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吟嘯引青鸞-《昆侖一黍》
第(1/3)頁
時間一晃,距離趙黍斬殺千尋大蛇已經過去五年有余。
這幾年里,趙黍一直留在云巖峰中閉關清修,回顧過往修煉,梳理一世所學所悟,融匯各家仙法精要,為將來登臨天帝之座做好準備。
雖然趙黍這段日子不曾下山涉世,但依舊對世間大事了如指掌。
盡管五年前有熊國一戰覆滅九黎、并吞南土,但也大耗人力物力,這種滅國之戰短時間內不可再行,而且新開拓的疆域還需要經略整頓,這也絕非朝夕之功。
因此有熊國這幾年并未對外用兵,集中精力休養生息,只是其他國家也談不上安定。
東陽國與赤云都頻頻交戰,因為東陽國以重金財帛從北疆借來兵馬,的確遏制住赤云都幾輪攻勢,使得雙方戰況陷入焦灼,重新形成一條犬牙交錯的戰線。
然而借調北疆兵馬此舉大耗財帑,東陽國朝廷只能加重賦稅,這使得百姓本已艱難的日子雪上加霜。
加上北疆兵馬不止索取財帛金銀,還要大舉擄掠人丁婦女。有時候與東陽國朝廷尚未談妥,一些北疆部族便直接縱馬闖進鄉野村落,一路燒殺劫掠,搞得民怨沸騰
至于那些身形高大的白絨民、受薩滿號令的雪原兇獸,捕殺牲畜還嫌不足,干脆做起吃人的行當,致使許多百姓無端受害,甚至無從申訴。
一些忍無可忍的百姓干脆揭竿而起,甚至打出響應赤云都的旗號。
下山入世的趙黃冠初時南下投靠赤云都,但因為他的修為法力被趙黍封印,又沒有旁人引薦,根本沒法見到赤云三老。
不過好在趙黃冠畢竟識文斷字,而且也有幾分武藝在身,也是赤云都需要的人才,投軍之后很快獲得提拔,并且小有功勛。
當東陽國內各地民變舉旗,趙黃冠反而被重新派往北方,專程負責聯絡這些義軍,協助他們與東陽國官兵周旋,以此作為牽制。
如今東陽國比起當年的華胥國還要更為不堪,就在蟠龍山腳的星落郡,面對接連成批南下的戎狄兵馬,更是首當其沖,遭受擄掠最為嚴重。郡縣百姓無可奈何,要么逃難流浪,要么結塢固守,如同汪洋大海上一個個小孤島。
令人感慨的是,星落郡有不少百姓回憶起當年華胥國平定赤云都一事,有人覺得當年還不如讓赤云都成事,百姓或許還能少遭些罪。
還有一些人忽然懷念起趙黍,因為鄉野市井的尋常百姓并不清楚趙黍在地肺山一役后的情況,多數以為他已經身死,偶爾得知一些傳聞,也被當成是趙黍死后魂靈不散,前來報應華胥國。
趙黍當年曾經駐足過的地方,有百姓直接立起牌位,鹽澤城中還有人打算將城隍祠改成供奉趙黍。
時局動蕩,連人心也隨之喪亂。身在云巖峰的趙黍冷眼觀世,將這一切看在眼中,卻沒有多加干預。他很清楚,這些人將自己供奉起來,無非是要在混亂中求一絲安定,哪怕是喘息片刻。
以趙黍如今修為境界,就算沒有刻意給那些民間私立牌位上降附分靈,也一樣能夠感應到天地間眾生信愿。
正如若木所言,他過去在世間的種種作為,在人們心目中留下痕跡,盡管這會隨著歲月而流變,甚至遠遠超出趙黍本人,但這并不妨礙信愿去向。
但趙黍并沒有回應這些百姓的訴苦與哀怨,他斬殺南土妖神,其用心便是不希望世人沉淪鬼神之說。
倘若自己出手,看似解了一時之困,也能立刻獲得百姓擁戴與頂禮供奉,可這么做無疑是加重世人受鬼神蒙蔽。長遠來看,并不利于人道昌明,更是違逆自己愿心。
不過趙黍也明白,世道喪亂如斯,要人們自省覺悟實屬癡人說夢,若無教化之功,也有可能愈發墮落。
如今留在百花谷的那道分身,以妙娑羅夫婿的身份,已經正式開設學館,傳授的并非是科儀法事、仙家妙訣,而是文字句讀、數術禮法,順便從含元子那里討來經過栽培選育的禾苗,傳授農事。
相比起仍然陷于戰亂兵燹的東土,如今的南土反倒顯得生機勃勃,一派昂揚向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公主岭市|
万载县|
定西市|
汉阴县|
志丹县|
额尔古纳市|
铜陵市|
松江区|
彭山县|
铜鼓县|
新河县|
依安县|
宝丰县|
西平县|
武陟县|
阿合奇县|
县级市|
亚东县|
德钦县|
西林县|
余江县|
桃园县|
密山市|
惠水县|
滦平县|
赤水市|
武汉市|
武平县|
荃湾区|
青龙|
基隆市|
镇沅|
达尔|
嘉义市|
调兵山市|
南通市|
文安县|
河北省|
大洼县|
西昌市|
镇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