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19.每次假期過后,我能越發精神百倍地投入到新的工作當中。 20.假期中我常常半夜才睡,第二天起得又很晚。 21.即使在假期當中我也決不會放縱自己,而是有規律地安排一切。 22.我認為假期越長越好,反正不想回去上班。 23.假期里我的飲食沒有規律,有一餐沒一餐的。 24.長假過后,回到工作崗位,我感到心煩,不能集中精力工作。 25.長假期間,最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的作息時間是正常的作息時間。 26.臨近假期結束,我心里總是有一絲莫名的恐慌。 27.我啥也不想干,有點恐懼感,辦公電話一響就心煩,就想快點下班。 28.我會在放假前做好假期后的日程安排。 29.雖然剛剛度假回來,但當我投入工作時,卻發現休假并沒有讓我獲得絲毫的解脫和放松。 30.上班一周左右我經過調整,已經重新進入工作狀態。 計分: 第14、18、19、21、28題答“是”記0分,答“否”記1分。其余各題答“是”記1分,答“否”記0分。各題得分相加,統計總分。 你的總分: 0~5分:你不太容易得假期綜合征,你是一個生活非常有條理的人,因為你相信只有把自己的生活整理得有條理,一切事情才能辦好。 6~10分:你有輕微的假期綜合征的跡象。你經常為一些細節而操心,是一個很容易就精神疲憊的人,長假對你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放松精神的機會。這樣的你在長假結束的時候,非常不情愿回到從前緊張且忙碌的生活中去,難免心情會有些無奈。 11~20分:你是一個在任何方面都很容易失去控制和節制的人。面對長假,你當然會充分利用這樣的假期,不想讓自己失去一絲一毫享受的機會。所以經過長假的你難免會玩得身心疲憊,導致即使回到生活中或者工作中,都沒有辦法精力充沛地去把自己的事情完成。 21~30分:你患有嚴重的假期綜合征。每當假期結束時,你會表現出過度的恐懼和不安,也因此而不能步入工作正途當中,建議你做好調整。 上班恐懼癥:一想到上班我就焦慮 (一)問題描述 姚某,女,26歲,某地娛樂圈知名人士,風情萬種,妖嬈多姿。無奈紅顏薄命,剛到單位不久周遭就狼煙四起,不但在同性中頻頻樹敵,在異性中也因為不斷卷入辦公室多角戀情而屢遭排擠。隨著李某心中的怨憤與日俱增,她的處境也日趨艱難。她到處抱怨“槍打出頭鳥”、“別人干嘛都行,可是我只要有一個風吹草動就馬上鬧得烏煙瘴氣滿城風雨”,并把這種消極的情緒帶到工作中來,表現得更加孤傲、不屑、不信任和尖酸刻薄,最后徹底掉進了惡性循環的旋渦不可自拔。她曾經兩次度假,企圖調整心態,無奈只要一回到單位,她立馬又回到了那個“可怕的狀態”。最近她感到自己已經接近“崩潰”的邊緣。 (二)問題分析 隨著現代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大,總有人在上班的第一天覺得哪里不對勁,工作仍然是那份工作,卻覺得哪里都不對勁,看著一個假期積攢下來的工作,心情似乎特別煩躁。身體上也跟著鬧起了別扭,瞌睡連連,永遠也睡不醒。如果偶爾的對上班產生恐懼的心理,是正常的。但長期的一提到“上班”就充滿了恐懼,甚至嚴重影響了工作和生活,那么你必須考慮是否患了“上班恐懼癥”。 上班恐懼癥也稱為“星期一恐懼癥”,是對上班或工作情境感到畏懼,而且越臨近上班時間,這種畏懼情緒越強烈,心理緊張程度越高,憂慮越多。上班時會出現焦慮、恐懼的情緒,并伴有頭痛腹痛、食欲不佳、全身無力等癥狀,不能馬上進入正常的工作狀態,許多人在心理上會本能地產生恐懼和焦慮情緒。 “上班恐懼癥”的表現概括有兩點:一是上班前不想上班,焦慮;二是上班第一天萎靡不振、煩躁。具體來說: 1.工作反差適應癥。上班前一天不想上班,焦慮不安、拖拉、不想上班、心情沮喪。到崗第一天表現萎靡不振,不愛說話。還會有疲勞、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出現。 2.人際關系恐慌癥。心情煩躁、焦慮,產生恐慌、逃避等心理。不愿與人接觸或交往。 3.過度放松疲勞癥。無精打采、靜不下心工作、打瞌睡等。 4.身體疲勞癥。頭痛腹痛、食欲不佳、全身無力、焦慮不安。 上班恐懼癥是一種情緒障礙,雖然表現各異,但對上班產生恐懼這一特點是相同的,都有頭痛、腹痛或食欲不佳、全身無力等癥狀。之所以有些人在心理和生理上有不舒服的感覺,除了工作壓力外,在于個人自我心態的調節。當然誘因也有很多,比如分離性焦慮,或改換工作單位重新適應新環境,以及人際交往困難等,或在工作或在其他活動上失利、挫折或有遭到委屈、羞辱的經歷。 對于普通人來說,經歷了短暫的周末休息后,無論生理還是心理都有所放松,從休息狀態再次恢復到上班狀態,本能上來說是有所排斥的,需要一定時間適應和恢復工作狀態。因此,星期一的焦慮狀態有其必然性。再者幾乎每周周一會是最忙碌的時間,一周之內的日程大多會在周一排出計劃,而工作安排鋪天蓋地的周一則必然是最繁忙和身不由己的,這一天的壓力也是最大的。周一的恐懼和焦慮其本質還是處于對工作造成的各種壓力的恐懼。周末短暫的休息仍不足以化解職場人群的壓力。工作壓力的增加強化了現代人逃離崗位進行休息的渴望,深層次里透視著他們的焦慮感。 從個性來講,患者多是性格比較內向、平時與社會接觸較少、心理素質存在缺陷、在人際交往上存在一定問題的人。同時,他們考慮問題又比較多,放假后思想松弛使他們可以胡思亂想,從而影響了心理健康,如不及時疏導、治療,必將對日后的工作表現產生不良影響,有的甚至可能會喪失很多好的工作機會。 壓力大上班族屬高發人群,“上班恐懼癥”主要存在于工作壓力比較大并且對現有工作不是很滿意的人群當中。一方面,平時工作壓力太大,使得不少上班族感到身心疲憊,幾天的假期好不容易放松下來,調整到比較舒適的生活狀態,初來上班,自然會對工作產生逃避、厭倦心理。另一方面,對現有工作有諸多不滿,經過長假的一番考慮,有了換個地方的想法。 (三)解決之道 1.要抓緊時間“收心”,從生活到作息都要調整,將心態調整回工作上去調節生物鐘。假期間玩樂過度,甚至通宵打牌娛樂,打亂了人體正常的生物鐘。因此,要努力調節生物鐘,早睡早起,保證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同時,加強鍛煉,多做運動,使身體能夠適應快節奏的工作。 2.自然處理法 如果暫時找不到工作的感覺,上班族們也不必焦慮。上班后多做開心的事,打電話找朋友聊聊天,盡量不去想煩心的事。多留意一下自己的精神狀況,多讓自己開心,中午去空氣清新的地方走走換換環境??梢陨⑸⒉?、聽聽音樂,或者喝杯咖啡,不要強迫自己馬上投入較復雜的工作。癥狀較重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采用藥物治療,服用百憂解等,以改善情緒,消除恐懼。 3.調整自己的認知,學會進行積極的自我調適 盡量松弛自己平時那種高度緊張的思維運作模式,真正給自己的精神和心情放個假。對于節日放不下工作的情況,主要是平時生活節奏快,工作緊張,再加上自身性格,過于追求工作完美等因素積蓄而成。 4.轉移注意力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有“上班恐懼癥”的人,往往把自己的注意力過分集中在對上班問題的擔憂上,所以才會產生恐懼情緒。轉移注意力是使個體不去想這些事情的有效方式,常用的方法是讓個體忙于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如可以參加一些休閑活動,包括旅游、參加武術訓練等。 (四)測試 上班恐懼的自我測評 1.隨著上班時間的臨近,我變得日漸焦慮,有時甚至吃飯不香、夜不能寐。 2.我的性格較為內向,不愿意嘗試新鮮事物。 3.我就害怕與人打交道,尤其是一見到陌生人就臉紅出汗,說不出話來。 4.幾乎每個星期日晚上我都會習慣性失眠。 5.有時我感到自己難以完成任務。 6.通常周末兩天,我都不會安排任何與公司有關的事。 7.每天我一上班就盼著下班,不停地看時間。 8.我常由于某人的批評而長時間感覺不安。 9.周五的時候我總是很興奮。下午幾乎做不了什么工作。 10.“帶著期望與喜悅回家,拖著疲憊與勞累上班”正是我的寫照。 11.我覺得自己有點兒神經質了,每天起來的時候有一種莫名的恐懼,害怕去上班,害怕去單位。 12.環境總是能輕易地影響我的感知和情緒。 13.我并沒有工作壓力或者有逃避不去上班的念頭。 14.我常擔心自己衣飾的整齊及儀態的端正。 15.我喜歡自己的工作,覺得很適合我。 16.工作時自己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17.因為煩惱我常想避開某些東西、場合或活動。 18.長假過后,我心里會產生莫名其妙的恐懼感,甚至有連續失眠、茶飯不思等癥狀,全然沒有上班時的朝氣。 19.因為有不盡的事情和不盡的問題等著我去處理,似乎是每天都帶著不安的情緒,不知道為什么。 20.周一我總是必須要完成上周遺留下來的許多工作。 21.我經常一提到上班就精神振奮,像有使不完的勁兒似的。 22.我感到自己是一個沒價值的人,干什么都沒意思。 23.每個長假過后,在上班的第一天我總覺得哪里不對勁,工作仍然是那份工作,卻覺得哪里都不對勁兒。 24.上班時我感到疲倦、頭暈、胸悶、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和學習效率降低。 25.周一早上不愿意醒來,總有起不來床的感覺。 26.上班時我心情似乎特別煩躁,身體也跟著鬧起了別扭,瞌睡連連,永遠也睡不醒。 27.我自己認為工作壓力比較大,但我愿意接受挑戰。 28.我覺得別人對我的成績沒有做出恰當的評價。 29.我感到人們圍著自己但并不關心自己。 30.周日晚上想到第二天就要去工作我總會情緒低落。 計分: 第6、13、15、21、27題答“是”記0分,答“否”記1分。其余各題答“是”記1分,答“否”記0分。各題得分相加,統計總分。 你的總分: 0~5分:你是一個相當熱愛工作的人,你的心理非常健康正常,并且你還是個對生活充滿渴望和期盼的積極的人,請保持你的熱情吧。 6~10分:你看起來可有點懶散喲!也許是近期工作不太順利的緣故吧。你需要自行調整,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天早晨出門前對著浴室的鏡子笑兩分鐘! 11~20分:你不太妙喲!可能有厭職傾向,需要注意了。找個老友好好地長談一次吧,說出你工作上的煩惱,或向專業人員進行咨詢。 21~30分:你患有嚴重的上班恐懼癥。每天的上班對你來說如地獄般難熬,你無數次想過逃脫,這樣下去終有一天你會崩潰! 下崗綜合癥:下一個會是我嗎? (一)問題描述 虹是某外貿公司的翻譯,年輕靚麗,一口流利的俄語,深得上司及客戶的好評。虹也喜歡這份工作,舒適高雅,又有豐厚的薪水。外貿公司的工作使她如魚得水,工作得輕松而愜意。 天有不測風云,一向令人羨慕的外貿公司居然變得無力經營,虹也由此下崗。下崗后的虹悲傷、憤悶,最初幾天整日發脾氣,看什么也不順眼,甚至亂摔家里的東西,以后則郁郁寡歡。她把一切都看成是灰暗的,對什么也不感興趣,她感到生活非常寂寞、孤獨和無趣。雖然丈夫的收入足以使她衣食無憂,但工作權力的失去,社會地位的喪失,脫離集體的孤獨感及在家無所事事、精神無所寄托的空虛感,使她精神壓抑。 丈夫勸她去找份工作散散心,虹就大聲喊叫:“我能干什么,我會干什么!”虹覺得自己很無能,很沒有用。無論丈夫怎么勸她,她都聽不進去,終日沉浸在下崗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她覺得丈夫勸她去工作是嫌棄她不能掙錢,讓丈夫養活了她,又和丈夫鬧起了矛盾。 虹常常感到胸悶、頭暈、沒食欲、全身乏力,而且入睡困難,即使睡著了也會惡夢不斷,半夜驚醒。虹走進了醫院,中醫、西醫治療了近兩個月,仍無好轉。在朋友的建議下,虹接受了心理治療。 (二)問題分析 擁有一份滿意的工作,是人們所向往的。即使擁有一份不滿意的工作,對某些人來說也是一種幸事,因為工作是必須的。人為什么要工作?有些人認為工作是為了掙錢,養家糊口;另一些人則認為工作不僅是為了掙錢,更是個人價值感的體現,工作使他們達到自我實現。如果失去了工作,面臨的不僅是經濟危機,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失衡,個人價值感的喪失,自尊心的損傷。這些都會使人產生比經濟危機還重的精神壓力。因此,工作與我們的心理健康密切相關。 在我國的經濟改革中,有許多人下崗了。多少年來吃大鍋飯,擁有鐵飯碗,穩定安全的固有模式被打破了。一些人無法接受這一現實,下崗后處于沮喪、焦慮、緊張、抑郁的心理狀態,此時,如果沒有得到社會和家庭的積極引導,很容易產生一種新的疾病——下崗綜合征。 下崗失業綜合征主要表現在對過去的依戀和失落感、胸悶、失眠、自閉、學習不能專心、生活無規律、食欲不振、學習無計劃、逆反心理異常,想發脾氣、不想運動…… 經過專家調查,下崗人員因年齡、性格、工種、工齡、人際關系、經濟狀況、文化程度的不同可能會出現以下心理問題: 1.自卑心理。不少下崗人員,尤其是性格內向的人,會因下崗而產生強烈的自卑感,感覺自己無能,是個失敗者。還有人感到自己被社會淘汰了。有些人甚至不愿被人知道自己下崗的現實,害怕被人恥笑,在親朋好友面前抬不起頭。有自卑心理的下崗人員往往把自己關在家里,不愿與人交往。這樣,長期處于失敗的體驗之中,勢必會影響身心健康。 2.內疚心理。下崗待業意味著經濟收入銳減,使家庭經濟緊張,甚至陷入經濟困境。當面對日益高漲的社會消費水平而無力購買時,許多下崗人員會因此深感內疚不安,覺得愧對家人和子女,從而陷入深深的自責之中,更加重了自卑心理。 3.失落心理。離開了原來的工作崗位、原來的社會群體,離開了奮斗多年的事業,失去了奮斗的目標后,整天悶在家里無所事事,就會產生失落感與被遺棄之感,內心深感苦悶。即使再就業以后,如果不能重新樹立奮斗目標,或者不能適應新的環境,也會存在一種寄人籬下的失落感。由失落感還會產生懷舊感,懷念過去的好時光,從而更增加對現狀的不滿,引起更嚴重的心理失衡。 4.焦慮心理。焦慮是對危險或威脅的預料所引起的無方向的喚醒狀態。下崗人員,在感到怨恨、苦悶之余,更多的是感到焦慮不安,為家庭的生活擔心,為自己和家人的前途擔心,久而久之,變得脾氣暴躁,容易發火。 莎士比亞說:“聰明人永遠不會坐在那里為他們的損失而哀嘆,卻用情感去尋找辦法來彌補他們的損失?!毕氚l揮自己的潛能,取得事業的成功,必須勇于忘卻過去的不幸,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三)解決之道 1.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心理學家說:性格決定人的命運,一個人能力再強,但性格有問題,就會影響他能力的發揮。同樣,只要一個人具備堅韌的性格和不被困難所壓倒的精神,那么任何打擊、任何磨難都不會使他放棄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就像外國一句古老的名言所說,“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這句話包含了豐富深刻的哲理。過去的已經過去,歷史就如“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辈还軓那岸嗝摧x煌,都已經成為歷史。重要的是要接受現在的事實,讓一切從頭再來。分析下崗職工再創業的經歷,不難看出,他們的成功與其堅強的性格、豁達樂觀的處世哲理有著密切的聯系。 在一般情況下,下崗會產生諸如沒面子、抱怨“命運不佳”、消極、剛愎自用、自暴自棄、異想天開等心理,表現為沮喪、抑郁、不能面對現實,怨天尤人,但卻沒有從行動上來改變自己,從而陷于巨大的心理落差之中不能自拔。而成功者則善于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不回避或歪曲下崗現實,拋棄怨天尤人或自暴自棄的心理,樂觀生活,積極調整自己的不良情緒。他們充滿自信,相信自己的智力、自己的才能、自己的判斷。因為如果事情沒開始就先打退堂鼓,如果自己都信不過自己,又怎能奢望別人高看自己?只有戰勝自卑,才能實現超越。擁有了自信,便擁有了成功的一半。 2.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己 對于做事的期望值,既不要高不可攀,也不要因為太低而一事無成。必須正視自己的優缺點,同時正視眼前的現實。但最重要的是能想到,下崗的不是自己一人,有人能坦然面對,自己又何必戴上精神枷鎖而不能解脫呢?雖失去了原來的崗位,但又為選擇新崗位提供了機遇,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薄S辛诉@種積極的心態,就能擺脫不良心理的束縛,把注意力引導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再就業這方面來,從而發掘出很多以前自己也沒有認識到的潛力,找到一條成功的再就業之路。 3.能夠吃苦耐勞 只要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干事,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下崗只不過是讓生活輕輕撞了一下腰,它永遠不會壓垮人,只會使人變得更堅強。因此無論是從零開始的創業者,還是重新找到工作的再上崗者,他們都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對工作盡職盡責,做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從而也找回了自尊,實現了自我價值。 下崗不灰心,人人當自強。與其等待,不如從現在做起,依據自身條件到市場的海洋中去拼搏,尋求新發展。不要被面子和條件所困擾,沒有文憑同樣可以再就業,沒大本錢也能做合法生意。只要你肯付出誠實的勞動,就一定會得到社會的回報。記住,不管路有多遠,只要我們的心沒有下崗,我們就能到達成功的終點。 (四)測試 你有下崗綜合征嗎? 1.下崗以后,你心理上出現了揮之不去的對家庭的內疚感和負罪感。 a.經常b.偶爾c.沒有 2.你把自己下崗的原因都歸結于社會和單位,于是你對所有的人都產生了不滿的情緒。 a.經常b.偶爾c.沒有 3.認為自己下崗的原因是自己的無能,整天陷入了抑郁和苦悶之中不能自拔。 a.經常b.偶爾c.沒有 4.下崗以后,借打牌、吸煙、喝酒等不良嗜好打發時間。 a.經常b.偶爾c.沒有 5.賦閑在家,脾氣日益暴躁,焦躁不安。 a.經常b.偶爾c.沒有 6.下崗以后,你產生了強烈的自卑心理,認為自己無能,處處不如人,以至于不愿與人交往。 a.經常b.偶爾c.沒有 7.不愿意面對未來,對以后的生活失去了信心。 a.經常b.偶爾c.沒有 8.下崗以后,一蹶不振,不愿再去尋找新的工作。 a.經常b.偶爾c.沒有 9.下崗以后,經常出現失眠多夢、心悸、心慌等身體不適。 a.經常b.偶爾c.沒有 10.生活失去規律,食欲不振。 a.經常b.偶爾c.沒有 分析: 選擇“a”得3分,選擇“b”得1分,選擇“c”得0分。 總分16~30分:說明你已經有了較為嚴重的下崗綜合征,需要及時的調適或治療。 總分6~15分:說明有一定的下崗的暫時心理不適應問題,雖不致于影響生活質量,但是也不能忽視。 總分0~5分:說明你的適應能力很強,能很快從打擊中振作起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