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0122章 農之大,當以水利為先-《大漢第一太子》


    第(2/3)頁

    作為一貧如洗,空坐良田百畝的農民,關中絕大多數的百姓,都是基本沒有糧食儲存能力的。

    這就使得每年秋收之后,絕大多數百姓,都只會勉強留下過冬所需的糧食,剩下的部分,則只能以稍低于市場價的價格,賣給那些‘憑空出現’在田間村頭,揮舞著大把銅錢要購糧的糧商米賈。

    糧商米賈自也不是慈善家,得了百姓手中的米糧,顯然更愿意將這些低價購得的米糧運到關東,再以數倍于收購價的高價,賣到關東那些土地貧瘠,糧價高昂的地區。

    反過來,關中的米糧大半被賣到了關東,又使得關中的米糧愈發稀缺起來,正所謂物以稀為貴,關中的糧價,自也是水漲船高。

    在這種情況下,刨除糧商串聯起來哄抬物價不說,關中糧價的決定因素,就不再是單以關中內部的供需關系來決定,而是取決于‘關中的糧食產出-整個天下的糧食需求’,這二者之間的供需關系。

    夸張點說:要想讓關中的糧價因‘供過于求’而下跌,就要使得關中的糧食產量,在足以供應大半個關東的同時,剩下的部分,也依舊足夠供應關中。

    這也是過往十數年,關中糧價居高不下,甚至在國祚鼎立之初,一度暴漲至八千錢一石的原因。

    ——關東連年戰火,為了供應關東上千萬百姓的口糧,關中實在是‘壓力山大’······

    而現如今,太子劉盈奉天子劉邦之令,徹底整修已經荒廢不堪的鄭國渠,乍一眼看上去,似乎只是關中,甚至是只關乎渭北數十萬戶百姓。

    距離影響關中糧價,光是一條鄭國渠,似乎差的還遠了些。

    但實際情況卻是:恰恰就是一條三百里長的鄭國渠,就確實能影響到關中,乃至于整個天下的糧價!

    原因很簡單——如果說關中、巴蜀二地是整個天下的糧倉,那渭北,尤其是鄭國渠南北兩岸,便是整個關中的糧倉!

    蓋因單單一條鄭國渠,便肩負著南北兩岸近三十萬頃,合近三千萬畝良田的灌溉任務!

    就拿今年來說,劉盈于歲首年初修好了鄭國渠,待秋收之后,鄭國渠兩岸的三千萬畝良田,只要平均畝產上漲一石,整個渭北可就是多產出了三千萬石糧食!

    那么一條得以徹底修繕的鄭國渠,到底能不能將渭北那三千萬畝良田,從去年的畝產二石半至三石,一舉抬高至畝產三石半,乃至四石?

    如果換了別處,這或許會是神話。

    但若是渭北鄭國渠沿岸,那這點漲幅,幾乎可以稱之為必然。

    ——要知道四十年前,鄭國渠剛完工通水,渠兩岸當年的糧食產量,就突破的五石每畝!

    到次年,因鄭國渠通水而得以灌溉的四萬余頃鹽澤之地,糧產更是達到了驚人六石四斗每畝1!

    從這一點來看,即便是現如今,鄭國渠南北兩岸的田畝,因累年耕作而流失了些許肥力,但只要灌溉農田所用的水充足,畝產五石或許還有些懸,但畝產四石以上,完全沒有問題!

    也就是說:單單修好了一條鄭國渠,就能讓渭北近三十萬頃田畝,從畝產二石半的下田,一舉變成畝產四石以上的上田!

    而關中的糧價,也將因這多出來了四千多萬石糧食,而大幅下降!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鄭國渠得到修繕,兩岸農戶確實是最大的獲益者,但關中其他地方,甚至是關東的百姓,都能因此而得到些許喘息之機。

    自然,在距離鄭國渠不過百里的長安,百姓皆因鄭國渠被修好而喜笑顏開,也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這樣一來,從明年開始,渭北繳入國庫的農稅,應當也能多出二百多萬石?!?

    “即便是英布再行謀逆,蕭何也不至于向今年這樣,只能從朝臣的俸祿里摳軍糧······”

    暗自思慮著,劉盈不由又是一笑,旋即面帶笑容的停下腳步。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翼城县| 景泰县| 竹溪县| 丽水市| 辽阳市| 西安市| 寿宁县| 深泽县| 岳西县| 镇远县| 梨树县| 丰顺县| 和顺县| 枝江市| 神农架林区| 鹤庆县| 临汾市| 青龙| 陈巴尔虎旗| 靖宇县| 神池县| 凤城市| 天水市| 平南县| 惠水县| 金川县| 盐津县| 邯郸市| 蓝田县| 德兴市| 西乌珠穆沁旗| 屯留县| 徐水县| 墨竹工卡县| 辽宁省| 镇平县| 徐水县| 应城市| 大理市| 阿合奇县| 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