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相府,到了。 · “可已算得?” 當劉盈的身影出現在相府之外時,相府正堂之內,已是被數十位官吏,以及堆積如山的竹簡所堆滿。 幾乎每個人都是忙的頭都顧不上臺,一邊翻看著手中陳簡,一邊用算酬在地上測算著什么。 而這些個動輒六百石、千石的官吏所測得的內容,則都送到了端坐上首,同樣忙著計算的張蒼手中。 聽聞耳邊傳來蕭何這一聲稍待急迫的詢問,張蒼不由稍一抬頭,將手中毛筆放回案上。 “稟相公。” “尚未全畢?!? 稍一搖頭,張蒼旋即面帶欣喜的從木案前起身,對蕭何稍一拱手。 “然自蓮勺、三原等縣去歲,及漢元年,鄭國渠尚暢通時之農產對比所得,今歲渭北,當畝產四石不止!” “若果真可至四石,則國庫當多入農稅近三百萬石!” 說到這里,張蒼面上神情,甚至隱隱有些眉飛色舞起來。 “關中糧價,亦當自今歲之石錢五百錢,而跌至石不足千錢?!? “如此往復數歲,再于渭南之水利稍行疏通、修繕事,關中之糧價,或可跌破石五百錢。” “國庫所入之農稅,或可至歲二千五百萬石之多······” 聽聞張蒼這一番推算,縱是有心理準備,蕭何也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國庫歲入農稅,二千五百萬石?” 似是不敢置信的又呢喃一聲,待張蒼滿是嚴肅的一點頭,蕭何不由仍有些驚疑的出嘆一口氣。 “須知去歲,國庫入農稅,也才不過一千七百余萬石······” “只修一條鄭國渠,竟使國庫所入之農稅,頃刻而多近二成······” “果然!” “社稷,確當以農為本!” “待府庫豐盈,國之大政,亦當以水利為先!” 蕭何話音剛落,不待張蒼點頭符合,就聽堂外,傳來劉盈那稍有些沙啞的嗓音。 “蕭相此言,實老臣謀國之論!”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