癮嘴里肚子里也要過癮! 唯一問題是隊里的強勞力都出海了,于是王向紅就把強壯的婦女和老漢中身子骨好的叫上了。 婦女們很高興——能乘坐大鐵船去市里能不高興嗎? 劉紅梅喊:“婦女能頂半邊天,同志們,今天咱要去市里立功,都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婦女們大聲喊。 因為要去市里,她們準備回家收拾收拾。 王向紅一聽這話不耐煩了,說:“咱又不是去走親戚竄門子看戲的,都是去搬糧食干活的,別穿露腚的褲子就行了,別浪費時間,出發(fā)!” 王東喜挑著擔子喊:“出發(fā)、趕緊出發(fā)!” 他們今天要坐船去縣里賣涼菜了。 王向紅去庫里拿出一盤鞭炮,說道:“今年好事多,存的鞭炮不夠了,后面要是再有大好事可得去借鞭了。” 現在很多商品都是特殊時期才能買到。 比如端午節(jié)才能買到粽子、中秋節(jié)才能買到月餅、過年才能買到瓜子花生鞭炮,平日里集市、供銷社和門市部是不賣這些東西的。 所以生產隊會以集體名義儲備點這種具有節(jié)日色彩的商品。 考慮到以前生產隊沒什么錢,這些商品不能多儲存,要根據過去的經驗和以后的計劃來進行采購儲存,這也是農村計劃經濟模式。 王東喜拿了根竹竿站在船頭,掛好鞭炮后徐橫來點鞭。 但男孩子們可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放鞭的機會,在碼頭上紛紛跳腳:“讓我來點!” 王向紅看著孩子們積極興奮的樣子便笑了起來,他被孩子們的情緒所感染,揮手說:“行,小新娃,你平日里最膽小,今天既然你要主動點鞭那就讓你來。” 王新新欣然上船,其他孩子看向他的目光滿是艷羨。 他沒用徐橫的防風打火機來點鞭炮,因為那東西火力太猛不好控制,容易把鞭炮芯子直接全燒掉。 相比之下王向紅的煙袋鍋最合適,有火星還夠長。 他試探的上去伸手。 王狀元和王凱他們使壞,紛紛的喊:“啪!” 王新新早有準備,他并沒有害怕,笑了笑小心翼翼的點了鞭炮。 隨著噼里啪啦的聲音響起和彌漫的硝煙擴散,碼頭上和礁石灘里的孩子們興高采烈的蹦跳起來。 王狀元他們那些大孩子直接跳入水里游過來要去水面撿鞭炮。 這可把王憶嚇到了,趕緊說:“別靠近,小心被砂子崩到!” 學生們很聽他的話,只好圍而不靠。 王憶又問王向紅:“咱這又不是第一次開船,怎么今天還放鞭放炮的?” 王向紅笑瞇瞇地說:“咱漁家的習俗不是船一碰到水就要慶祝,是船正式要出水干活了才會慶祝。” 他又感嘆道:“現在不講究了,以前這樣的好船要下水干活,那家伙場面大了,祭拜海龍王、祭拜觀音娘娘、祭拜媽祖娘娘,三牲六果、三拜九叩,后來破四舊不流行這個了。” 但他還是默默的在心里說了一句:龍王爺保佑、觀音娘娘保佑、媽祖娘娘保佑、教員同志保佑,保佑我們的寶船日后風里來浪里去一路平安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