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消失的文明-《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1/3)頁
“快看,她們過來了。”
一隊納西族婦女走過,她們猶如一道奇異的風景,與被游客包圍和店鋪喧雜的背景,顯得極不協調。我們來到納西人世代居住的地方,看到的大多數是漢族內地人。
我和妍子走在麗江古城的時候,被其嚴重商業化的氣氛所震撼,在這個所謂的古城中,幾乎沒有幾家是真正土著:納西族人。所有沿街門面都是漢族人經營,所有熱鬧的娛樂場所,都是內地人當老板。甚至,在服務員中,都找不到納西人。
強大的商業文化,占領著中國任何可以賺錢的地方,而保留著傳統和土著文化的,只有可能殘留在最偏僻的鄉村。
我搖搖頭,說到:“沒有什么傳統可以輕易留下,在商業面前,所有傳統都只剩下掙扎。”
妍子倒比我開通:“哥,你詩人的毛病又來了。在美國,土著是印弟安人,他們在哪里了呢?現在只有博物館和僅有的幾個村落,他們像大熊貓一樣被展覽,他們的傳統,根本沒有機會生存。”
我當然明白自己是多愁善感,但我也更加懷念那些消失的文明。上世紀初,一個外國人來到麗江,發現了這個近似于封閉的保存完整的古老文明,并寫出游記,傳播到西方,再由西方傳遞到中國,在八十年代后,引起了中國人的注意。于是,兩個吸引眼球的特點,就在中國人心中產生了。第一,這是一個外國人喜歡的地方。當時,甚至到今天,許多國人都有這個習慣,只要外國人喜歡的地方,就一定是好地方。何況這個地方就在中國,為什么不去一去呢?旅游火起來了。第二,這是一個封閉完整的少數民族的文明,究竟有多封閉呢?反正,要不是麗江出名,絕大部分中國人都不知道還有納西這個民族。況且,大漢族的高傲,總是帶著獵奇和高高在上的視角來看待少數民族文化的,新鮮且帶有古老的印記、鄙視且滿足文明的虛榮心,這是許多內地來的游客的心態。但他們來了,在這古城中,又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與他們一樣的漢族人。
早期來的漢族生意人,是人生贏家。他們從商業的起點進入,迅速抵達了上升期,有人在高峰時及時拋售了,有人還在做老店子,總之,第一批來的都賺了錢。
我不是來尋求外遇的,麗江古城的夜店與我無關。我和妍子經常到遠一些的,沒有公路的農村。我是為了尋找文化的印記,妍子是為了尋找我那夢里在今天的留存。
在一個江邊峭壁的村口,有一個新近搭建的木棚,上面有人在作畫,側邊搭著一個梯子。納西族的梯子基本都是獨木梯,就是在一根木頭上砍出蹬級,雖然比較重,但是牢固且使用壽命長。在征得樓上人同意后,我和妍子上去了。我們看見他正在一個長長的布幅上畫畫,已經畫了十幾米長了,如連環畫一般,他正在給它們上色。我與他進行了交談。
當地人說漢語,除了口音和俗語的區別外,大致上發聲語調與四川話差不多。千年來,西南地區,都使用一套官話體系,以四川話為標準音,在漢語言學上,四川話也屬于北方官話體系。所以,我與他交談中,在雙方放慢語速的情況下,是基本聽得懂的。
“你在畫什么呢?”
“我在畫諸神圖。”
“這是哪個教派的神呢?”
“就是我們納西族祖先傳說下來的神。”
“那你這一個個組成的畫面,這么多神,都有故事嗎?都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呢?”
“每一個神都有名字,都有故事,從第一張起,到今天我畫的這里,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如果按我們老祭師傳說下來,我們的神,我才畫了三分之一,要畫完,起碼還得一年左右。”
“為什么要畫它呢?”
“我們祖先傳下來的東西,今天許多人都要忘光了,我想把它畫下來,保持我們民族的記憶。”
“也就是說,第一張是最早的神?”
“對”。
“你所說的老祭師在哪里?我可以去拜訪嗎?”
“我所說的這個老祭師已經去世了,他生前教給我這些故事,給了我一些經書,我覺得自己有義務把這些傳播下去,但沒人學。”
“你畫好后,準備在哪里展出或者教給大家呢?”
“州文化館要展出,展出后,我自己收藏,拿到村子里,教給有興趣的孩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浠水县|
白城市|
阳城县|
科尔|
西林县|
石棉县|
西林县|
临漳县|
江北区|
鸡西市|
车险|
长岛县|
阿拉善左旗|
靖江市|
连南|
布拖县|
繁昌县|
和静县|
兰溪市|
如东县|
赫章县|
务川|
孟连|
绥化市|
化州市|
阿荣旗|
襄城县|
连平县|
蒙山县|
红原县|
德昌县|
枣阳市|
浦北县|
洛阳市|
乐亭县|
宣化县|
兴隆县|
洛南县|
墨竹工卡县|
武定县|
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