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關東人口比例優于關西,無關乎政策問題。 完全是因為戰亂導致青壯人口銳減,留下了大量孤兒寡母。 安史之亂,河北打成了一片白地,當時河北人取五個妻子,都會被稱贊一聲大善人。因為娶這五名婦人,同時也意味著承擔了養活五六條性命的壓力。 歷經漢末,孟朝的河北保存還算完好。但河南就徹底被打爛,數千里范圍一片白地。 先有董卓,后有郭汜、李傕,之后更是出現了一個百萬規模屠殺的曹操。 這導致從豫州、到兗州、及至徐州,黃河以南各地都生機凋敝。比如東阿縣,一個縣境內人被吃光,后來只有寥寥幾百戶人家搬遷進去。 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家鄉的單身漢,想來這里闖蕩一番。 現實也饋賞了他們的勇氣,附近鄉里的青壯都在兗州內戰中死傷慘重,許多適齡女子根本找不到身體健全,適合婚嫁的對象。 在東阿縣境內,一男三女組成一個家庭的情況司空見慣。 在這種背景下,孟朝的文明推進,既缺財富,也缺人口,所以朝廷在詔書里公示天下,鼓勵民間從外部往中原輸送人口。 青壯投入工坊,規模龐大、價格低廉的勞動力,必然會推進工業的發展。尤其冶金行業,最需要這種勞力。 工業強國,說起來很高端很文明的樣子。 但拋棄一切花里胡哨,最終還是比拼鋼鐵的產能。 以鋼鐵的意志,實現我們的雄心就是人間真理。 毛熊蘇帝,其強大令整個世界戰栗,其文明具有什么獨一無二的優點嗎?并沒有,回想起毛熊,張瑞腦海中的印象就只有鋼鐵般堅硬的國家形象。 所以天朝也說,鋼產量就是工業時代的象征,是工業社會的糧食。 有了足夠的鋼鐵產能,在當今這個時代,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而輸入的人口中,婦人則關乎到張瑞的大棒興國戰略。 這個戰略說起來不太文雅,但確實就是張瑞最推崇的戰略之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