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章 天干與地支-《中華萬年歷全書》


    第(2/3)頁

    干支紀月時,每個地支對應二十四節氣自某節氣(非中氣)至下次節氣,以交節時間決定起始的一個月期間,不是農歷某月初一至月底。許多歷書注明某農歷月對應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對應。若遇甲或己之年,正月大致為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大致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大致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大致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大致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如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年(公元53年)冬至月(大雪至小寒的月份,近似農歷十一月)就是“甲子月”。

    年上起月法,就是查每一年十二個月的每個月是什么名稱(干支)。

    一年中陰歷月的地支一字是固定的,即寅為正月,卯為二月.辰為三月,巳為四月,午為五月,未為六月,申為七月,酉為八月,戌為九月,亥為十月,子為十一月,丑為十二月。但月的天干一字卻不固定,須由該年所屬的天干推得。

    以下口訣是年上起月法的簡單記憶法,也稱“五虎遁”: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年戊為頭;

    丙辛之歲尋庚土,丁壬壬寅順水流;

    若問戊癸何處起,甲寅之上好追求。

    即若遇甲或己的,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為甲寅。正月的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順序推知。

    例如:1984年是甲子年,1989年是己巳年,其年干是甲和己,所以這兩年的正月都是“丙寅”月。

    年上起月表

    月年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

    正月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

    二月丁卯己卯辛卯癸卯乙卯

    三月戊辰庚辰壬辰甲辰丙辰

    四月己巳辛巳癸巳乙巳丁巳

    五月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

    六月辛未癸未乙未丁未己未

    七月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庚申

    八月癸酉乙酉丁酉己酉辛酉

    九月甲戌丙戌戊戌庚戌壬戌

    十月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

    冬月丙子戊子庚子壬子甲子

    臘月丁丑己丑辛丑癸丑乙丑

    干支紀日法

    干支紀日早在殷代就已經使用了,其順序到現在是否有無間斷或錯亂,尚需考證。但已確切知道以春秋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起,一直延續至今,中間從未間斷和錯亂過,已經有二千七百年的歷史,這是世界上最長的紀日法。欲求公歷某月某日的紀日干支很容易,因為公歷的歷月、歷年所包含的日期有一定規律,所以它的紀日干支也有一定規律,只要知道任何一天的紀日干支就行了。

    例如,1986年元旦是乙巳日,那么到6月22日,其間有172天,去掉60的倍數,尚余52天,查干支表,從乙巳往后數52,即是6月22日的紀日干支為丁酉日。現今紀日干支仍在使用著。

    干支紀時法

    干支紀時,60時辰合5日一個周期。子時分為0時到1時的早子時和23時到24時的晚子時,所以遇到甲或己之日,0時到1時是甲子時,但23時到24時是丙子時。晚子時又稱子夜或夜子。

    一天中時辰的地支一字也是確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時配十二地支,由夜間十一點至一點為子時,一點至三點為丑時,余照推。時的天干卻由該日所對應天干遁得,其歌訣如下:

    甲己還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

    即若該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時上配上甲為甲子,日是乙庚的,在子時上配上丙為丙子,丙辛日子時上配上戊為戊子,丁壬日為庚子,戊癸日為壬子。知道了子時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日上起時表

    時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

    子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

    丑乙丑丁丑己丑辛丑癸丑

    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

    卯丁卯己卯辛卯癸卯乙卯

    辰戊辰庚辰壬辰甲辰丙辰

    巳己巳辛巳癸巳乙巳丁巳

    午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

    未辛未癸未乙未丁未己未

    申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庚申

    酉癸酉乙酉丁酉己酉辛酉

    戌甲戌丙戌戊戌庚戌壬戌

    亥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

    干支紀法與陽歷的近似換算

    計算農歷年干支(每60年循環一次)

    方法一:年干支序數=(農歷年數-3)÷60后的余數

    方法二:年干數=(農歷年數-3)÷10后的余數(即取個位數,0作10即癸)

    年支數=(農歷年數-3)÷12的余數(0作12計即亥)

    例如:求農歷2009年的年干支

    方法一:(2009-3)÷12的余數為26,對照六十甲子表為“己丑”。

    方法二:(2009-3)÷10的余數為6,算出年天干為“己”;(2009-3)÷12的余數為2,算出年地支為“丑”,年干支合起來為“己丑”。

    計算農歷月干支(每5年循環一次)

    農歷月天干序數與年天干序數有關系,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乙或庚之年,正月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為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為甲寅;依次推之。

    方法一:月天干序數=(年天干序數×2+月數)÷10取余數

    因每年正月為寅,故從正月至十二月的地支依次為:

    月份十一月十二月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

    月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方法二:月地支序數=(月數+2)÷12取余數

    例如:計算2008年5月12日(農歷戊子年四月初八)的月干支

    方法一:月天干=(5×2+4)÷10得余數為4,即月天干為“丁”;

    方法二:月地支=(4+2)÷12得余數為6,即月地支為“巳”。

    求得月干支合為“丁巳”。

    計算日干支(每60天循環一次)

    日干支一般用公歷來算,主要是因為公歷的大、小月有規律,容易計算日數。

    方法一:查到各年的元旦日干支,再算出所求日距當年元旦的天數,利用天干和地支的循環規律來求。

    第一步:查出或算出當年的元旦干支。因為日干支每60天循環一次,公歷平年有365天,閏年有366天,故如果知道了某一年的元旦干支就可以推導出下一年元旦的干支:平年干支數加5,閏年加6。如求1980至2080年間元旦干支可用下列公式算出:

    (1)設(年數-1980)÷4的商為a,余數為b;

    (2)當b=0時,

    元旦天干數=((年數-1980)×5+a)÷10取余數;

    元旦地支數=((年數-1980)×5+a+10)÷12取余數;

    (3)當b≠0時,

    元旦天干序數=((年數-1980)×5+a+1)÷10取余數;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资县| 寿光市| 杂多县| 陇西县| 合作市| 元朗区| 肇东市| 饶阳县| 桂平市| 灌云县| 恩平市| 兴安盟| 桑植县| 柏乡县| 鄂伦春自治旗| 怀集县| 阿合奇县| 龙门县| 西青区| 铁岭市| 英德市| 都昌县| 名山县| 元谋县| 瑞丽市| 丹棱县| 屯昌县| 从化市| 高青县| 个旧市| 洛隆县| 从江县| 扶沟县| 海林市| 旬阳县| 新郑市| 六安市| 阿克陶县| 年辖:市辖区| 武汉市| 梅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