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和很多人一樣,你總是計劃得好好的,可是最終完成的卻沒有幾件。最后你還要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來為自己解釋。 “臨時有事,太忙了!” “我忘了!下次吧!” 于是,很自然的,你又重復著口頭演說,而最終毫無行動。因為在內心深處,你從來沒有意識到行動的重要性,所以你總是不愿意去行動。 人有兩種能力:思維能力和行動能力。很多人總是達不到自己的目標,往往不是因為思維能力,而是因為行動能力。 俄國著名劇作家克雷洛夫說:“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梁。” 只有行動才會產生結果。行動是成功的保證。任何偉大的目標、偉大的計劃,最終必然落實到行動上。 拿破侖說:“想得好是聰明,計劃得好更聰明,做得好是最聰明又最好。” 所以,不要只是憧憬,不要只是計劃,對于要做的事情,就應該積極地行動起來,行動才能使一切成為可能。 杰米是個很普通的年輕人,30多歲,有太太和小孩,收入并不多。他們全家住在一間小公寓里,夫婦兩人都渴望有一套自己的新房子。他們希望有較大的活動空間、比較干凈的環境、小孩有地方玩,同時也增添一份產業。 買房子的確很難,必須有錢支付分期付款的首付款才行。有一天,當他簽發下個月的房租支票時,突然很不耐煩,因為房租跟新房子每月的分期付款差不多。 杰米跟太太說:“下個禮拜我們去買一套新房子,你看怎樣?” “你怎么突然想到這個?開玩笑,我們哪有能力?可能連首付款都付不起!”他的太太非常懷疑他的話。 但是他已經下定決心:“跟我們一樣想買一套新房子的夫婦大約有幾十萬,其中只有一半能如愿以償,一定是什么事情才使他們打消這個念頭。我們一定要想辦法買一套房子。雖然我現在還不知道怎么湊錢,可是一定要想辦法。” 下個禮拜他們真的找到一套兩人都喜歡的房子,樸素大方又實用,首付款是1200美元。他知道無法從銀行借到這筆錢,因為這樣會妨害他的信用,使他無法獲得一項關于銷售款項的抵押借款。 可是皇天不負有心人,他突然有了一個靈感,為什么不直接找包銷商談,向他借私款呢?他真的這么去做了。包銷商起先很冷淡,由于杰米一再堅持,他終于同意了。他同意杰米把1200美元的借款按月償還100美元,利息另外計算。 現在他要做的是,每個月湊出100美元。夫婦兩個想盡辦法,一個月可以省下25美元,還有75美元要另外設法籌措。 這時杰米又想到另一個點子。第二天早上他直接跟老板解釋這件事,他的老板也很高興他要買房子了。 杰米說:“t先生(就是老板),你看,為了買房子,我每個月要多賺75元才行。我知道,當你認為我值得加薪時一定會加,可是我現在很想多賺一點錢。公司的某些事情可能在周末做更好,你能不能答應我在周末加班呢?有沒有這個可能呢?” 老板對于他的誠懇和雄心非常感動,真的找出許多事情讓他在周末工作10小時。杰米和他的家人也歡歡喜喜地搬進了新房子。 顯然,杰米能買到新房子,是他堅持行動的結果,行動讓他的想法有了實現的機會。 當列車呼嘯而過時,你一定覺得很壯觀,但倘若沒有行動的車輪,它又如何飛馳?生命也是如此,想讓生命的列車啟動,唯有行動!而行動無疑成了生命樂章中最動聽的音符。 147.選擇就在你自己的手里 智慧……健康……愉快的心境……很多人夢寐以求,而《最偉大的力量》則向你揭示實現夢想的奧秘,已經為你講過的是選擇就在你自己的手里。在大自然看來,每一個生命都是鮮活靈動的,不管是啼哭的嬰兒,還是搖晃著學走路的羊羔,或者是一棵美麗繁茂的樹,它們都恣意地生長著,它們都有自己的力量,它們都可以為自己作選擇,因為,選擇就在它們自己的手里。 可是,有人將這項權利拱手交給別人,于是這樣的情形司空見慣: “媽媽,我明天穿什么衣服?” “爸爸,你說我是學畫畫,還是學跳舞?” “你們幫我決定上哪個大學吧!” 這樣時間長了,你就很容易養成依賴別人的習慣,你變得懶于思考,也逐漸失去了選擇的愿望,選擇的能力更無從培養。 “我不知道該怎么選擇!” “我不敢去選擇!” “能不能不去選擇?” 選擇是艱難的,因此選擇就意味著要有取舍,而無論作什么選擇,都意味著要放棄其中之一,于是你退縮了。但你也許想不到,你很可能會變成一個懶惰的人,沒有主見,沒有勇氣,在遇到問題時,恐慌而不知所措,你的思考和行動能力也會逐漸喪失,于是,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你都變得被動起來。所以,每個人都要牢牢把握住自己的選擇權,這樣的人生才更完整。 選擇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僅要懂得為自己選擇,更要學會如何選擇。而訣竅就在于不要因他人的言論和判斷而束縛自己前進的步伐,任何時候,讓心做行動的向導,它會帶你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伊芙琳·格蘭妮是世界著名的打擊樂獨奏家,她曾說:“從一開始我就決定:一定不要讓其他人的觀點阻擋我成為一名音樂家的熱情。” 格蘭妮8歲時開始學習鋼琴,當日子如流水般滑過,徜徉在音樂世界中的她毫無倦怠,她的熱情與日俱增。然而,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她的聽力漸漸下降,醫生們斷定這是由于神經損傷造成的,而且這種損傷難以康復,并且還斷言到12歲時,她將徹底耳聾。雖然聽起來讓人震驚,但她仍然執著地愛著音樂。 她的理想是成為打擊樂獨奏家,而在當時并沒有這么一類音樂家。為了演奏,她學會了用不同的方法“聆聽”其他人演奏音樂。她只穿著長襪演奏,這樣她就能通過身體和想象感覺到每個音符的震動,她幾乎用她所有的感官來感受整個聲音世界。 她決心成為一名音樂家,于是她向倫敦著名的皇家音樂學院提出申請。她的演奏征服了所有的老師,最后,她打破了這個學校從來不收聾學生的傳統,順利入學,并在畢業時榮獲了學院的最高榮譽獎。 從那以后,她就致力于成為第一位專職的打擊樂獨奏家,并且為打擊樂獨奏譜寫和改編了很多樂章。 格蘭妮一直堅持自己的選擇,甚至是醫生的診斷也不能阻止她,她終于成功了,她成了世界上第一位專職的打擊樂獨奏家。她為自己的選擇而感到驕傲。 我們就像生活在一個網狀的世界里,每當遇到問題時,周圍便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眼睛,但不論是鼓勵關切的還是不屑質疑的,甚至是阻撓制止的,我們都應當明白,對于正確的選擇一定要堅持,而且要像格蘭妮一樣毫無畏懼。 148.喚醒內心的種子 在《最偉大的力量》這本書中,馬丁·科爾向我們揭示了一個真理,那就是每個人都有著巨大的力量,這就像是在每個人的身體里都潛伏著的一粒小種子,將來會長成巨人,爆發出驚人的力量。只是這粒種子隱匿在心靈深處,很多人并沒有發現它,也就無法澆花施肥、培育它長大。只有發現它并充分恰當地運用它,生活才能夠充滿歡樂,失敗也將變為一種幸運,膽怯才能夠轉變為自信,絕望的生活也會變得趣味盎然,人生才可以變成你喜歡的模樣。 可是,你一定不曾想到,這種偉大的力量有多少次被我們觸摸到了卻沒有被辨認出來?這種偉大的力量有多少次被我們握在手中卻又丟掉了?而原因僅僅是因為我們沒有認出它、沒有看到它能帶給我們的各種利益;沒看到它萬能的、可造就的影響。它就在我們眼前,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盡一切可能去認識它、去運用它。 這種偉大的力量到底是什么呢? 在告訴你這一答案之前,先給你講述一個發生在非洲的故事: 一位探險家來到非洲的荒野之中,他隨身帶去了一些小飾品,準備給當地土著居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