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死,但在等級制度極其森嚴的先秦時期,不同地位的人對于死的稱呼各不相同。天子、諸侯、大夫甚至是士去世時,都不能直接說“死”了。如果說錯了,沒準還會被拉去殉葬呢! 那么,對于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應該如何稱呼呢?據《禮記·曲禮下》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在床曰尸,在棺曰柩?!币馑际钦f,天子去世叫“崩”,諸侯去世叫“薨”,大夫去世叫“卒”,士去世叫“不祿”,只有庶人去世才叫“死”。死者在床上叫“尸”,入棺后叫“柩”。 天子去世為什么稱“崩”呢?據《白虎通》記載說:“天子稱崩何?別尊卑,異死生也。天子曰崩,大尊像,崩之為言,崩伏強天下,撫擊,失神明,黎庶殞涕,海內悲涼?!币馑际钦f,天子之所以稱崩,是為了區別尊卑與生死。天子去世叫崩,這是最尊貴的形象。說崩,表示崩塌倒下,天下人悲痛拍打,仿佛失去神明,百姓淚流不止,海內悲痛。 王后去世應該如何稱呼呢?據《左傳·昭公十五年》記載:“秋八月戊寅,王穆后崩?!币馑际钦f,在秋季的八月二十二日,周景王的皇后穆后崩逝了。由此可見,王后去世與天子一樣都被稱為“崩”。 諸侯去世又為何稱薨呢?據《白虎通》記載說:“薨之言奄也,奄然亡也?!币馑际钦f,薨就是說很突然,突然去世的意思。 諸侯的夫人去世應該如何稱呼呢?據《左傳·襄公四年》記載:“秋,定姒薨?!币馑际钦f,這年秋季魯定公的夫人定姒薨逝了。由此可知,諸侯的夫人去世與諸侯一樣被稱為“薨”。 天子、諸侯的夫人去世時都與其夫去世時的稱呼相同,大夫、士、庶人的妻子去世時的稱呼也同樣與其夫相同。 卒,代表精氣神消亡了。稱大夫去世為卒,是說明大夫因操勞國事而去世。 士一旦去世,就再也不能享受國君的俸祿了,所以被稱為不祿。 庶人去世之所以稱為“死”,是因為靈魂亡去了。 對于道德高尚但并未入仕的庶人來說,壽終正寢的可比照大夫稱之為“卒”,英年早逝的可比照士稱之為“不祿”。此外,為國家戰死的人要稱之為“烈士”。 作為親人,生前稱“父”、“母”,死后應當改用“考”、“妣”。因此,祭祀時,稱父親為“皇考”,稱母親為“皇妣”,稱祖父為“皇祖考”,稱祖母為“皇祖妣”。 史書記載諸侯生前的事跡時,不能直書其名,否則,就意味著諸侯曾經犯過大錯。一旦犯下大錯,不管是生前,還是死后,史官都應當秉筆直書其名。諸侯失去國家或滅亡同姓國家屬于滔天大罪,史書應當直書其名。但對于天子而言,外出活動不能用“出”來記載,否則,意味著他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過。 對于僭越稱王的楚國、吳國、越國等蠻夷之國的國君,史籍在記載他們去世的消息時,從來不記載他們的喪禮,主要是為了避開稱呼他們的“王號”,同時也表達了對蠻夷之國的蔑視。所以,在記載時只稱“某卒”,而非“某王卒”。 雖然地位不同對死亡的稱呼各不相同,但舉行的葬禮卻都被稱為“喪禮”,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無論天子還是庶民,身體發膚都來自于父母,對死者哀痛的心情是一樣的。 在當時,不但對不同地位的人的死亡的稱呼不同,對鳥獸的死亡的稱呼也各不相同。據《禮記·曲禮下》記載:“羽鳥曰降,四足曰漬?!币馑际钦f,飛鳥死亡稱“降”,四條腿的野獸死亡稱“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