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孟朝初建,萬象更新,說起來寥寥四個字,但要做的事情卻是方方面面。 除了兩京十二州統計田籍、戶籍之外,六部九卿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政令。 比如禮部。在張瑞還是督關中軍事的軍閥時,禮部的作用就是主持一下祭祀,推行一些典制。 可是當孟朝建立,禮部升為主管全國的部門之后。禮部的責任驟然大幅擴增。 從建康元年開始,禮部就著手制定《孟官儀》。 孔子云:“安上治民,莫善于禮;移風易俗,莫善于樂。”。 秦末劉邦取得天下建立漢朝之后,一群草莽英雄不知禮儀規矩,在皇帝劉邦面前殊為無禮。《史記·叔孫通傳》記載:“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高帝(劉邦)患之。” 于是使叔孫通博通古禮,為漢朝制定朝儀,諸侯群臣朝賀皇帝劉邦時,均須按照禮儀行事,否則必遭懲處。 孟朝群臣雖然不是草莽出身,但氣質是出了名的剽悍、剛烈。 此前無數豪族領袖都對此十分鄙夷,散官的暢銷,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那些豪族族長從心底里瞧不起崛起于孟縣的這個政權和這個政權中的文武,各族長紛紛買個高位散官,免得還要向孟縣官員行禮。 如今孟朝以絕對武力掃平了天下,武功赫赫,接下來自然就要開始著手文治禮儀,養威儀正氣。 《孟官儀》內容大體包括:孟官源流、職掌、爵秩、官佚;郊祀、封禪、上陵、籍田禮儀以及輿服、璽綬、刑制、軍事等。 雖然看起來有些細微、瑣碎,不足為道。但這卻有著極深的影響,這是舉國政治體制的確立。 在《孟官儀》的詳細確認下,孟朝正式確定,廢除天下各州殘留的察舉制遺風。 即便揚州、幽州、遼東、交州這種偏遠新附地區,也再不允許官員繼續舉薦官員。 科舉成為孟朝官員、胥吏唯一的出仕方式。科舉過線,成績合格便能擔任胥吏。成績名列前茅者可以為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