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九十一章 為什么安心-《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2/3)頁

    她說的這些,信息量太大,我一時消化不了。

    “哥,你總是企圖在理論上找到理解的竅門,你這是懶漢的心態。如果要體會,進入才行。現在也許你沒這方面的因緣,但今后如果因緣到了,你才知道,這些道理,根本用不著去學習的,你會自然碰到,它就在那里,從沒改變過。”

    怪不得,我以前看禪宗公案時,總看到這樣一句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過來人才有真實語,況且,妍子還沒有過來,所以,我也不好更多地問她了。

    我既不能以她為師來學習,因為她說她的本領不夠。我也不能自己離家,尋找所謂的法門。我現在最需要的是,穩往這個家庭,以待時機的變化。妍子不是說過嗎,變化是一直發生的,我期待那個希望。

    “哥,你做你喜歡的事,我做我喜歡的事,好不好?”

    這是妍子對我們生活的基本要求。除了她,我能喜歡什么呢?平時的事務忙完后,我又恢復到喝茶看書的習慣了,這估計是我最安心的狀態。

    最近看書有所側重,也是受妍子的影響,看時,我發現,以自己的能力,根本無法深入。比如,我最熟悉最喜歡的玄奘大師,他寫的《八識規矩頌》,讓我看得一頭霧水,找了好多參考書,才發現,他的每一句話里,包含了大量的專有名詞,每一個專有名詞中,都涉及相應的解釋,解釋中也引用著大量的經論。

    這才知道,什么叫學問,什么叫專業,什么叫業余。我這個業余看書的人,根本無法進入專業的層次里面。還是老實些,一句話一句話地看,找離自己最近的東西看。

    看了看南懷瑾的書,是關于佛教的一些論,沒太得要領,只是知道了一些佛教的常識,這也不是入門的辦法。

    那就從最有緣分的經典看起吧,最短的《心經》,只有幾百個字,應該可以了解大概了吧。

    “觀自在菩薩”,就第一句,我買了好幾個版本的參考書,對這第一句五個字的解釋,就讓我感嘆,佛教學問的廣大。

    觀自在菩薩,是一個菩薩的名號,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觀音菩薩。為什么叫觀音,此時又為什么叫觀自在?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里面學問可大了。

    首先說觀音,這個句號緣由,從《愣嚴經》上可以看出來,他的法門,就是從觀察了解聲音的本源悟道的。經上寫了二十幾位菩薩悟道的路徑,觀音菩薩是我們最熟悉的。

    為什么不叫聽音叫觀音,這也有名堂。他是從聽音開始的,聲音從哪里來,為什么我能夠聽到,這種思路是從里到外的發散思維。如果倒過來,“入流忘所”地思維,會體味到“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的境界,觀音是觀察思維聲音的本質,所以叫觀音。

    當然,這些理解只是從書本到書本,加上我的一些妄加猜測,根本不可能作為真相的。

    此時,在《心經》中,為什么叫觀自在?觀,是什么?是用眼睛?用耳朵?用意識?觀到了什么?觀到了心?觀到了能、所?什么叫自在?觀到了自在是何種體驗?真正的自在存在嗎?

    這些都是大問題,光憑思維無法解釋。

    “行般若波羅蜜多深時,照見五蘊皆空”。行**深時,是指的時間,還是指的一個狀態?用什么行,行到哪里?有多么深?深入何方?這又是一連串問題。

    好了,后來,又產生一個“照”字。以前,在跟文大姐他們學打坐時,他們說過,禪宗打七里,有一個“觀照”的法門。我原來以為觀照是一個意思,好比文字一樣,是一個詞。從這里看來,觀是觀,照是照,意義是有區別的。

    那么什么是觀?什么是照?我根本不知道。對于一個還在母親腹中的胎兒來說,什么是走、什么是跑,完全沒有概念的。我現在,就是這種階段。

    “五蘊皆空”,五蘊我知道,書面解釋是:色、想、受、行、識,是產生人體思想感情的五種因素吧,反正,我也只能理解到這種程度。皆空,這個空是沒了嗎?或者說是現象空,本質空。還是說它們都處于變化的階段中,沒有固定的形態和性質?

    按妍子的方法,她念經不像我這樣看經,她只是一句一句認真地念,從未想里面的意思。

    我問她:“你這樣隨口念,不考慮它的意義嗎?”

    “能想清楚嗎?哥,你比我聰明,你讀懂了嗎?我師父教我,這經不懂時,只是念,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況且,如果行得到,就會想得到。沒行到,空想,是容易犯錯的。”

    對,她的話有點道理,我現在有念經的能力,但遠遠沒有讀懂的能力。行到,就讀得懂,這也不失為一種在實踐中學習的好辦法。

    我想起前段時間讀的一段歷史,是講歷史上禪宗大師永嘉和尚的話:“入海算沙有何益”。以他這樣的大師,學問不知道比我高到哪里去了,聰明不知道超過我多少倍。他能夠有能力算沙,都放棄了。我連算沙的能力都沒有,還在這自不量力地學習理解經典,真是有點螳臂擋車的狂妄了。

    我能夠讀懂什么呢?經、律、論,可能性都不大,我是門外漢,根本沒有深入的路徑。看看文人們寫的東西吧,也許我還能夠在外圍看看熱鬧。

    妍子提醒了我:“你可以看看六祖《壇經》,你如果喜歡看書的話,雖然不能全懂,知道些故事,也好。”

    嗨,妍子,不愧是最了解我的人,她的入手處。《壇經》是漢傳佛教中,唯一不是佛祖親口所傳的能夠被稱為《經》的書。我了解一部分中國文化史,知道,六祖在中國佛教界的意義,知道他在中國文化和宗教史上的意義。

    這是一個開天辟地的人物,偉大的文盲,偉大的宗教家。他的故事激勵著近千年來,一輩輩追求真理的人。佛教的中國化,與他關系巨大;佛教的普及化,與他關系巨大;佛教在中國,真正成為第一大宗教,并且千年不衰,與他關系巨大。

    他的故事雖然我聽說過一些,但是當第一次拿起這本書,認真閱讀的時候,還是受到了莫名的震撼。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集县| 长汀县| 阿克陶县| 靖宇县| 西丰县| 牡丹江市| 克拉玛依市| 奉贤区| 旬阳县| 邓州市| 鄂温| 枝江市| 阳城县| 长汀县| 滁州市| 钟山县| 博白县| 芷江| 临泉县| 芜湖县| 新郑市| 盐津县| 康马县| 武威市| 巴马| 宜宾市| 绥芬河市| 金山区| 东台市| 新民市| 阿巴嘎旗| 霸州市| 二连浩特市| 苏州市| 密云县| 乌鲁木齐县| 高雄县| 蒙山县| 洮南市| 阳东县| 南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