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四十四章 商稅改革(求訂閱)-《弘治大帝》


    第(1/3)頁

    最近京城突然刮起一陣對商人喊打喊殺之聲。弄得京城的商人是膽戰心驚,害怕風向有變,以前大著膽子穿起綾羅綢緞的商人又穿回了麻制布衣。

    這股風向很關感染到了京城的小商小販,頓時京城的街道變得有些蕭條了起來。

    對商人喊殺之聲最開始是從政務學院出來的,有政務學院的學員聲稱商人明著地位比農人地位要低下,實際卻和各地官員平起平坐,商人之家每每宴請,都是高朋滿足,往來無白丁。

    這實在是與太祖定立士農工商四個等級完全不符,而且商人大多都是豪奢之家,一場小小的;拍賣會商人隨隨便便就是幾十萬兩銀子,大明一年的商稅才兩百多萬兩,可見平日里商人有多奸猾,偷稅漏稅之事有多嚴重。

    政務學院的學員就此向朝廷諫言應該完全禁絕商業,若是不禁絕就應該給商人課以重稅。

    最終證實這些謠言并不是謠言,卻是是政務學院的學員通過通政司向皇帝遞了奏本。

    消息被證實之后,京城的商業徹底蕭條了起來,小商小販都開始變得稀少起來。

    此中唯有三個人最淡定,那便是和朱佑樘有一面之緣的兩淮鹽商劉安,晉商謝永,江南布商王信,他們知道自己是不會有事,因為他向皇帝交過保護費,可是拿了世卷的皇商。

    和他相熟的商人都露出羨慕之色,紛紛向他打聽著如何能接觸到宮內的貴人,此時的三人卻徹底拿橋。對于前來拜訪請教之人,含笑相迎,對于秘訣則閉口不言。

    與之相熟的是那個人雖然惱怒他們的見死不救,但也無可奈何,如今的三人已經今非昔比,背靠皇家,輕易得罪不起,于是雖然不忿他們的態度,卻有無可奈何。

    朝堂上則徹底坐不住了,特別是戶部尚書葉淇急忙向皇帝奏言道:“商業不應該禁絕,而是應該加以引導。若無商業,京城中的衣食住行都要斷絕,此乃書生之言,不可輕信。每年商稅銀有兩百多萬兩,若是無商稅,朝廷財政將陷入入不敷出之境界。”

    若是禁絕商業,最著急的還是戶部,大明的戶部一直是最難的部門,每年都是拆了東墻補西墻,勉強維持。所以但凡能增加稅收的事情,戶部都愿意努力一試。

    如今聽到竟然要禁絕商業,那還了得,那可是兩百多萬稅銀。作為大明的錢袋子自然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所以對于政務學院的上奏反應最激烈的就是他。

    “但是政務學院的奏言也不是無的放矢,想我大明商業并不比前宋差,為何商稅卻遠遠不如?”朱佑樘提出疑問,道。

    “這……商稅稅利乃太祖之時便定下來,若是貿然改革,有違祖制。”葉淇猶豫道。

    一聽到官員們動不動拿祖制說事朱佑樘就來氣,要是根據祖制來,朝堂上百分之八十的官員都得砍頭。

    太祖朱元璋還規定官員不能經商呢,環顧滿朝文武,但凡有些家資的官員不都得有幾家商鋪,而且這些商鋪還不納稅。

    而且太祖朱元璋完全不懂商業,大明的農稅差不多是什稅一,結果商稅卻是三什稅一,這豈不是本末倒置。

    還好這是在明中期,大明商人的地位遠沒有末期那么勢力龐大,此時進行調整,應該沒有想象的那般阻力巨大。

    “葉尚書,若是按照祖制,官員不得經商,我們大明如今有多少官員家里有商鋪?”朱佑樘質問道。

    “這……”葉淇被朱佑樘給問住了,其實葉淇也知道他那祖制說事根本站不住腳。

    如今大明朝堂上的官員家里有商鋪已經是普遍現象,若是要讓這些官員的商鋪交稅,他這個戶部尚書立馬會成為眾矢之的。

    葉淇這個戶部尚書不是不知道商稅大有可為,只是不敢為之,太得罪人。

    “啟稟皇上,若是因為財政稅收之原因起征商稅,臣以為大可不必,臣已經想到增加財政收入之辦法。”葉淇建言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田县| 突泉县| 涟源市| 鲁甸县| 华亭县| 禄丰县| 九江市| 绥德县| 郯城县| 高台县| 永泰县| 贺兰县| 宜昌市| 策勒县| 五常市| 灵武市| 苏尼特左旗| 尚志市| 广东省| 盐边县| 华亭县| 巴马| 长丰县| 永安市| 菏泽市| 城口县| 秦安县| 乌审旗| 上高县| 富民县| 铜梁县| 潜江市| 鲁甸县| 济源市| 清徐县| 通榆县| 棋牌| 深州市| 图木舒克市| 华蓥市| 章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