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賈詡的效率極高,八月初接受了張瑞饋贈的胡姬,八月中旬就提出了完整可行的通婚戰略。 可能與張瑞強硬的性格有關,哪怕大棒興國這個戰略很不正經,但賈詡提出的政策方針卻匡正嚴肅,沒有任何滑稽荒唐的地方。 關于婚配,在魏晉時代其實也非常注重。 后世有句流傳甚廣的話:“魏晉風骨今猶在,魏武遺風永流傳”。 就是因為在曹魏,連續曹操、曹丕兩代都非常關注人妻,曹操好人妻,曹丕征寡婦。 當時天下戰亂,人口稀少,婦女便成了重要的資源。曹丕曾下令,要求各郡征集寡婦,分派到婦女少的地區,婚配生育。各郡的太守們,為了在皇帝面前表現政績,就想盡量多地征集本地寡婦。有些寡婦已經再婚了,他們也要把人家拆散。一時間,婦女們背井離鄉,怨聲載道。 杜畿在河東,也必須遵守朝廷的法令,但他只征集那些真正的寡婦,所以每年都送得很少。后來,杜畿升官到朝廷,趙儼繼任河東太守,送的寡婦一下子就多了起來。 魏文帝曹丕責問杜畿:“前君所送何少,今何多也?” 杜畿正顏厲色回答道:“臣前所錄皆亡者妻,今儼送生人婦也。” 曹丕及左右大臣,皆顧而失色。 這種不正經的政令完全沒有出現在賈詡的方案當中,賈詡提議的主要方針是發中原強宗子弟,兼用文武。 “緣邊諸鎮,控攝長遠。昔年并置,地廣人稀。” “宜征發中原強宗子弟,或國之肺腑,寄以爪牙。充實邊鄙,戍守藩衛。” “國家以官婚賜之,使顯殊榮。以財帛賞之,使充盈倉廩。” “入仕次敘,有所恩厚。” “如此可文武兼用,靜境寧邊。” 奏折的內容簡短精煉,但每一句都切中要害,言之有物。 張瑞想讓胡、漢通婚,面臨的首要問題是,通婚的主體中,男性都是中原貧困百姓。 一家中兄弟數人,排行大的先結婚就榨干了一個家庭的積蓄。父母就沒有余錢再給后面的兒子營造新房,置辦彩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