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時期的各國會盟,從表面看很容易理解,不外乎是國與國之間的外事交往,以及哥倆好、喝血酒等儀式。然而一旦進入細節(jié),就有很多值得探究的地方。 首先,為什么要會盟?會盟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氏族部落之間想要建立某種合作關系,一時難以互信,而古代法律尚不完善。既然缺乏法律制度的監(jiān)督,只好請?zhí)斓毓砩癯鰜碜鲎C明,而邀請?zhí)斓毓砩裼质且患笫拢枰刑囟ǖ膹碗s到足以令人印象深刻且難以忘懷的形式加以確定。如此方能使合作持久、關系穩(wěn)固,也由此出現(xiàn)了會盟的儀禮規(guī)范。 其次,會盟活動有哪些參與者?《周禮》說:“國有疑則盟?!笨梢姟懊恕笔且环N國家層面的社交。周代是中國上古文明發(fā)展的高峰,各種禮儀制度都趨向規(guī)范和成熟,并變得不可或缺,會盟活動更是如此。在西周鼎盛時期,周王為了防止諸侯們分封各地遠離王室后變得離心離德,經(jīng)常要通過會盟形式,讓諸侯表表決心和忠心,牢記周王的絕對領導地位,使各路諸侯能夠長期、穩(wěn)定、緊密地團結在以周王為代表的王室周圍。 到了西周晚期以及東周時代,周王室走了下坡路。以周王與諸侯的會盟活動不復出現(xiàn),社會政治從一元走向多元,取而代之的是春秋五霸、戰(zhàn)國七雄等諸侯國逐次登上歷史舞臺。你方唱罷我登場,此時的會盟主要有三種情形: 第一種,國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逼迫弱小諸侯國承認自己的龍頭老大地位。春秋霸主之一的齊桓公便是為此九合諸侯。 第二種,國力既強大又有野心的諸侯國,通過會盟活動將其它諸侯國綁上戰(zhàn)車,以實現(xiàn)向敵對國征伐掠奪的目的。戰(zhàn)國時代楚懷王、《天下縱橫:鬼谷子的局》中的魏惠王都曾有過如此的行動; 第三種,國力既弱、軍力也弱的小諸侯國,主動與大國會盟,以期犧牲自己國家的尊嚴來換取被保護國地位,防止被他國侵吞。然而這種保護地位卻是方脫虎口又落狼窩,最終也逃脫不了被大國宰割和吞并的命運,如鄭國、宋國、中山國等。 最后,會盟活動怎樣進行?《曲禮.孔疏》注釋:“盟之法,先鑿地為方坎,殺牲于坎上,割牲左耳,盛以珠盤,又取血盛以玉敦,用血為盟書,成乃歃血而讀書?!贝硕挝淖直阌涊d了會盟活動的大體流程和要點。 一、要鑿方坎。據(jù)現(xiàn)代出土的竹簡盟書顯示,“坎”是長方形豎坑,挖坑是為了后一環(huán)節(jié)“殺牲”的需要,大坑埋牛馬,小坑埋羊,殺什么牲決定了挖多大坑。 二、要殺牲。用什么樣的盟牲,要由參加會盟儀式的人員級別決定,級別越高,盟牲越隆重,《韓詩》載,“天子諸侯以牛豕,大夫以犬,庶人以雞?!? 三、要割牲耳。割牲耳只用于諸侯級別的會盟,常指割牛耳,庶人用雞肯定無耳可割。執(zhí)牛耳者的現(xiàn)代意義是指領導人物,而古代原意并非如此,《左傳》記“衛(wèi)人請執(zhí)牛耳”,按唐代孔穎達的注釋:“盟用牛耳,卑者執(zhí)之,尊者涖之。”尊貴的盟主老大只負責到場和圍觀,被召來盟會的老二才要“割牛耳并執(zhí)之”的血腥活兒。 四、要有盟書。盟書相當于現(xiàn)代的合同文本,《左傳.桓公元年》記錄了一個簡短盟書:“渝盟,無享國。”意思是說:誰背叛了盟約,就不配享有他的國家。表面看這句話輕描淡寫,實際上是很嚴肅的詛咒發(fā)誓,好比現(xiàn)代人說:誰違背諾言,就從總統(tǒng)位置上滾下來。只不過,在當時沒有最高權威的制約下,不像現(xiàn)代這么只要合同規(guī)范就具有法律效應。 五、要歃血。在殺牲的時候,牲耳會裝到一種叫做“敦”的青銅器里,而牲血則會盛在珠盤中,歃血并不是真的喝血,而是涂在唇上,或者含在口中,以表示對信守誓言的誠意。 六、要讀書。也就是當著天地神明的面,將盟書內(nèi)容讀出來,以備監(jiān)督。盟書讀完后,要放到坎中的牲上,然后一起埋掉?!豆攘簜?僖公九年》就記載“讀書加于牲上”。 需要特別注明的是,盟書還分為正本和副本,埋藏的僅僅是正本而已,盟約國各方還會收存若干副本,《周禮.大司寇》所言大司寇的職責是:“凡邦之大盟約,蒞其盟書而登之于天府;大史、內(nèi)史、司會及六官皆受其貳而藏之?!贝笏究芟喈斢诂F(xiàn)代的司法部長,孔子也曾擔當過此職務,由司法部長保管盟書本無可厚非,還要交“大史、內(nèi)史、司會及六官”各收藏一個復印件,可見古代盟書的重要性。 最后再來看“盟”這個字也很有意思,由字面上解,日、月為盟,大概是指盟誓之詞可鑒日月的意思。在下面的附圖中,分別是“盟”的甲骨文和金文,也就是鑄刻在商周青銅器上的文字。從甲骨文看,下面很像一只盤子,上面裝的是一只動物頭顱;從金文看,好像一只高腳盤子的左面擺放著一只動物頭顱,右邊放著一把小刀,僅從字形上看,會盟活動中的各種儀式已盡在其中。 甲骨文金文 盟約雖然有神明作證,但毀約成本太低,所以時常遭到背棄。比較務實的諸侯也常常會要求盟國派遣人質(zhì)?!叭速|(zhì)外交”帶有綁票性質(zhì),如果盟國膽敢毀約,他們便會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