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憶頓時呆住了。 對啊,自己名義上是工業院校的大學生! 不過王向紅和王東美沒揪著這件事來追問他什么,因為現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干: “王老師,咱去市里倉庫搬糧食吧!” “就是,來得及,咱現在有機動船了,速度快,天黑之前一個來回不成問題吧?” “天黑了也不怕,這船上頭有個探照燈,能照出很遠,不過它吃油多,能不用還是別用。” “行,不用開燈咱也能回來,這都跑幾輩子的海路了?” “那咱出發?” 王憶一看他們真要去搬糧食,趕緊擺手:“不著急、不著急,支書,這事咱急什么?” “糧食的事能不著急?這是國之根本!”王向紅語重心長的說。 王憶湊上去說道:“問題是,你看咱要是自己開船去市里不得燒油?這來回一趟燒不少油呢。” “然而咱不是還得送滿山紅嬸子去城里給老同志當保姆嗎?今天肯定送不了人,得明天或者后天送。” “再說我也得去買一些紅繩線編平安結,這樣咱今天去沒法一道把事情都給辦了,等一下,頂多一兩天咱就要去一趟城里了。” 他自己算了算,近期還真是有必要去一趟市里,事不少。 王向紅想省油,于是開船在海上圍著天涯島轉了一圈回來了。 換一撥人。 再來一圈! 他其實不舍得浪費柴油來玩鬧,但他也有開船的癮頭——守著這么一艘嶄新的機動船,誰也扛不住這開船的誘惑力。 沒有就罷了,這有了船以后誘惑力太大了! 王憶還好,他對車船之類的東西沒太大追求,他只追求錢,只想搞錢。 在船上繞島嶼轉了兩圈,他大概看過了開船流程,然后就下船回聽濤居了。 這會島上閑散人員都被機動船吸引到碼頭去了,學生在上自習課,沒人騷擾他于是他又去了一趟22年。 他給邱大年打了個電話,邱大年說昨天讓買的輪椅、殺蟲劑殺蟲藥之類的已經買了送到了。 王憶說好,然后又給安排新任務讓他們買點編平安結、中國結的紅線繩,同時找幾張編平安結的指引圖。 這事好辦,于是他叮囑邱大年快點買,買后直接送到小區來,反正墩子手里有鑰匙,可以自己送進門。 安排完畢他回來,又抱著《赤腳醫生手冊》開始自學。 陰云散盡,夕陽現身。 此時光芒溫和,然后慢慢的落入海平面之下。 海上依然有陰云,于是晚上海風強烈,不斷有陰云被吹來島上又吹走。 這樣明月時不時被遮住又放出來。 海面時不時的進行光暗交疊。 上有月輝,下有海光。 夜空孤星明亮,月明星稀,繁多的星辰依然高懸夜色中,但小如米粒,顯示出夏日少見的遙遠和清冷。 王憶讓漏勺熬了點胡辣湯,這樣冷清的夏日夜晚喝一點暖和的還不錯,因為再過幾天天氣會更熱,那樣就得吃涼菜涼食了。 雖然是梅雨季但外島因為海風大導致陰云無法長留,所以少有連綿下雨的天氣。 第二天陽光燦爛,萬里無云,又是火辣辣的好日子。 上午照常上課,然后李巖松、李巖華兩兄弟就來了。 這是不出預料的事。 金餅子這東西誰敢藏在家里?肯定得要趕緊賣掉把錢存進銀行里,只有這樣才放心。 所以要不是昨天下雨,那兩兄弟昨天就來找王憶幫忙領著去城里了。 他們倆自己不太敢去。 因為客船小偷多、城里搶劫犯多,兩個人都是壯漢子,但終究沒有見過世面,去大地方難免心里缺底氣。 但王憶以為他們會是中午或者下午來,沒想到上午就來,于是看到他們后多少有些吃驚,說:“我上午要上課,你們怎么上午就來了?” 李巖松笑道:“王老師你上你的課,我倆今天不出海,所以沒事干就早早的過來了,反正在家也是等你、在這里也是等你,你忙你的,我倆……” “我倆看看你這里有沒有什么活計,幫你們學校干點活。”李巖華打斷哥哥的話說道。 他這人手腕圓滑會做人。 王憶笑道:“學校的工有學生來干,你們歇著吧,可以去大隊委喝口茶水涼快一下。” 李巖松環繞學校看了看,說道:“我來你們隊里是為了看電影,都是晚上來,所以沒注意到你們這個學校,你們學校現在跟以前完全兩樣了,真干凈、真正規……” 他正說到這里,上課鈴聲響了起來。 李巖松嚇一跳,然后說道:“呀,還有電鈴呢,你們生產隊通電以后就是好,等我賣了金餅子掙了錢,不行我也買個柴油發電機回去發電。” 李巖華說道:“老大,你還是把錢攢著吧,有這錢咱不如去縣城買一套房子,縣城通電了。” 李巖松嘆氣說道:“去縣城買房子,咱沒有戶口也沒用。” “現在城里房子可以自由買賣了?”王憶問道。 李巖華說道:“可以了,我這兩天剛打聽的,前年就是80年領導人明確的說了,住房改革要走商品化的路子,國家搞了一個住房制度改革。” 王憶若有所思的說道:“是嗎?那咱可以去城里自由買房了?” 既然房子能自由買賣,以后可以去北上廣深屯房! 李巖華說道:“也不是自由的買房,領導人提出的政策叫那個,嗯,‘出售公房,調整租金,提倡建議個人建房買房’,要在城里買房的話得有人愿意出售公房。” “現在買房賣房是這樣子,你有親戚熟人或者熟人的熟人要賣單位發的房子,因為你是熟人介紹的,反正你是信得過的,然后才會跟你進行買賣,簽合同、寫保證書。” “現在城里房子都是集體單位分的,要買賣還得單位那邊簽字蓋章,很麻煩的。” 王憶問道:“那縣里的房子多少錢?” 李巖華反問道:“王老師你要買嗎?我打聽過了,買賣房子不能動戶口的,買了城里的房子也沒有城里戶口,一樣吃不上商品糧。” “所以從前年開始雖然國家說可以進行房子買賣了,但都是城里人互相買賣,咱鄉下人沒法去買房。” 王憶說道:“我就是問問,我看你大哥對城里房子有點追求。” 李巖松激動的說:“去城里住多好,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電影院、少年宮、公園、醫院,想想多饞人?” 李巖華說道:“去城里住是好,但沒有戶口不好辦啊。” 他嘆了口氣,“房子咱兄弟倒是買的起了,戶口難辦。” 王憶問道:“那縣城里房子到底多少錢?” 李巖華說道:“我大舅在縣里食品廠上班,他們老主任新分了一套房子想賣了老房子,那房子要五千八百元。” “這么便宜?”王憶下意識的脫口而出一句話。 李巖華說道:“這還便宜?他那房子實際上就一個間,是他自己用木板隔成了兩個間,一共也就十幾個平米的面積,這可不便宜了。” 李巖松說道:“就是,咱老百姓一年到頭汗滴在地里摔八瓣,也就能攢下百十塊,這買他那小房子要攢五十年!” 王憶琢磨一下,這樣確實不便宜,一平米還要三四百塊呢。 但他記得北上廣房價也就這樣,怎么海福縣這樣的外海小破縣城還要這么高的價錢? 李巖華和李巖松后面的話給了他答案。 李巖華說:“五千八太貴了,談一談,要是能談到五千多一點,那咱可以買一套。” 李巖松說道:“對,這次金餅子賣了,咱哥倆指定是萬元戶了,可以想辦法去縣城買它一套房子。” “到時候沒戶口也不要緊,現在政策松了,去城里怎么著也能活下去,咱搬城里去當城里人!” 李巖華問他道:“那大舅老主任這一套,咱倆去看看?” 李巖松痛快的說:“去看看,媽的,咱不去買就讓別人買去了。城里人有錢,這知識青年回城里,好些青年回去了,他們都需要房子,我估摸著越往后房子越不好買。” 王憶點點頭。 知識青年回到城里確實需要房子,而且中國人一直有房地產心結,有錢買地買房才被認為是正事。 吃吃喝喝做買賣會被視為歪門邪道,甚至連搞養殖都不是正道,因為老話說得好,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 兄弟兩個攀談起來,開始美滋滋的盤算賣金餅子賺錢到手怎么花。 這樣王憶讓他們等著,他得先去上課了。 上課期間他隨意找了個空回了一趟聽濤居,從聽濤居去22年把墩子送到公務員小區的東西拿走放入了丙-110號倉庫。 這次去市里要辦的事挺多,他得一口氣準備妥當。 等他出來后看到李家兄弟在打掃衛生。 兩兄弟倒是勤快人,拎著掃帚去幫忙把校園給掃了一遍——學校只有這么一個活。 實際上校園每天都會打掃,不過打掃衛生這種事,什么時候都可以再干一遍。 掃完了校園他們又去碼頭幫忙修船。 這是半勞力、弱勞力的活,有強勞力上手幫忙自然進展大快。 兩兄弟刷了一波好感度,這樣王憶中午頭好歹得管人家一頓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