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去世,要報喪,通知其他親屬以及與死者關系密切的人前來吊唁。但無論針對死者,還是針對吊唁的人來說,地位不同,報喪的說辭也各不相同。 如果國君去世,向其他國家的國君報喪時,就說:“寡君不祿,冒昧前來告知您的左右。”國君的夫人去世時,向其他國家的國君報喪時,就說:“寡小君不祿,冒昧前來告知您的左右。”太子去世,向他國報喪時,就說:“寡君的嫡子某某死了,冒昧前來告知您的左右。” 大臣去世時,大臣的父母、妻妾、長子報喪就說:“國君的大臣某某的什么親屬死了。”如果派使者稟報國君,就說:“國君的大臣某某死了。” 大夫去世時,如果向同等爵位的人報喪,就說“某某不祿。”如果向士報喪,也說:“某某不祿。”如果向他國國君報喪,就說:“君之外臣寡大夫某某死了。”如果向他國的大夫和士報喪時,就說:“您的外國朋友寡大夫某某不祿,特派我來相告。” 士去世時,向本國大夫報喪,就說:“某某死了。”向其他國家的大夫和士報喪時,就說:“您的外國朋友某某死了。” 平民在當時毫無地位,如果去世,向親屬報喪時,就直接說:“某某死了!” 在等級森嚴的社會里,同樣是死,但貴族往往死得很有尊嚴,而平民卻死得極其難堪。沒辦法,誰讓貴族死了埋在“八寶山”,而平民只能埋在亂魂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