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八十章 消失的文明-《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3/3)頁

    農業文化是慢節奏的,是敬畏天地的。因為農業耕作的季節性特征,農閑與農忙如此規律,所以農民生活和思想的節奏是固定的,所以產生了對時間的崇拜,周易算命時,用年月日時起卦,就成了主流。農業嚴重依賴土地的條件,土地的方位決定了是否向陽、決定了干濕程度、決定了肥力的大小、決定了干旱和洪澇,所以方位在算命中最為重要。五行中土居中央,因為沒有土地,就不會有一切生命的產生,就不會有人。這也許是中國文化的根基吧:土地崇拜。

    當然還有天,它決定著氣候。但是,它離我們太遠,我們通常敬而遠之。我們不太信神,而神代表著天,但它太遠。中華文明很早就把神靈崇拜轉化為祖先崇拜了,為什么?也許是這個原因:祖先用時間和經歷證明了腳下的土地,是可以養育后人的。在中國詩經中,有很多最嚴肅的篇章,叫“雅”,記錄了王室祖先們不斷遷移的過程,找到今天這塊土地,是祖先奔走的結果,也奠定了王族生存發展壯大的基礎,所以,我們的一切,來自于祖先的選擇,祖先就是我們的神。

    那些對我們生產生活方式發生過重大影響的祖先,我們幾乎把他們當成神來崇拜,這在孔子對易經的傳中,表現得極為明顯。比如發明車子的黃帝,叫軒轅氏,發明農業和中草藥的炎帝,叫神農氏。我們被稱為炎黃子孫。伏羲畫卦,被稱為八卦的創始人,他是更早的祖先了,有人甚至傳說他與傳說中的女媧,是我們共同的父母。女媧估計是母系氏族的記憶,當到了父系氏族時,伏羲出現了,他通過對八卦的研究,發明了魚網、狩獵時的陷井。根據人類學的結論:漁業和狩獵比農業更早,所以,在中國的傳說中,伏羲比炎黃更早,這是一致的。

    人類最早的歷史,存留在傳說中,吟唱在祭師的歌謠里。

    聽說苗族也有自己的史詩歌謠,記述了遠古祖先遷徙和斗爭的歷史。苗族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華夏有文字記載以來,苗族就是一個巨大的存在了。在與漢族的反復斗爭中,不斷遷徙,但他們的歷史留存在了歌謠中,至今,苗族史詩般的歌謠還在傳唱,顯示出頑強的文化生命。我想除了這個民族人口眾多以外,還與它的傳唱方式有關。它的史詩不是祭師壟斷的,它的傳唱普及到了平民。

    今天的中國在奔跑,巨大的經濟誘惑和迅速追趕工業浪潮的迫切愿望,促使每一個中國人都迫不及待地投身到拋棄農業文明的進程中。比如我的老家,僅僅二十幾年,那么熱鬧的山村,那么傳統的耕作,現在到了幾乎消失無人的地步。

    有文人在感嘆鄉愁的逝去,并在媒體上疾呼要保留農村的田園牧歌。放屁!像我們這樣貧困的農民,哪有什么鄉愁,我們只有城愁。

    當年我在鄉鎮街上讀書時,都不好意思報出自己村里的名字,因為太窮了,出生地簡直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恥辱,貧窮讓我們自卑,鄉村讓我們抬不起頭。

    那些最能干的最值得在農村驕傲的農民,比如我舅舅,他們義無反顧地拋棄了莊稼,來到鎮上買房。如果他們還有鄉愁的話,只剩下我外公外婆的墳地了,他們回憶的童年,少有幸福,更多苦難。

    城里人念叨的鄉愁,幾乎都是吃飽了撐的。

    當一塊土地,不能給你起碼的體面和安全感時,你的回憶只能是充滿苦澀。

    我舅舅還曾經給我講過他們村里的故事。原來的齊廠長,算起來與我外公他們還是一個宗族的人,在縣印刷廠當廠長,是村里走出去的最大的人物了。他退休前就謀劃回村,將自己老家的房子修得像個莊園,他的夢想就是當個地主,接受農民的膜拜。

    結果,等他退休回鄉時,錢倒是掙了些,房子也很漂亮,應該具備了所有地主的氣質,但是沒有膜拜了,因為,那片土地上,已經沒有了農民。沒有農民膜拜的地主,還叫地主嗎?他只在鄉下呆了半年,就又回到了縣城。老家有人到縣城去探望他,問他為什么不在老家住,他說到:“一天把田坎轉遍了,找不到一個說話的人,你怕不怕,你慌不慌?”

    沒人氣的地方就沒有社會。

    就算現在還在老家住的表叔和表嬸,他們好歹還算夫妻和睦,互相為伴,要不然,在農村,也是呆不住的。

    當商業化和工業化到來,甚至邁入信息化時代,農村還在,但已經空心化了。農業不掙錢,對于農民來說,沒土地不可怕,沒錢,根本不行。

    從小,我就對城里人有天然的敬畏,因為他們天生比我們條件好。今天,隨著打工潮的到來,農民進城打工經商,他們擁有了與城里人一樣的條件和體面,也許他們的子女出生在城市,就沒有我們當年的自卑和寒酸了。這是巨大的進步,農民重新贏得了尊嚴。

    也許有一天,很多文明將消失,成為博物館或旅游地的展品。但是,中華文明最重要的特征卻將永遠保留:漢字以及附著在漢字上的大量的經典。這些經典中都留下了最重要的基因:敬畏天地、尊重祖先。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在麗江的行程也即將結束,因為,春節即將到來,按中國傳統文化,這是要回家團聚的。

    這幾天,我們在打坐時格外認真,尤其是妍子,對自己打坐時遇到的所有情況,都事無巨細地找文大姐追問。她甚至表現出了對佛教的崇拜:“大姐,如何拜師呢?”

    學習佛教,這也是文明的傳承。

    我突然意識到,如果把佛教當作一種文明的話,它已經有兩三千年的歷史了。至今,社會形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它不僅沒有消失,反而迎來的空前的興盛。如果橫向比較的話,在所有古老的宗教中,就興盛發展的狀況而言,佛教,恐怕是最為古老的了。

    是什么原因,讓它抵抗了時光的流逝、世事的變遷呢?這突破了我的常識,我不知道原因。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定县| 安达市| 垦利县| 阿瓦提县| 且末县| 汕尾市| 安顺市| 绍兴县| 阿坝县| 平泉县| 武定县| 江城| 桓台县| 防城港市| 洛隆县| 保定市| 龙井市| 叙永县| 霍城县| 永德县| 岑巩县| 桑日县| 龙川县| 民县| 赣榆县| 彰武县| 安宁市| 徐闻县| 桐庐县| 沁水县| 和硕县| 湖口县| 泰来县| 仲巴县| 长丰县| 东城区| 丹巴县| 玉屏| 南丹县| 西城区| 新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