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鎮撫司與軍宣司?-《織明》
第(1/3)頁
如果說“懲誡營”和“督戰隊”,就是張誠給他麾下鎮撫官們準備的大棒,卻也恰如其分,雖然現在只設了一處懲誡營,但其設立后必然可以威懾全軍。
而督戰隊更是以各營中的主力騎兵充任,雖然是在戰場上才臨時設立的非常規組織,但其不經審判即可處決逃兵的權力,仍然使人望而卻步。
但張誠卻認為僅有這些手段,還遠遠不夠,在他的心中鎮撫官除了發揮震懾之責,更要善于撫慰各營將士的內心情感,使之在戰場上無所畏懼才是獲勝的關鍵。
雖然,現在各鎮撫官手里還掌控著“考功”之權,憑他們手中的一支筆,寫盡勇毅軍數萬將士之軍功,只要被他們記錄在案,封賞自然就不會遠了。
所以,他們一面逼迫各營將士沙場搏命,一面又如實記功錄功,為戰士們爭取功名與封賞,真的是叫全軍上下又恨又愛。
但永寧伯張誠卻覺得,僅有這些還是不夠,他為了能夠提振勇毅軍上下的軍心士氣,使廣大將士們能夠將心齊聚在一處,擰成一股繩,上下同心,達到其利斷金之能。
他特別成立了一個新的部門——軍宣司!
軍宣司——顧名思義就是專司宣傳勇毅軍的一個部門,這其實是張誠仿照后世的文工團,而創設出來的一個四不像部門。
他之所以將其定名為“軍宣司”,而不是普普通通的宣傳處,其目的自然就在名字前面的一個“軍”字上。
張誠發現了一個小竅門,無論他創設什么樣的機構或部門,只要在前面冠上一個“軍”字,便可以繞開地方上那些奸佞小人的誣告。
不論他們怎么想,張誠只承認這些部門都是勇毅軍打勝仗所必須,都是為了增強軍心士氣而創設。
至于骨子里自然又是另一番景象,他們大可以勇毅軍的名義在外行事,就算是插手地方衛司事務也屬正常。
莫說在宣府鎮這等實土衛所地方,就算是將來進入河南,在那兵荒馬亂,朝廷早已喪盡威信之地,還不是同樣為所欲為?
即使將來在大同、山西地方上,做了一些出格之事又能如何?
試問一下,大明如今的這幫子軍頭將帥們的部下,又有哪一個不是兵疲橫行,莫說做了些出格子的事情,就是屠盡一城百姓來填補自己的軍功,又有哪一個不長眼的敢捅破了天去!
其實,就算他們捅破了天又能如何,難道崇禎皇帝還真的敢于將他們擒殺了不成?
若真是那樣,稍有不慎,反倒又逼出一個屠戮天下的混世魔王來,如今闖、曹、獻等流寇就已近于無力剿除。
這要是再來幾股實力強大的流寇,大明江山怕是真的要易主啦!
…………
軍宣司,下設采收、編撰、宣傳各局。
采收,自然就是深入各營將士之中,采集那些軍中優秀人物和事跡,或是深入到各地軍戶百姓中,收集他們被迫害和奴役的歷史,以及如今的美好生活。
當然,各地方的災荒與瘟疫肆虐的慘狀,也在他們采收的范圍內,甚至流寇是如何裹挾百姓,驅流民鏟城,以及建奴入寇時的劫掠和擄奪,世間的種種慘烈都是他們采收的目標。
編撰,就是對采收組收集來的內容,再進行深入的藝術加工,使之不僅能讓普通人看得懂,還要讓他們能夠看透事件背后的真相,使之感同身受,才能生出同仇敵愾之心來。
他們不但要加工那些英勇將士,奮不顧身、拼死殺敵的英雄事跡,還要把宣鎮地方的安定祥和與外間的災荒瘟疫戰亂給反襯出來,更要將流寇與建奴的惡和壞,也淋漓盡致地展現在大家面前。
按照張誠的說法,編撰出來的內容既要淺顯易懂,更要瑯瑯上口,要讓普通百姓們看得懂才行。
最后是宣傳局,其內更細分為評書、話劇、曲藝等處,他們分別以不同的表演形式,將編撰局藝術加工出來的內容,直接演繹給宣鎮的軍民百姓觀看。
在宣傳局內甚至還出現了一個全新的表演形式——小品。
對,就是“小品”。
這一種表演形式在張誠原本的那個時代里可是喜聞樂見,他如今要搞宣傳動員,自然是不會放過這種極具煽動性的表演。
雖然,張誠并沒有什么表演的天分,但是這也不妨礙他想要將小品這種表演形式,搬上大明舞臺的決心。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澳县|
寿阳县|
甘孜县|
清丰县|
壶关县|
且末县|
措美县|
惠东县|
乐陵市|
关岭|
会理县|
潜山县|
丹东市|
新源县|
沂南县|
花莲县|
驻马店市|
华阴市|
乌苏市|
鹤岗市|
北碚区|
尉犁县|
卢龙县|
贵溪市|
涪陵区|
石屏县|
泾源县|
托克托县|
宁乡县|
沅江市|
淳化县|
水富县|
玛曲县|
吴旗县|
道孚县|
乐至县|
青神县|
天柱县|
苍山县|
佛教|
静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