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打一出生就需要接受教育,接受教育不但可以提高自身修養,還有助于開闊眼界,與他人友好相處。對于沒有接受過教育的人而言,很容易淪落為不開化的野蠻人,與禽獸無異。 那么,在戰國時期,政府都為民眾量身定制了哪些教育呢?主要分為十二個方面: 一、用祭祀之禮教導民眾懂得尊敬,民眾就不會馬馬虎虎、毫無敬畏之心。心存敬畏之心,就會無驕氣,無怠惰之氣,做事才會一絲不茍。否則,就會變得肆無忌憚,為所欲為,最終只會釀成大禍,自取滅亡。 二、用鄉射飲酒之禮教導民眾懂得謙讓,民眾就不會傲慢。 三、用婚嫁之禮教導民眾相親相愛,民眾就不會互相仇恨,搞窩里斗。 四、用樂禮教導民眾和睦共處,民眾就不會乖戾囂張。 五、用禮儀來區分尊卑貴賤,人民就不會僭越,無視上級。 六、用習俗教導民眾安居樂業,人民就不會茍且地活著。 七、用刑法教導民眾做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民眾就不會違法亂紀,更不會動不動就干革命。 八、用約束警戒的話教導民眾恭敬謹慎,民眾就不會懈怠。 九、用制度教導民眾要節制。懂得節制,人民就會知足。不懂節制,人民就會永遠不知足。不知足就會制造各種不和諧的聲音,給政府添亂。你影響政府一陣子,政府就會影響你一輩子。所以,為了互不影響,政府才會大力提倡節制。 十、教民眾各種技能。人民學會種植五谷、釀酒、造車、玩雜耍等,就不會失業,如此一來,人民就可以完全憑借自己的手藝自食其力,并且能夠養家糊口。 十一、根據賢能與否來授予官職,民眾就會不斷提升自己的德行。 十二、根據功績制定俸祿,民眾就會建功立業。 不過,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政府雖然實行多年義務教育,但總有一些人不愿接受教育。對于那些邪惡的人而言,首先要警告,警告三次無效,就用鞭抽打。抽打還不改正,就在背上掛一塊寫著罪行的牌子,讓他坐在嘉石上羞辱他,然后再讓他服勞役。對于犯錯的人,先譴責,譴責不改就鞭打,鞭打不改,就把他關進監獄,請他吃牢飯,直到他悔改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