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在北伐戎狄時曾路過王城,周天子好心派人前去慰勞,但楚莊王這人不地道,竟向使者詢問九鼎的輕重大小!其用意不言而喻,是想將周王室天下共主的地位取而代之。 使者一眼就看出了楚莊王心里的那點小九九,便回答說:“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方今天下禮崩樂壞,周室雖然“德不配位”,卻在名義上仍然是天下共主。因此這九塊青銅疙瘩究竟幾斤幾兩,恕在下位卑言輕,不可奉告。)。”言外之意是:一個國家的興亡,在德而不在鼎。你丫的還不配過問九鼎的輕重大小。別不自量力,芽都沒冒出來就妄自與大蔥相提并論! 楚莊王被這使者噎得無言以對,只好悻悻然離開。 事實上,除了楚莊王“問鼎中原”之外,秦惠王與張儀也曾想方設(shè)法奪取過九鼎,而秦武王更是因為舉鼎而暴斃……總之,關(guān)于諸侯們覬覦九鼎的事例可謂是不勝枚舉,但他們?yōu)槭裁炊歼@么想得到九鼎呢?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看九鼎的來歷。 據(jù)《史記·封禪書》記載:“聞昔泰帝興神鼎一,一者1統(tǒng),天地萬物所系終也。黃帝作寶鼎三,象天地人。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意思是說,昔日泰帝鑄造神鼎一尊,象征天地萬物都合而為一。而黃帝制作寶鼎三尊,象征天、地、人。到了夏禹的時候,將天下分為九州,然后收集九州的青銅,鑄造了九鼎,而九鼎就象征著天下(權(quán)力)。 自從九鼎被鑄造出來后,就成為夏、商、周三代的傳國重器,并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王權(quán)。因此有“得九鼎者得天下”的傳說,所以有野心的諸侯無不覬覦九鼎。 對于九鼎的下落,一種說法是,秦滅周之后將九鼎遷到了咸陽,后來不知所蹤。還有種說法是,九鼎在周朝滅亡之后,被沉入泗水,至今沒有打撈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