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價值觀的改變-《漢末之并州匪政》
第(1/3)頁
歷朝歷代都推行以孝治天下,然而最魔怔的無疑是晉朝。
以時間節點而算,晉朝和孟朝都是統一了漢末以來的分裂、混亂局面。
但晉朝得國的方式,只能讓人尷尬的捂臉。尷尬到,晉明帝聽完大臣王導講述晉朝得國詳細歷程,能尷尬的腳趾摳穿地板。把頭埋在床榻上,慚愧不已的問:“若如公言,晉祚復安得長遠。”
畢竟歷代殺皇帝的事并不少見,有用毒酒的,有用白綾的,也有用刀劍的,但像晉朝這樣臣子在公開場,當街弒君的,自開天辟地以來卻還是頭一遭。
這導致晉朝統治者自己也臉上掛不住,不論是以忠治國、以德治國、還是以義治國,都感覺像在扇司馬氏耳光。
再加上司馬懿當初指洛水而誓,以山川百神、明神上帝為鑒,保證曹爽投降,便既往不咎。結果滿朝大臣為其作擔保,勸降了曹爽。司馬懿卻事后翻臉,殺盡曹爽三族。
從此以后,諸夏兩千年歷史,再也不信山川鬼神、誓言盟約一類的東西。
在諸夏歷史上延用了三千年之久的最經典盟約誓詞“有渝此盟,明神上帝是討是督,山川百神是糾是殛,俾墜其師,無克祚國。于爾大神,其明鑒之”,從晉朝之后,再不復被任何人所信重。所有人看這句莊重的誓言,都像是一個笑話。
“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等一切美好品德,幾乎都跟晉朝司馬家沒什么關系。
為了洗刷當街弒君、謀朝篡逆、背信棄義、陰險狡詐等各種黑暗歷史,司馬氏就必須重鑄價值觀。
所以孝道被司馬家提高到了一個已經魔怔的高度。以圖用孝道,定義世間一切品德。極力淡化忠貞、信義等一切其他品德的意義。以引導百姓,不認為司馬家所作所為,是無數件道德敗壞的事情。
《二十四孝》中最魔怔、最不真實的幾個例子,都出現在晉朝時期。
但晉朝的這種作法,也導致了極為惡劣的后果。
晉朝極力淡化其他一切美好品德存在的意義,只追捧孝道。這就使為國家選士的九品中正制成為世家大族內部傳承的一個工具。
本來九品中正制就已經為世家大族披上了合法化外衣,還在整個社會大力提倡孝行,這在思想層面上,讓士族的權力得以固化。
在此后的幾百年中,士大夫群體中只有孝子,不見忠臣;家族的榮光,重于國家的興亡。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兴市|
海口市|
密山市|
唐山市|
哈密市|
化州市|
寻乌县|
紫阳县|
江西省|
鹤庆县|
武强县|
长顺县|
五大连池市|
新疆|
剑阁县|
温泉县|
将乐县|
资阳市|
和顺县|
西平县|
抚州市|
库伦旗|
兖州市|
介休市|
陆河县|
盘山县|
甘孜|
海盐县|
乐亭县|
古蔺县|
连城县|
和龙市|
五大连池市|
宁强县|
大田县|
仙居县|
太康县|
四平市|
离岛区|
长岛县|
礼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