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們的道場-《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1/3)頁
當看到錢師兄他們回來時,沒看到明成師的影子。我趕緊問到:“明成師呢?”
“到方丈那里去了,估計又商量什么事,反正,這個時候,廟里沒什么閑人了。你有事找他?”
“沒,他是我們大組長,我怕他回來要給我們布置任務喲。”
錢師兄笑到:“你們任務,估計今天晚上布置不了。明天師父自然要找你們。我們的任務,馬上就要開始了。”
這時,萬師兄也湊過來:“錢師兄,忙成啥樣啊,就要上崗了嗎?”
“晚上十點鐘,我們各就各位,我們留廟組的,都要穿黃衣,方丈在零點敲鐘后,迎春法會正式開始,能不忙嗎?當然,我們還是要輕松些,你們明天要走路爬山好幾天,你們好好休息一下。”
萬師兄說到:“你們又是參加法會,又是見證開光,你們處處有吉祥,我們陪著一幫子人上山下坡,沒得法啊。”
此時有個雙關,“沒得法”一個意思是,沒有辦法,只能這樣的意思。另一個意思是,沒有得到佛法,因為離廟離師父離法會太遠。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法。萬師兄,人越多越有道場,山越高越有道行,你沒聽說過?”
錢師兄這個回答就相當有藝術了。他說完這話,提著一個包,就往大殿方向走,還不忘回頭,給我們一個俏皮的笑臉,更酷了。
“錢師兄一臉忠厚的家伙,什么時候也會搞笑了?”萬師兄自言自語,其實也是故意說給我聽的。
“也許他說得對,我們明天參與的活動,或許是我們的道場。”
“算是個鍛煉吧。”萬師兄低頭思考,語速稍微慢了些。“其實,對小胡來說,這才是最需要的。”
“啥意思?”
“小胡從離家以來,就幾乎以個體來對抗社會,活在自己的內心里,這種封閉狀態,缺少與社會的交流與互動,這不是一個年輕人應該有的狀態。”
“也許他覺得,自己難以融入。”
“沒融入過,怎么知道不行呢?你我都是社會中滾出來的,有比較后,選擇不穩當。小胡在沒有參照物的條件下,一頭扎進學佛的道路,這是經不起考驗的,也是不負責任的。”
“你覺得他有可能嗎?”
我問這話不是沒有依據,按小胡的狀態,比他聰明的人少,況且,他不太愿意跟不太聰明的人講話,更何況是那些路人。他內心世界的沒有一個情感與社會的世界了,他活在回憶中,很難與外界有所交集,這種態度與背景,跟別人交流或者交往,稍有挫折,就會觸及他的敏感。
“當然,他原來在云居山時,只跟學佛的人偶爾說點話。現在到崇圣寺,可以跟我們說話了。何況,這幾天,我們三人一起,他說的話居然比平時一年說的話都多。這是一個漸次開放的過程,我對他這種趨勢有信心。更何況,對他的女鄰居,他已經從理智上進行了切割,當然感情的淡化,還需要時間。如此一來,這次集體活動,讓他更多地接觸社會人群,或許會讓他適應大眾,或許回歸社會呢?”
我笑到:“你是故意想斷掉一個學佛的種子嗎?”
“不”萬師兄嚴肅起來:“佛讓人圓滿美好,凈土也是讓人極樂,這才是正道。”
他這個思路的彎轉得有點大,類似于朦朧詩,當你似懂非懂時,詩人的詭計就成功了,你會以為,這是道好詩。但是,我不想問為什么,因為憑直覺,我也覺得小胡應該到社會上去,真理的智慧不是被困擾所逼迫的,而是真理本身的力量,大道光輝。
看慣了歷史的人,知道如何評價人的取舍。比如李自成造反,幾乎取得了全國政權,但還是失敗了。為什么中國歷代農民起義,幾乎都失敗了呢?因為他們起義的目的,只是為了吃飯,他們是逼上梁山的。
當梁山有酒有肉有自由時,好漢們的心思就無法拓展了。沿襲舊有的思路,有人就想著招安。沒有比較的心,就沒有選擇的智,沒有比較與選擇的智慧,就無法找出新的長久的大道來。
中國的革命,近百年來,幾乎把所有社會模式都試了一遍,最終選擇的結果,往往是比較與實踐得來的,最靠得住。
小胡的缺點,就是沒有比較。
“想什么呢?你是想讓我倆多給小胡制造機會?”
萬師兄低聲問到,有點不懷好意的狀態。
“我還沒想到那里去,我只是想,這也是我們自己的道場,我們共同努力吧。”
“怎么凈往自己身上扯?”
“我們解決問題了嗎?”
這一句反問,把我跟萬師兄都愣住了。其實,我們是抱著解決問題的目的而來,但是,我們都沒有解決自己的問題。對于萬師兄來說,他要解決終極哲學的框架問題,必須深入了解佛法。因為據說佛法已經通達了這個問題,他自身沒有得到體驗。那智慧的光芒與無所不包的哲學境界,他沒有看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东县|
新营市|
广东省|
鞍山市|
东乡族自治县|
隆尧县|
正安县|
萍乡市|
巴青县|
芜湖县|
阿克苏市|
宝丰县|
前郭尔|
广饶县|
清涧县|
昭苏县|
武夷山市|
白沙|
麦盖提县|
泰顺县|
攀枝花市|
博客|
通州市|
湖南省|
修文县|
平果县|
江孜县|
海原县|
多伦县|
无棣县|
石狮市|
津市市|
武冈市|
兴山县|
辉县市|
苏尼特左旗|
朔州市|
彰化市|
东兰县|
日照市|
通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