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優越感之三-《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1/3)頁
“那他的驅動力是什么?”
“就是結果導向。他的目標一直很明確,就是解決生死問題。因為這對于他來說,最為迫切。他一直以為,以他的身體條件,死亡可能隨時到來。為此,必須爭分奪秒地解決這個問題,達成那個結果。這種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驅動力,最為直接和強大。如果你從錢師兄的行為來看,就很明白。他每天的大部分時間,就是沖著那個結果去的。只是努力,全力努力,這就達成了另一種狀態。”
他又停頓了一下,我卻關鍵起來:“趕快,把話說完!”
“專心”萬師兄重重地強調了這個詞后,繼續說到:“他才是制心一處的人,只為了解脫生死,別的東西,想都不想,所以得到了消息。他的經歷,再次證明了那句話: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從知識優越感來說,錢師兄肯定比我們更為優越。他不是排除了優越感,是他從來就沒有過。我們對知識,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用來儲存知識點的,文科生用得比較多。第二個部分,是用來分析整理知識的思維能力,是用來處理知識的。
所以,平時我們有個說法,叫“文科生占內存,理科生燒主板”,對兩者學習的差異說得比較形象。
而錢師兄,他在學佛時,根本就沒有用這兩個方面的知識,因為他知道,他所從事的修行專業,自己以前的知識根本就用不上。那么,他就回到學習知識最原始的目的去了:解決問題。
人類文明,大家總認為是從有文字開始。這是歷史與考古學上的權威結論。但是,不要忘了,在人類漫長的進化與進步中,最大多數知識的積累與取得,那時候是沒有文字的。況且,有文字又怎么樣?古代已經死去的文字,也有很多。包括國學大師季羨林,他所認識的文字,都已經無人使用了。如果沒有他這種人把那些文字翻譯出來,這種記錄在文字上的文明,對今天,又有什么作用呢?
文字記載文明成果內容宏大,但絕對不是文明成果的全部。我們都忽視了這一點,把讀書錯當成取得知識與進步的唯一途徑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王班長到了非洲,他給我講了一個故事。他說,他在部隊學會了種菜。畢竟,當時我們部隊,連隊都是有菜地,農副業生產,就是養豬種菜。這種根本沒有在書上學過的知識,只是跟著老兵們干多了,也就會了。
誰成想,這種知識,讓他在非洲還收獲了大量的贊嘆。他在自家別墅后院開辟的小菜地,黃瓜與番茄吊在架子上時,連來參觀的當地官員們,都贊嘆不已。有的酋長還親自上門求教,求他傳授種菜技術。
這種知識,是在實踐中學過來的,是歷代沒有所謂文化的農民們,摸索出來的知識。而錢師兄,他學佛時,也是走的實踐這一條路。不管經典怎么說,他懂得自己無法全部理解。于是,就拋下書本,直接跟師父學實踐,不管是打座還是參禪,跟著老師父就對了。這就好比,農民的兒子跟著父親下地,過了幾年,自己也會成為合格的農民。哪怕他父親是啞巴,不教他一個字,他只需要看著學,跟著做,就對了。
估計他懂了一個邏輯。他的知識與佛陀和那些歷代圣人相比,肯定是少得可憐的。與其探究別人說話的真實意義,與參悟那不可泄露的天機,以自己的能力,是不可能的。不如按這些圣人指引的道路,堅定地走下去。
這種小車不倒只管推的態度,正是制心一處時的狀態,也正是法露師在打七時,要求我們做到的。原來,錢師兄的成就,與他一直以來,就有這種態度有關。
“萬師兄,看來,我們這種受優越感驅動來學佛的,就是用一個虛幻的東西在給自己制造障礙了。我覺得,不管是出于對知識的,還是其他什么的優越感,都是不必要的,它對我們沒什么好處。”
萬師兄先是點了點頭,然后又搖了搖頭。這種矛盾的身體語言,讓人困惑。
“莊師兄,話也不能那么絕對。如果不談知識優越感,只談廣義的優越感,在社會中,還非常重要,甚至,對于絕大部社會上的人來說,優越感如同空氣,如果沒有它,許多人,一天也活不下去!”
這個結論太驚人了。因為我從來沒聽過這種說法,并且,即使這個優越感在社會中有一定作用,也不會那么大吧?萬師兄這個嚴謹的家伙,怎么變得有些極端了呢?
“話過了吧,萬師兄?”
“不,也許欠妥,但有道理。這道理也是我剛剛想到的,你知道,我們的對話與辯論,總會激發些莫名其妙的靈感,雖然這些靈感是水上泡沫與浪花,但也偶爾會反射出七彩的陽光,對不對?”
我們三人,包括小胡,在辯論中,思想會互相激發,最后產生一些靈感,我們試過的,有這個特點。這如同幾股不同方向的水流碰撞在一起,形成了一些美麗的浪花。
但思想上的浪花本質上是虛幻的,因為它只產生于偶然的碰撞,并立即在條件變化后消失,它不穩定,沒有自性。生滅無常的思想浪花,用佛教的觀點來看,就是虛幻的,不真實的。
但如果把我們看到的世界與社會,用佛教的觀點來看,都可以認為是不真實的。但不真實,并不意味著不存在,也不意味著完全無意義。畢竟,世出世間的真理只有一個,萬法由心,真妄不二。
“好了,萬師兄,不要說什么絕對相對的意義了,你這個結論,拋開佛教的世界觀,就以我們世俗的眼光來看,你如何證明它的合理性?”
“好吧,我突然想到的觀點,你現在就讓我證明,有點考驗人。但是,我還有點證據的。只是從現象觀察的角度來看,你發現沒有,優越感,是安慰自我的必須品。如果自我不在優越感的不斷安慰中,自我有崩塌的危險,沒有自我意識的人,如果不是佛,那也不會是人,活不下來了。”
這是啥證明,這根本不是推論好吧。這好像一段感嘆抒發,夾雜著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論。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周至县|
聂拉木县|
青岛市|
运城市|
塘沽区|
泗洪县|
瓦房店市|
阜南县|
南宫市|
保德县|
南木林县|
镇坪县|
哈密市|
浦北县|
南丰县|
乌兰浩特市|
浠水县|
突泉县|
凤凰县|
横峰县|
屏边|
茂名市|
汽车|
乳山市|
阳原县|
义马市|
广西|
武陟县|
乃东县|
平陆县|
台南县|
星子县|
株洲县|
元谋县|
民和|
承德县|
五常市|
鄂托克旗|
南开区|
泾阳县|
宝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