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八十四章 天才不幸福-《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3/3)頁

    由此,心理學家又提出了金錢的“藥物理論”。自然界中有一些特殊的化學物質,像酒精、尼古丁、咖啡因、可卡因、嗎啡等。這些化學物質會使人類的中樞神經系統產生特殊的反應,強有力地驅動人們對它們的渴望。雖然它們本身不具有任何生物學意義上的重要性,但是,它們在神經、心理、行為上產生的效應和那些具有生物學意義的刺激一樣,因此讓人欲罷不能。心理學家認為,金錢就和這些藥物一樣。從這個角度上說,追求金錢不再是獲取其他物質的手段,追求金錢本身就是目的。

    一些實驗證據表明,金錢對于我們的意義可能遠不止它可以買到的東西。美國國家健康研究中心的研究者使用腦成像技術發現,當金錢獎勵增加時,人們大腦中的多巴胺回路被激活。多巴胺回路是大腦的獎賞中心,當我們陷入愛河的時候,或者當我們看到自己孩子的臉蛋的時候,多巴胺回路同樣會被激活。也就是說,金錢給我們的激勵作用不亞于親情和愛情。

    對金錢的還被附著在其他一些更原始的上,比如食物。法國研究者的一些研究表明,在餓著肚子的時候,人們更不愿意捐錢;當吃飽了之后,人們就比較樂善好施。他們還發現,如果用一些方法來激發人對金錢的,人的胃口會變得好起來。也就是說,雖然金錢的歷史很短暫,但是,我們的大腦已經會用加工食物概念的神經回路來加工跟金錢有關的概念。

    金錢還與處理人際關系的神經通路相聯系。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心理學家展開了一系列有趣的實驗。他們讓大學生志愿者完成一項任務,將一些單詞重排以構成特定要求的語句。一組大學生見到的單詞與金錢完全無關,如桌子、寒冷、戶外;而另外一組大學生見到的則是與金錢相關的單詞,如薪水、成本、花銷。之后,研究者創造一些情境來考察這些大學生是否愿意幫助他人,以及能否在完不成任務的時候向他人求助。結果,剛看過了跟金錢相關的詞語的那些大學生表現得更冷漠。他們更不愿意幫助人,在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也更不愿意向別人求助。也就是說,金錢會使人更加獨立自主,與此同時,金錢會加劇人際間的疏離,讓我們變得像生活在孤島上。

    如果金錢能像嗎啡一樣啟動人腦中的多巴胺回路,它是否也像嗎啡一樣能緩解人們的疼痛呢?也許這并不是異想天開。對疼痛的意識會引發人們不安、被排斥、缺乏自尊、貧窮和饑餓的感覺。而這些由疼痛誘發的感覺又以某些方式與對金錢的渴望相聯系,比如,那些缺乏安全感的人會更加在意錢財。

    來自中山大學社會心理實驗室的一系列實驗表明,不論是社會性疼痛(被拒絕)還是身體上的疼痛,都會使人們在游戲中減少將金錢作為禮物贈送的意愿。這樣的發現跟其他心理學家的一些發現不謀而合。例如,幼年生長在貧窮、不安全的環境下的孩子長大了之后會變得更加物質主義,對金錢特別看重。

    另一方面,金錢本身也有緩解疼痛的功效。在中山大學的實驗室里,我們做了一系列實驗來驗證這個假說。在其中一個實驗里,志愿者被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數80張100元的人民幣,另一組數相同數量相同大小的白紙。隨后,志愿者將手置入50攝氏度的熱水中。我們發現,數錢的志愿者比數紙的志愿者報告疼痛感的要少。

    金錢不僅可以緩解人們的生理疼痛,還可以緩解其他痛苦,比如遭受他人拒絕或者排斥的痛苦。在一個實驗中,志愿者跟上面一樣被分成數錢和數紙兩組,之后他們參與一個電腦游戲。這是三人拋球游戲,志愿者以為自己跟其他兩位真人在玩拋球,但事實上,該游戲是實驗者事先設定好的程序。一段時間后,其他兩個人停止把球拋向志愿者,志愿者只好在旁邊看著別人玩而自己沒辦法參與。這個體驗大概我們每個人童年都有過,設計這樣的情境,目的是誘發志愿者被社會排斥的感覺。結果表明,數錢的志愿者相比數紙的志愿者在遭受社會排斥后更不容易感覺情緒低落。

    金錢像工具一樣有用,像食物一樣可口,像藥物一樣為我們鎮痛,那么,它能為我們買來幸福嗎?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者發現,收入高于一般水平的人相對更滿意自己的生活。但是,收入對生活滿意度的積極影響是短暫的。因為收入高的人放棄了更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間。還有一些研究者研究了那些中了巨額彩票的幸運兒。結果發現,這些幸運兒剛開始喜不自勝,但是,這種幸福感很快就消失了。一段時間之后,他們的幸福指數并不比普通人高。

    為什么金錢帶來的快樂如此短暫呢?因為金錢是一種非常容易適應的刺激。就像嗅覺刺激一樣,久處芝蘭之室而不覺其香。金錢的刺激也是如此。百萬富翁以為自己變成億萬富翁之后就會很幸福。但是,即使他成了億萬富翁,不久之后,當他適應了新的財富數額,幸福水平還是不可避免地回落到從前。

    雖然賺錢不能讓你恒久快樂,花錢卻能讓你更快樂,前提是你大方地在別人身上花錢。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與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的研究者調查了600多名美國人的收入與支出狀況及其幸福感指數。結果發現,人們每月花在自己身上的錢數與幸福感毫無關聯,但是,花在別人身上的錢數卻能顯著地影響幸福感;而且在別人身上花得越多,幸福感就越高。

    跟前面提到過的研究結合起來,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金錢會讓人變得更加容易孤立自己,更不愿意發展社會關系。但是,如果你能夠跳脫這個魔咒,合理利用金錢來維護自己的社會關系,比如,為他人花錢的話,那么你就能獲得空前的幸福感。

    當飯菜吃得差不多的時候,我覺得,我應該說出點綱領性的東西,來回報這頓美好的午餐:“如果要極度的快樂,就中彩票。但如果要快樂長久,就得想好如何更好地花錢?!?

    萬老師補刀:“莊老師,你怕是要搶我飯碗吧?你該去教哲學的。”

    我確實在搶他的飯碗,因為今天我負責洗碗。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州县| 澎湖县| 论坛| 麻城市| 东港市| 汽车| 桃源县| 台州市| 临猗县| 临桂县| 和硕县| 荔浦县| 汾阳市| 深泽县| 芦溪县| 南雄市| 两当县| 栖霞市| 五台县| 上杭县| 沁阳市| 大足县| 宾川县| 洱源县| 申扎县| 仁布县| 壶关县| 隆化县| 阿瓦提县| 建昌县| 鄱阳县| 南靖县| 浮梁县| 会理县| 蒙自县| 湘潭县| 博爱县| 浦东新区| 黄大仙区| 萨迦县| 衡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