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感知篇 第七章 學習與記憶--記憶與遺忘的冤家路窄-《超值金版-心理學常識1000問》


    第(1/3)頁

    感知篇    第七章    學習與記憶--記憶與遺忘的冤家路窄

    人活在世,大事小事,都離不開記憶;沒了記憶,就和沒了大腦差不多,生活也就失去了意義。

    記憶,是許許多多的人關心的問題,可如果問一句“什么是記憶呢?

    你了解多少關于記憶的基本知識呢?”

    恐怕能說得像那么回事的人還真不多。

    記憶就是過去的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是反映機能的一個基本方面。

    由于記憶,人才能保持過去的反映,使當前的反映在以前反映的基礎上進行,使反映更全面、更深入;有了記憶,人才能積累經驗,擴大經驗;有了記憶,先后的經驗才能聯系起來,使心理活動成為一個發展的過程,使一個人的心理活動成為統一的過程,并形成他的心理特征。

    沒有記憶,一切心理的發展、一切智慧活動,都是不可能的;就是記憶發生局部的或一時的障礙,如因腦受傷或精神病患而發生的對某一時間階段以前的經驗或某一類的經驗的全部遺忘,心理活動也要發生極大的困難。

    什么是學習?

    --見聞模仿、溫習練習

    學習是在經驗的基礎上在認識與實踐過程中獲取知識,而導致行為和意識、潛能發生變化的過程。

    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e)乎?”

    意思是說學了之后要及時經常地溫習和實習,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嗎?

    按照孔子的看法,學是指聞、見與模仿,是自學或有人教你學,是獲得信息、技能,主要指接受感官信息與書本知識等等。

    習是鞏固知識、技能的行為,指溫習、實習、練習。

    “學”偏重于思想意識的理論領域,“習”偏重于行動實習的實踐方面。

    實質上,學習就是學、思、習、行的總稱。

    什么是條件反射?

    --巴甫洛夫的狗

    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叫非條件反射,例如膝跳反射、縮手反射、眨眼反射、嬰兒的吮乳等等。

    再比如,吃梅子就讓人直流口水,這些反射活動是人與生俱來、不須學習就會的,屬于非條件反射。

    狗進食自然引起唾液分泌,這是非條件反射,食物是非條件刺激;給狗聽鈴聲不會引起唾液分泌,鈴聲是無關刺激。

    但是,如果每次給狗喂食前,都先聽鈴聲,這樣多次結合后,當鈴聲響時,狗就會有唾液分泌。

    這時,鈴聲已成為進食的信號,作為信號刺激或者說條件刺激,單獨出現時也會引起狗的唾液分泌。

    這就是巴甫洛夫給狗做的經典條件反射的實驗。

    可見,條件反射是后天獲得的。

    形成條件反射的基本條件是非條件刺激與無關刺激在時間上的結合,這個過程稱為強化。

    這個心理常識告訴我們,是不是當孩子在哭鬧的時候,你為了讓他停止哭鬧,就給他買吃的買玩的?

    孩子們實在是在學習這樣的過程中運用了哭鬧來要挾你,實在是你自己慣壞了他。

    恐懼是怎樣學習到的?

    --華生和小阿爾伯特

    華生認為恐懼可以通過學習而產生,同樣也可以通過學習而消除。

    他試圖在實驗室里證明他的理論,他找來一個十一個月大的嬰兒阿爾伯特(albert)作被試。

    第一個實驗是想讓阿爾伯特對大白鼠產生恐懼反應。

    實驗開始時,他發現孩子一聽到大的聲音和失去支持時,便產生恐懼反應;另外他發現孩子對十二英寸之內的東西很感興趣,無論是什么,他都想法得到并擺弄它,這些反應同其它孩子的反應是一樣的。

    華生開始正式做實驗,他先讓阿爾伯特玩弄一只大白鼠,孩子玩得很高興,幾周之內毫無懼怕的跡象。

    后來當阿爾伯特伸手去摸那只大白鼠時,華生就用錘子猛敲一只鋼棍(直徑一英寸,長三英尺)發出很強的噪聲,阿爾伯特產生了很不愉快的感覺。

    以后華生便重復地這樣做,每當孩子伸手觸摸大白鼠時,華生便敲擊鋼棍,孩子便猛然跳起然后跌倒,繼而哭泣。

    一周之后華生又讓阿爾伯特玩弄大白鼠,這時孩子對動物不怎么感興趣,看來有點膽怯。

    在進行本實驗之前,阿爾伯特是不怕大白鼠的,而這種實驗重復多次之后,他不但懼怕大白鼠,而且害怕兔子,害怕用海豹皮作的衣服外套和棉花。

    什么是習得性無助?

    --曼谷的大象如此軟弱

    在泰國曼谷的街道上,常常見到這樣的情形:象夫領著大象一路走,一面讓大象將象鼻朝路人伸出去,偶爾來點屈膝或搖頭擺腦的動作;助手們則在人群中向人們兜售香蕉或甘蔗來喂食大象。

    旁觀的人或出于好心或出于趣味而自掏腰包,因為泰國的古老傳統中大象與風調雨順是有聯系的,甚至有的泰國人仍舊在大象肚子底下走三次來祈求好運。

    午間氣溫熱的時候,不適合上街工作,象夫和助手們就在空地上用野草搭起了防水布,用長長的鏈子拴著大象,以免它們在象夫等人打瞌睡時亂走。

    實際上除非有人偷,大象一般都不愿意動彈。

    因為這些大象從小就經過嚴格訓練才能在街上做行藝工作,從小就被鏈子拴得嚴嚴實實,逃到無次數也逃不掉后,就不再主動地逃脫了,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當人或動物經歷某種挫折的體驗后,在情感和行為上也表現出消極的心理狀態,就是習得性的無助感。

    再比如,一個學生每次參加考試,每次都考不及格,久而久之他便對學習失去信心,甚至產生厭學情緒。

    正是由于以往的挫折經歷,使得他們認為自己無論怎樣努力都不能取得成功。

    當我們了解到這些心理常識的時候,我們就會知道,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幫助我們認識到自己的失敗并不是天生的,只是后天不好的經歷而習得的。

    我們可以重新改變認識,可以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

    學習有什么規律?

    --強化學習的效果

    在前文中,我們提到桑代克他曾用小雞、貓等動物,設計一些迷宮和箱子,來研究動物的學習能力和逃脫行為。

    例如,他將小雞放入迷宮,里面有四條路,三條是死胡同,只有一條路通往有食物、有水和其他雞的地方。

    小雞在一次次的實驗中,慢慢學會了找到出口,他認為導致成功的行為帶來的快樂讓小雞記住了這些行為,同時也忘記那些不愉快的行為。

    這就是桑代克學習定律中的強化定律。

    當一個行為出現后,伴隨著喜歡的事情,就叫陽性強化。

    比如,你的寵物狗如果在轉圈后得到它想到的食物,那么它將學會轉圈;如果你的孩子,自己洗好了襪子后得到你的贊許和表揚,那么他將學會繼續這樣的行為,所以,人們常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當一個行為出現后,討厭的事件就解決了,就叫陰性強化。

    比如,你不喜歡下雨,但是使用雨傘或雨衣,事情就解決了,那么你將繼續帶著傘。

    當一個行為出現后,伴隨著討厭的事情,就叫陽性懲罰。

    比如,你吃面的時候太著急而燙了嘴,疼痛懲罰了你的著急,這樣下次你可能就不可能再那么著急。

    當一個行為出現后,喜歡的事情就消失了,就叫陰性懲罰。

    比如,當一個女孩打了自己的弟弟,父母親就取消了給她的零花錢,運用負面的懲罰讓她知道以后不再打弟弟了。

    聰明的你,有沒有記住以上的心理常識巧妙地運用強化法來改變生活中的行為呢?

    什么是記憶?

    --從回憶和認知中搜尋信息

    記憶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包括“識記”、“保持”、“回憶”、“認知”四個基本環節。

    四個環節互相聯系、不可分割:識記和保持是回憶和認知的前提和基礎;回憶和認知是識記和保持的結果,并能夠加強識記和保持。

    識記,是識別和記住事物、積累知識經驗的過程。

    識記通常是一個反復的感知的過程。

    例如識記外文單詞,常是經過多次誦讀,形成它的音、義、拼法間的鞏固聯系,從而記住它。

    當然也可能經過一次感知就能記住,正所謂“過目不忘”。

    識記是記憶的第一個環節。

    識記非常重要,因為要形成記憶、提高記憶效果,必須要有良好的識記作前提。

    識記過一個事物后,當那個事物不在你面前時,你的頭腦中仍然會出現那個事物的形象,這叫做記憶的表象。

    表象具有直觀性和概括性。

    比如,一說起大象,你的頭腦里就會浮現出大象的樣子,有大大的身體、長長的鼻子等等,近在眼前似的,這就是直觀性;你或許見過許多種大象,比如亞洲象、非洲象,又或是成年象、小象、公象、母象等等,各有各的的特點,可事后浮現在眼前的大象無非就是身體龐大、鼻子很長,這就是概括性。

    表象是記憶的主要內容。

    我們在記憶中能夠回憶很久以前看到的人、事以及聽到的聲音,主要是依靠表象來實現的,因而表象在記憶中的地位極其重要。

    回憶,就是說以前感知過的事物不在目前,把對它的反映重新呈現出來。

    而客觀事物出現在眼前,人感到熟悉并確知是以前感知過的,則叫做認知。

    記憶主要以回憶(再現)和認知(再認)的方式表現出來。

    回憶和認知之所以可能,是由于經過了識記。

    記憶都有哪些分類?

    --感知、邏輯、情緒、運動

    人的大腦感知過的事物、思考過的問題和理論、體驗過的情感和情緒、練習過的動作等等,都是記憶的內容,并據此可將記憶分為感知形象記憶、邏輯記憶、情緒記憶和運動記憶等四種類型。

    形象記憶。

    就是把感知過的事物的形象作為內容的記憶。

    例如,你看到大街上跑的汽車,就會對汽車的形狀有記憶。

    邏輯記憶。

    邏輯記憶就是把概念、公式和規律等邏輯思維過程作為內容的記憶。

    例如,你對數學公式、物理定理的記憶。

    情緒記憶。

    就是把體驗過的情緒和情感作為內容的記憶。

    例如,你對和好朋友外出游玩時的高興心情的記憶就是情緒記憶。

    運動記憶。

    就是把做過的運動或者是動作作為內容的記憶。

    例如,你對游泳、騎自行車的動作的記憶。

    在日常生活中,這四種記憶形式不是單獨存在的,也是相互聯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舉個綜合的例子,到過天安門之后,想起宏偉門樓的形象,就是形象記憶;由天安門而想起什么是社會主義,就是邏輯記憶;想起站在天安門廣場看升旗時的心潮澎湃、興奮鼓舞,就是情緒記憶;想起升旗時自己筆直站立的動作,現在還能重復,那就是運動記憶了。

    什么是短時記憶?

    --你記得住電話號碼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自贡市| 板桥市| 台中市| 应用必备| 同仁县| 兴义市| 来安县| 英超| 贺州市| 汝州市| 英超| 湖口县| 新竹市| 穆棱市| 遵义县| 芜湖市| 托克托县| 临桂县| 高邑县| 泗阳县| 雷州市| 林芝县| 深州市| 临猗县| 常熟市| 深圳市| 新化县| 荔浦县| 光山县| 黄石市| 铜陵市| 铜梁县| 屯昌县| 商河县| 丹阳市| 鹤岗市| 临泉县| 高雄县| 长治县| 丽江市| 攀枝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