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為什么安心-《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3/3)頁
我完整地看完了他的經典,對故事可以說是了然于胸了。這本書仿佛是他的自傳,從經歷到體驗到修行,語句淺顯直白,仿佛一個老頭在拉家常,一舉把高大上的理論,融入到真實的故事和明白的道理之中??梢赃@樣說,這是一本連文盲都聽得懂的書,因為六祖本人就不會寫字。但這是一本連最高深的學者都無法全部理解的書,因為他描述了一個偉大宗教成就者,出世作佛的高峰。
可以說,如果沒有這本書,佛教的傳播總是小眾的,大部分老百姓無法理解和實踐。有了這本書,如來禪變成了祖師禪,高端的教義變成了大眾的實踐了。
前蘇聯一個著名的武器設計大師曾說過一句話:把簡單的事情變復雜容易,最難的是,把復雜的事情變簡單。
六祖就是這樣一個人,把最復雜的學問,描述得如此簡單。他真正說明了一件事: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并且,他用自身的經歷,告訴了真實的路徑。
正因為這本書如此偉大,所以,圍繞它所解釋、爭論的話題,在中國文化史上,真是浩如煙海。
比如,那兩首詩。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這是六祖的師兄寫的,這位師兄也是位了不起的天才,曾當過武則天的國師。從這位師兄后來在玉泉寺弘法到圓寂的經歷來看,他也是位大成就者。怪不得,這首詩一出來,就得到僧眾的一致贊許。
如何解釋這首詩,大概爭論很多。我找了一些參考書目和一些學問家的爭論,大致上有了一個認識。這首詩寫的是一種狀態,也是就作者當時佛學修行時所處的階段。這是一個冷靜觀照的階段(當然,觀、照是什么,我至今也沒明白),長期保持清醒冷靜的狀態,如果鏡子一般,照耀整個大千世界。鏡子本身并不發光,只要沒有污染,它就能夠照出世界的真相。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境界,世界變化的真相,清晰地看到,這就如上帝之眼,或者按今天高空攝影的術語叫上帝視角,來觀察這個世界,基本上達到了神的地步了。
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作者此時已經心若止水,以不動應對流動的茫茫大千。從宏觀上說,衛星只能看見地球,太空探測器只能探測有限的空間。從微觀上說,顯微鏡只能看見原子分子的運動,腦電波只能測得腦部電脈沖的變化。但對于他來說,他能看見世間的一切,宇宙中所有的時間和空間,內心中一切眾生的思想情感。
但是,這樣高妙的境界,還是敗給了六祖的詩。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有人說,如果師兄寫的是有,那么六祖寫的是空。本來無一物,不就是空嘛。也許這樣理解有它的道理,但具體如何深入地體味空,我不知道。為什么空比有高明,我也不知道。或者,有人說,六祖此時已經超越了空與有,更高明。
空與有、動與靜、愛與恨、長與短,都是相對的,比較后的產物。如果從本體論上說,沒有空,就沒有有。有了空,就有了有。凡是一存在是以另一方為前提的,那么就不是絕對真理,是相對的。
只要是相對的,就沒有達到佛的境界。悟道之路,究竟通向何方?或者根本沒有方向?這把我搞糊涂了。
更有人說,其實六祖此時不沒徹底悟道,因為,半夜三更時,五祖讓他到房間去,跟他詳細講解那一句著名的話,他才真正大徹大悟的。
這句話來自于《金剛經》,是六祖當初發心出家的由頭,也是他學成歸來的收獲。這句話曾經讓六祖六神無主,后來又讓他成人天師表。
這是一句讓他當場愣的話,在他第一次聽到時,他還是個農村的打柴少年,一個不識字的人。在他最后一次聆聽師父教誨時還是這句話,他打破漆桶,豁然開朗,躍升于天地之外的自由境界。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不太好理解,依據大量書籍的解釋,大概是這樣的。無所住,是空的意思,生其心,是有的意思。說明,佛教中,有心,但也無所住。在無所住的狀態下產生的心,才是真心。
當然,附會圣意是不對的。這只是文人們的解釋,對于我來說,根本摸不著邊。
看到后面,終于發現了我最熟悉的典故了。六祖出山后,云游到一座寺前,看見兩個小和尚在爭執。他們看著廟前的桅桿上的幡,被風吹得飄了起來。
兩個人就爭執起來,一個說是“風動”,一個說是“幡動”,六祖過來時,對他們指出:既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心動。
我當然不能理解六祖為什么這樣說。我也不知道,這個心動是從認識論上說的,還是從本體論上說的,抑或干脆只是一個方法論。但我憑感覺,認為,這不是六祖辯論機巧的展現,更有可能的是,這句話包含了一個巨大的真理。
一個出語不凡的破落僧人,讓兩位小和尚吃了一驚。他們不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只好跑回廟內,報告給方丈大和尚。大和尚當然是內行,一聽這話,知道,若不是逛語,肯定是高手了。
相見后,當六祖拿出五祖所傳衣缽時,才知道,傳說中的得法者出來了,當即拜倒,請六祖上座。至此,六祖正式開始了他的傳法這之路,改變了中國佛教的現狀,開創了嶄新的教法。
而今天,六祖的肉身仍然在佛堂之上,他的面貌如此親切樸實,如同一個老農民,仍然在跟眾生拉家常。如同他在書中所說,一切簡單的道理和實踐,都是成就人生的途徑。
我知道,他的心是不動的,一千多年了,他坐在那里,肉身儼然,而我們這些面對他的一代代人,內心該起著多大的波瀾?
心動。我們整天都在心動,不僅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和人,看到不喜歡的,也在動。不是愛恨,就是喜厭。當我們喪失感情沖動時,是不是就沒有感覺了呢?
應當有,我看妍子下座后,就立即恢復了正常女孩該有的表現。比如,她與小虎子玩的時候,心動還是未動?
也許心在動,不過她心安。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塔河县|
大洼县|
长葛市|
江西省|
孝义市|
大英县|
乡城县|
南陵县|
论坛|
商河县|
灵丘县|
栾川县|
扎囊县|
屯留县|
泰顺县|
翁源县|
马龙县|
玉树县|
昔阳县|
玛纳斯县|
诏安县|
蒙山县|
阿拉善盟|
武宁县|
岱山县|
阿瓦提县|
江华|
石嘴山市|
区。|
金塔县|
纳雍县|
深圳市|
兰溪市|
石屏县|
资溪县|
大同县|
淮阳县|
宁强县|
沙洋县|
高雄县|
怀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