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章 克服職業心理障礙-《做自己的心理醫生大全集》


    第(1/3)頁

    ★第一節認識職業心理障礙

    什么是職業心理障礙

    職業是“人們維持生計、承擔社會分工角色、發揮個性才能的一種連續進行的社會活動”。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和工作節奏的不斷加快,職業心理疾病正在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從技術層面上說,職業心理障礙是指職業生涯中當人們認知到威脅或者無法應對的情況時所產生的生理和心理狀況。當你意識到威脅和挑戰的時候,你的身體就會讓你體驗什么叫做職業心理障礙。而職業心理障礙誘發因素是指帶來職業心理障礙的外部或者內部力量。

    職業心理障礙的癥狀和后果可以分為4個大類:生理、心理、行為和工作績效。伴隨職業心理障礙而出現的工作績效變化是其他癥狀和后果的副產品。

    (一)生理癥狀

    職業心理障礙所造成的生理反應主要有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血糖增多,血粘度增加。持續的職業心理障礙還會弱化免疫系統。這樣,人們就容易得病。

    (二)心理癥狀

    職業心理障礙的心理癥狀有很多種類。主要的積極后果是警覺性和認知能力有所提高,而同時會產生更多的負面后果,包括緊張、焦慮、情緒低落、煩躁、抱怨、疲勞、絕望以及各種防御性的想法和行為。高強度的長期職業心理障礙還會讓人心智紊亂。

    (三)行為癥狀

    職業心理障礙導致的頻發后果有,易怒、焦躁以及其他明顯的緊張表現,飲食習慣的劇烈變化,包括暴飲暴食或者厭食。頻繁吸煙,咖啡、酒精的攝入增多,甚至吸食毒品。精神無法集中,判斷經常失誤等等。

    職業心理障礙的影響

    職業心理障礙過大會讓人無法集中注意力或者思維枯竭,進而降低工作績效。職業心理障礙太小會讓人慵懶疲沓,注意力無法集中。如果職業心理障礙在很長時間內持續存在,人們就會到達衰竭期,這時抵抗現象消失,腦垂體和腎上腺皮質不再能分泌足夠多的激素來抗拒職業心理障礙。會出現心臟病突發等極端的身心不調現象。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職業心理健康問題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工作的重要性被日益凸顯,工作時間占了人生旅程的一大部分;其次是工作本身與心理健康的各個方面緊密相連。在現實生活中,職業心理健康問題可謂比比皆是。

    職業心理障礙測試

    (一)職業心理障礙綜合診斷測驗

    為了進一步明確你是否確實存在職業心理障礙,以及是什么樣的職業心理障礙,請你進行“職業心理障礙綜合診斷測驗”。你只需在下面46個描述中,就是否符合自己的情況選擇“是”、“否”即可。

    1.最近半年,你是否一直有無法解釋的全身無力等現象?

    2.上班前一天你是否不想上班,焦慮不安?

    3.你是否出現抑郁、記憶力減退、失眠、倦怠、精神萎縮、頭痛、食欲減退等一系列癥狀?

    4.你是否對工作喪失熱情,感到自己正處于極度疲勞?

    5.你是否有強迫性上網行為和難以自拔的上網渴望與沖動?

    6.你是否工作較輕松,但實際上卻感覺易于疲勞?

    7.你是否感覺腸胃不適并伴有厭食傾向?

    8.你是否在精神方面出現注意力難集中、記憶力下降等情況?

    9.你是否產生了非常大的壓力,并引發情緒的紊亂?

    10.你是否總是不愿意與他人分享信息、工作設備或其他工作資源?

    11.最近你是否常常因感覺疲勞而無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12.上班前,你是否拖拉、不想上班、心情沮喪等?

    13.你是否每天最想的是離開辦公室工作?

    14.你是否對辦公場所有強烈排斥感甚至恐懼感?

    15.突然被迫離開電腦,你是否容易出現挫敗的情緒反應?

    16.對于同事的工作以及獲得的成就你是否感到嫉妒?

    17.你是否往往顯得氣量狹小、反應遲鈍、懶散健忘?

    18.你是否常消極地評價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體驗和成就體驗的下降?

    19.你最近半年是否常常感覺肌肉不適或疼痛、食欲不振?

    20.上班時,你是否會有疲勞、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出現?

    21.你是否無法同最親近的人共度假日,看到周圍的人都歡聚一堂時,情形會變得更糟?

    22.你是否通常都會逃避工作,害怕面對上班的時間,對工作任務產生本能的厭倦?

    23.你是否不良嗜好增多,用吸煙、酗酒甚至吸毒來麻痹自己?

    24.你是否雖然能夠意識到上網帶來的嚴重問題,但仍然繼續花大量時間上網?

    25.你是否很不理解又很少遵守公司的政策或規定?

    26.你是否對自己及周圍環境持消極態度,對工作不滿意?

    27.你是否原先上網所得到的樂趣必須通過更多的網絡內容或更長久的上網時間才能獲得?

    28.你是否在給別人提建議的時候總表現出支配或控制別人?

    29.你是否最近三四個月感覺很疲倦,無法因休息而紓解?

    30.到崗第一天你是否就表現得萎靡不振、不愛說話?

    31.你的工作安排是否導致來自家人或者友人的一些需要沒有辦法得到滿足?

    32.你是否情緒煩躁、易怒,對前途感到無望,失去熱忱而情緒極度低落?

    33.你是否耐受性增強,要不斷增加上網時間才能達到同樣的滿足程度?

    34.你是否出現勞動能力降低的現象?

    35.你是否最近時常感覺頭痛腹痛、全身無力?

    36.你是否出現莫名的焦慮、擔憂、壓抑、不安、易激怒、反應過敏、特別警覺等現象?

    37.你是否認為工作不但不能發揮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無味的繁瑣事物?

    38.你是否工作態度消極,對自己和他人抱持負向看法?

    39.你是否認為,反反復復地做著同樣的工作,長期從事這種單調的作業,會產生一種刻板、厭煩和淡漠的感覺?

    40.你是否冒險行為增多,容易沖動,好發脾氣,侵犯別人,與家人和朋友的關系惡化?

    41.你是否對自己工作的意義和價值評價下降,常常遲到早退,不再抱持理想與熱忱?

    42.你是否刻意對工作對象和環境采取冷漠、忽視的態度?

    43.下班后你是否不想參加社會活動?

    44.你是否工作效率大大下降,甚至曠工、離職或提前退休,借以逃避工作責任?

    45.你是否對工作敷衍了事,喜歡批評和冷嘲熱諷、暴躁易怒等?

    46.你是否為滯留網上時間太長而忽略原有的家居和社交活動,和家人朋友疏遠,耽誤學習和工作?

    (二)測驗記分與測評結果的分析

    只要符合每項中其中的一項內容就答“是”,記5分。選“否”記0分。各題得分相加,統計總分。所得的總分就是你的“職業心理障礙綜合測驗”的總體得分。這個得分說明你的職業心理適應是否正常。分數的意義如下:

    如果你的得分在60分以下,說明你職業心理適應上沒有異常,不存在任何人格障礙;

    如果你的得分是65~100分,說明你具備一些職業心理障礙的特征,但只要平時自己注意,并不影響你的生活和工作;

    如果你的得分在105分以上,說明你有比較嚴重的職業心理障礙,可能會影響你的生活與工作。建議你深入分析自己的職業生涯問題,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矯正自己的心理異常,同時運用本書提供的方法對自己的職業心理適應方面的障礙進行矯正。

    ★第二節職業心理障礙的自我診斷與調適

    就業焦慮:一畢業,就憂郁

    (一)問題描述

    小張今年二十四歲,剛剛大學畢業。在舍友們都紛紛出去找工作的時候,小張卻一反常態,在宿舍里閉門不出。以前,小張也經常到各地的人才市場走走看看,希望找到一個理想的工作。但是臨近畢業了,小張反而不敢出去了。對此小張的同學們都覺得不可思議,他們都普遍認為小張平時非常活躍,對校內的各種活動都很熱衷,在畢業前一年左右,小張就到全國各地的大型人才市場參觀過,現今卻表現如此,非常不可思議。小張自己也因為臨近畢業而不敢出去,怕自己畢業后會像人們常說的畢業就是失業一樣。為此,小張出現了徹夜失眠的現象,而且白天也表現得無精打采。原來十分活躍的小張變得憂郁起來。

    (二)問題分析

    小張這種現象在社會上很常見。心理學家稱之為“就業焦慮癥”。據有關部門的確切統計,在全國而言,大約有53.2%的就業者存在輕度或者中度就業焦慮癥。

    所謂的“就業焦慮癥”是指,由于再就業時的一系列不適造成的一種焦慮或擔憂的情緒,這種狀況可能會伴隨若干身體癥狀。這些情緒和癥狀的存在令人感到長時間的壓抑或嚴重干擾了他們正常的工作或社會生活。這種焦慮感不同于一般的害怕情緒,而是一種情緒障礙,它使人陷于一種預感將有什么不祥事件發生的模糊而不安的狀態當中。一個人正常的害怕情緒是有特定的存在對象和具體原因的,但一個人的焦慮感卻往往說不出焦慮的對象和原因。

    焦慮作為一種強烈的情緒反應,會引起一系列作為應激反應的生理變化。這種極度的焦慮狀態會逐漸使人的理智活動產生障礙,表現出種種非理性行為,從而形成一種心理疾病。簡而言之,如果你由于擔心、害怕、緊張而引起的反應對你的傷害超過了對你的幫助,你就要考慮一下自己是不是患上了焦慮綜合征。區分正常的焦慮和焦慮癥,除了以上的幾點以外,還要注意的是,引起焦慮的原因是否明確,焦慮程度與現實生存環境的嚴峻程度是否相符合。當然,我們還要防止將一些疾病的癥狀作為焦慮的癥狀。這些主要涉及到像心跳加速、暈眩、胸口不適等這樣的狀況。所以,在確定是否患上了焦慮癥以前,一般需要通過醫療檢查排除罹患疾病的可能。至于焦慮綜合征發生的準確原因,目前心理學界還沒有定論。但臨床統計表明,家庭遺傳因素、童年生活不幸和當前環境壓力是焦慮綜合征的三大主要誘因。像小張這樣的狀況,因為已經嚴重影響了她的日常生活,而且還對其性格造成了一些比較大的影響,所以可以認為她患上了就業焦慮癥。

    (三)解決之道

    1.調整自己的就業期望值

    作為大學剛剛畢業的學生,在擇業時期望謀求到理想職業,這是可以理解的。但要使期望變為現實,必須認清形勢,正確把握自己的就業期望值。當前,無論是國家還是學校,把畢業生推向市場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下崗分流人員不斷增加,大學急劇擴招,使就業形勢異常嚴峻。大學生在擇業時,要認真考慮所學的專業和方向,了解社會對該專業的需求情況,要根據自己的職業興趣、專業特長、實際能力、性格氣質等一系列條件狀況來確定自己的職業期望值。在擇業時首先考慮自己的專長,選擇社會所需,以實現職業理想。

    2.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擇業觀是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重要成分,它與大學生的世界觀、道德意識及心理認知水平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大學生擇業過程中出現的急功近利、求閑怕苦、虛榮攀比等心理誤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職業發展,錯誤的擇業觀約束了大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學校也要在大學生中加強擇業觀和思想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發展之間的關系,把個人職業發展與社會要求有機結合起來,樹立自尊、自強、自立、自愛意識,發揚艱苦創業精神,在正確的擇業觀指導下,促進大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3.通過一些必要的心理矯正方法來疏導自己的壓抑和緊張心理

    焦慮的情緒困擾并不一定由誘發事件直接引起,常常是由經歷者對事件的非理性解釋和評價引起,如果改變非理性觀念,調整對誘發事件的認識和評價,領悟到理性的觀念,情緒困擾就可以消除了。例如有的學生在擇業中受到挫折便消沉苦悶、怨天尤人,其原因在于他原本認為“擇業應當是順利和理想的”,正是因為這樣的心理定勢,才導致他們在遇到挫折時的情緒偏差,如果能夠將這些想法加以糾正,不良情緒就在相應程度上得到了克服。大學生在擇業中處于消極情緒狀態時,要善于從中分析、抽取非理性的觀念,綜合、概括出理性的看法,并對比兩種觀念下個人的內心感受,使自己走出非理性的誤區。

    4.適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

    大學生擇業中處于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狀態時,不能一味地把不良心情藏在心底,而應進行適當的宣泄。比較好的辦法是向知心朋友、老師傾訴,把心中的不快說出來,甚至可以大哭一場,使緊張的情緒得以緩解或消除。另外,也可以通過參加一些大運動量的戶外活動,如打球、爬山等,宣泄不良情緒。當然在宣泄情緒時也要注意場合,宣泄要適度,注意不要侵害了別人的正當權益。在宣泄自己情緒的同時,還可以適當采取自我慰藉的方法。畢業生擇業中遇到困難和挫折,在經過最大努力仍無法改變狀況時,要說服自己,適當讓步,將不成功歸因于客觀條件和客觀現實,同時要勇于承認并接受現實。這樣,就能緩解因心理矛盾而引起的悲觀失望等不良情緒,重新找回自信,樹立繼續努力的信心。適當的自我慰藉并不是消極的逃避,而是在自己的能力實在不能夠勝任一些特別困難的工作或者狀況時采取的一種積極的自我保護方法。在適當自我慰藉的時候,大可不必擔心會有人對自己不理解,一切以恢復自己的正常情緒為目標。在自己情緒好轉以后,就可以完整地回到同學們中間,繼續進行自己的求職活動,最終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

    5.做到經常自我激勵。

    畢業生在擇業面試中常常出現膽怯、信心不足等現象,可以通過積極的自我暗示、自我激勵進行調節,增強自信心。例如,運用內部語言或書面語言來調節情緒,在心里默念“我會發揮得很好”、“我一定能成功”等語句,或者寫在紙上,或者找個曠野大聲喊出來。這些對走出自卑、消除怯懦有一定的作用。

    總之,在面對就業壓力時,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在良好的心態下進行自己的求職工作,以平常心正確面對社會的現實狀況。

    正確認識到社會的就業壓力,適當調整自己的就業期望值,同時適當調解自己的心理狀態,培養一個良好的情緒,才能夠在眾多的求職者中脫穎而出,成就自己的理想。像小張這樣的狀況,一方面要由專門組織心理輔導小組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大學生們自己也要對此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在學校的幫助下,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假期綜合癥:放假比上班還累

    (一)問題描述

    七天長假,對于一些平時在高度緊張狀態下工作的人群而言,未必是件舒心的事。尤其是外企、私企的白領工作者,突然閑下來無事可做,反而容易出現抑郁、失落、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緒反應;而七天長假閑慣了,上班反而也不適應;有人在假期中暫時告別繁忙的工作,身心充分放松,然而假期過完,上班后卻顯得煩躁不安,無心工作,甚至失眠、胃口不佳。有些人外出旅游時,會出現失眠、胸悶、精神緊張等癥狀;有些人會因長時間乘坐飛機、火車、輪船而突然產生嚴重的精神障礙。江小姐無疑就是對此深有感觸者之一。江小姐在五一長假剛開始的兩天里,顯得憔悴、焦慮、無精打采。在朋友的拉攏下出去旅游了四天,旅游回來后,開始工作了,卻又對工作顯得沒有精神。

    (二)問題分析

    長假一結束,上班族紛紛回到單位,重新投入工作中。可不少人此時卻感到精神萎靡不振、面黃肌瘦、心情煩躁、精力不集中、睡不好、吃不香,沒有上班的激情,并伴有頭疼、疲勞、瞌睡等種種不適,但身體并沒有器質性病變。專家稱,這就是常困擾上班族的“假期綜合征”。還有的人在長假尚未結束時,想到又要回到繁雜的工作中,就感到頭疼、心煩乃至恐懼,這也是一種“假期綜合征”。

    職業人士的假期綜合征,由于上班族在長假期間,打亂了正常的作息時間,破壞了飲食規律,人體各器官都超負荷運轉,引起心理、生理功能紊亂。患上這種病會感覺渾身乏力、嗜睡、精力不集中、厭食、恐懼、孤獨和出現頭暈、口干舌燥、煩躁、腹痛腹瀉等癥狀。

    假期綜合征最容易出現的癥狀有:疲憊、神經性厭食、工作恐慌癥、孤獨綜合征和旅游遐想癥。具體來說:

    1.身心疲勞癥。患者會出現抑郁、記憶力減退、失眠、倦怠、精神萎縮、頭痛、腰痛、胃部不適、食欲減退等一系列癥狀。

    2.假日消化不良癥。身體攝入過多的高脂肪或熱量高的食物,加重了腸胃的負擔,引起消化不良。表現:腸胃不適,并伴有厭食傾向。

    3.上班恐惶癥。與平時的快節奏生活相比,節日期間一旦徹底放松,生活規律就被打破,于是造成心理和生理的種種不適。表現:身心俱疲、精神渙散。

    4.孤獨綜合征。無法同最親近的人共度假日,孤獨感隨著假日的臨近而加劇,看到周圍的人都歡聚一堂時,情形會變得更糟;另一種情況是不希望與親朋好友在一起,只想一個人呆在家里,對于親朋好友的來訪感到煩悶。

    5.旅游后遺癥。旅途勞頓和飲食不規律,打破了身體的酸堿平衡,外加環境改變、水土不服,人體的免疫力降低是導致以上癥狀的病因所在。表現為感冒發燒、角膜發炎、牙痛、口腔潰瘍。

    盡管在我們的想像中,假日,尤其是“五一”、“十一”這一類的長假應該是一年中最為快樂和休閑的時光,人們可以借此同家人和朋友團聚,調整一下緊張了長時間的神經和心情,但事實上,仍然有相當一部分人在假日,尤其是在長假里會感到憂郁、沮喪和孤獨,他們甚至在假期結束之后的一段時間內仍為這類情感所控制。

    造成假日憂郁的因素有很多,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壓力和疲勞,不切實際的期望,社交活動過多,無法和最親的人團聚等都是其中之一。總體說來,這些原因可以分為三類,專家建議,如果你經常遭遇或現在正處于假日帶給你的消極情緒當中,不妨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調整,相信它們不僅能幫你走出目前的情緒低谷,而且還能讓你在下一次假日之前就能早早地預防假日憂郁。

    (三)解決之道

    1.心理上的原因

    沒有或無法同最親近的人共度假日所帶來的孤獨感最容易讓人在假日里感到傷感,當你看到周圍的人都歡聚一堂時,情形就會變得更糟;另一種情況則正好相反,即家庭成員之間愿望上的沖突使你對假日失望,比如說,你希望和朋友外出旅游,而你的父母卻堅持要你守在他們身邊,你只好在百般無奈的情況下看著一年中難得的假日白白溜走。

    對此類情況,專家建議:首先要承認并發泄自己的消極感受:如果你最近剛剛失戀或家庭成員中剛剛失去了一位親人,假日里懷舊和悲觀的情緒就會比往常更強烈。你應該對此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不要壓抑自己的這類感受。如果你想哭,你就痛痛快快地哭出來,如果你想獨自去酒吧,那就獨自去好了。不要害怕在大家都歡笑的日子里你痛哭會很不合時宜,或在別人都成雙成對的地方你孤身一人會有些異類,壓抑自己的某種情感只會讓這類情感持續的時間更長,正確的辦法是釋放自己的壓抑情緒。第二,不要對假日期望過高:再隆重的假日也是生活中的一天或幾天,這也就是說,你在平常日子里能碰上的不順心,能遇到的不如意,在假日里同樣也會遇到。將假日看得“非同一般”是很多人在假日里感到失望和不如意的主要原因。學會降低自己對假日的期望,比如,不要指望家里的所有成員都有著和你一樣的假日計劃,不要盲目地認為在你想聚會的時候朋友們都恰好有時間,更不要幻想假日里將只有美酒佳肴、歡聲笑語,電視電影里那些完美無缺的度假方式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不現實的。

    2.經濟上的原因

    假日會給所有的人帶來額外的經濟負擔。外出旅游、互贈禮品、聚會聚餐、購物熱潮……沒有哪一樣不會讓人們花比平常多得多的錢。假日當中的入不敷出和假日之后的捉襟見肘也是令許多人感到煩惱和沮喪的原因之一。

    針對此類情況,專家建議:首先,最好在假日之前就做好預算,請記住,量入為出永遠是快樂的根本所在。為了防止你在假日里一改平日的節制,幾天盡情享樂之后便陷入錢的煩惱中,你應該在假日之前對各項支出做出大致的預算。為了讓假日過得與平日不同,你可以留出一定的“休閑資金”,但預算一旦制定,假日里就應該盡可能地照章執行。第二,假日之后學會釋然。如果你已經在假日里花出了大量的錢,假日之后就不要再為之后悔不已了。假日之后你要應付的煩惱還會有很多,不要讓自己在好不容易輕松幾天之后又輕易地陷入金錢煩惱當中。

    3.生理上的原因

    長時間逛街購物、頻繁參加社交聚會和作息不規律造成的疲勞,會讓你在假日后的數天內感到情緒低落、精力不濟。假日里煙酒無度、暴飲暴食造成的腸胃和體重負擔也會讓你對緊張的工作一時間難以重新勝任。這兩方面的原因都會加重你的假日憂郁。

    對于此類情況,專家建議:首先,假日里堅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如果你正在實施節食或減肥計劃,如果你平常堅持每天活動一刻鐘,在假日里就一定不要放棄這些良好的習慣。在假日里打破這些習慣之后不僅恢復起來不容易,而且某種秩序被破壞之后的“混亂感”也會讓你在毫無意識的情況下加重煩悶情緒。第二,要保證自己有充足的睡眠。最好是假日里每天都能保證足夠但不是過剩的睡眠。即使做不到這點,你也應該在假日結束前的一兩天內恢復充足的睡眠,這對你的心情會大有好處。

    總之,每個人都應該及時調整自己在節假日的心態,度過一個舒心的假日,暫時忘掉工作上的煩心事。

    (四)測試

    假期綜合征的自我測評

    1.晚上睡覺時,想到幾天后又要上班,感到很揪心,翻來覆去睡不著。

    2.對上班的恐懼感折磨得我連續幾天半夜驚醒過來。

    3.長假里我基本上是什么也不做,就是睡覺。

    4.假期過后特別是想到又得天天和上司面對面,更是害怕。

    5.長假后第一天上班,早上出門時,明知道要遲到,可就是賴著不想走。

    6.雖然心里明白,自己什么毛病都沒有,但總覺得自己好像是在冒著生命危險去上班。

    7.長假后第一天上班出門后還不放心,為了確定家門是否上鎖,又往返了兩三次。

    8.在去上班的車上,心開始發慌,覺得胸悶、頭暈、氣短。

    9.我想到要上班,頭腦高度緊張,總覺得休息不夠。

    10.一到放假便無所適從,不知道做點什么好,也不知道去哪里好,很是頭痛。

    11.我感到精神疲憊、頭疼,根本無法靜下心來工作,上班效率極低。

    12.休假后剛一投入工作,就感到自己像休假前一樣,仍舊壓力重重,絲毫不感到輕松,仍舊焦慮不安、心神不寧。

    13.上班幾天了,我坐在辦公室里就像丟了魂,做事情丟三落四,對上班產生了恐懼心理。

    14.放假回來,我第一天效率肯定低下,過兩天就好了。

    15.假期總是無所事事,又實在不想呆在家里,有時下了樓,發現無處可去,轉來轉去,最后經常是在辦公室度過的。

    16.假期中我白天是少有出門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很是不自在。

    17.我做事無精打采,心里還在懷念長假輕松時光。

    18.上班第一天,我沒想別的,能迅速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水县| 辽源市| 连南| 怀化市| 交口县| 当雄县| 东乌| 金乡县| 北碚区| 同心县| 南投县| 抚顺市| 南和县| 紫金县| 杭锦旗| 醴陵市| 西昌市| 萨迦县| 葵青区| 彭阳县| 钟山县| 璧山县| 宕昌县| 文登市| 阳信县| 宁晋县| 临漳县| 南川市| 常熟市| 墨竹工卡县| 滕州市| 莱芜市| 报价| 庄浪县| 东方市| 西丰县| 仁布县| 东海县| 乐亭县| 玉林市| 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