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章 與領導相處并不難-《辦公室潛規則》


    第(3/3)頁

    所以從實質上講,上司是不需要對你負責的。

    而上司對你的關照度有多少,并沒有契約或者權力進行約束,你對此毫無辦法。

    這的確是不公平的,但你應該明白,這就是權力的魅力。

    為什么歷來有這么多人想爬到高位上去?

    就是要享受這種高海拔的魅力。

    所有人都臣服在你腳下,并且對你效忠,而你卻不需要對他們負責。

    有很多人以為,對上司的效忠是對等的,這實在是太天真的想法。

    就效忠這件事情上來看,你并沒有什么資本和上司對等。

    他可以管理你、壓制你,而你沒辦法管理他、壓制他。

    所以你必須效忠上司,而他卻可以做選擇題,可以拔擢你,也可以拔擢你的對手,甚至看你們廝殺爭斗。

    這是權力造成這一切,而你在追逐的,也正是這一切。

    2.你和上司只是相互利用的關系

    有些職場新人,有些不切實際的想法,他們覺得和上司之間,應該是親如父子的,可以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給上司,包括職場計劃、自己的前途和所有的事業。

    我承認你的想象非常美好,但是這是不可能的。

    這個世界可以為你交出一切的,只有你的親生父母。

    而上司,不管多么和善、對你有多關照或者有多大的交情,他們和你之間,唯有相互利用的關系。

    既然你們是相互利用的關系,那么你的命運,又怎么可以交給上司決定呢?

    你希望一個利用你的人來控制你的人生么?

    3.上司看重的永遠只有權力

    為什么說,上司不是你的人呢?

    因為你的上司也是他上司的人。

    權力的誘惑是無邊無際的,越是高位的人就越貪戀權位,他們不會就此停步,而上司的目標,一定是還要繼續往上爬。

    所以他們工作的重心是討好他們的上司。

    這是一條生物鏈,最大的boss呆在頂端,牽扯整條鏈條,而你是最底層的。

    最底層的生物,是唯一能被吃掉且沒有任何后遺癥的。

    只要有必要,你的上司就會犧牲你來換取他自己的利益。

    任何對上司人品以及道義抱有的期望,都是不切實際的。

    既然你們是相互利用的關系,那就該讓自己有足夠的利用價值,而且盡量不犯錯。

    當高層發生利益交換的時候,是不會有你說話機會的。

    4.為上司做事而要求回報是不明智的

    看了以上三點,相信你已經明白,自己和上司之間既不是親屬也不是朋友,完全是種相互利用的關系。

    那么最后一點,你需要更明白,在你和上司之間,更多的是他利用你。

    所以他可以要求你做事情,而你主動要求回報是不明智的。

    有的人可能覺著奇怪,既然是相互利用關系,那就應該我做一點,他回報一點,要不然就是單方面的付出。

    而事實上,你對上司效忠,這是你的付出,而他允許你效忠,這就是他的付出。

    如果你想老板把你擺在和他一樣高度的天平上,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還沒有進入職場之前,還在校園里做夢的時候,我們以為這個世界一切都是公平的,不是嗎?

    我們可以大膽地駁斥學校里面的一些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如果老師有什么不對的地方我們可以直接提出來,根本不用害怕什么。

    在別人眼里,你是“有個性”、“有氣魄”的人。

    但是,進入職場之后,“人人平等”變成了下級和上級不可逾越的界限,“言論自由”變成了盡可能地服從。

    如果你動不動就對公司的制度提出質疑,或者動不動就和老板理論,到頭來往往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21.視上司為知己,只能讓你很受傷

    有個朋友講她今天很不開心,因為覺得她的老板朋友對不住她,緣由是她老板是她老公的好朋友。

    她哭訴地說,當年這家公司還是小公司時她就過來幫忙,盡心盡力,身兼幾職,而如今這家公司也小有規模了。

    可如今她由于孩子要讀小學了,家里沒人照顧,想以后都提前在下午4點就下班以方便接孩子。

    按她的想法,這個老板朋友當然要同意!不是嗎?

    一來她是老臣子,是得力助手;二來她是老板老友的老婆,難道不應該照顧一下嗎?

    三來只不過提前兩個小時下班而已,按說應該影響不大。

    前天她和老板提出她的計劃時,老板有點不置可否,她臉上就有點掛不住啦,當場她給了老板兩個選擇,一是她辭職,一是同意她的要求。

    可是結果老板告訴她,同意她辭職,因為如果同意她的做法,會對公司其他員工有不好的影響。

    所以她很不開心,覺得老板很不夠朋友,傷了她的心。

    就算你再能干,再了解上司的心意,也只能是個能干的員工、貼心的員工。

    在上司心目中,你絕不會變成能干的朋友、貼心的朋友。

    如果你有股份與他的同等,你也只是和他合作得很好的生意伙伴,一切還是以利益為分成的。

    工作就是工作,上司就是上司,真正的朋友是沒有利益關系的。

    朋友是心靈的慰藉,與我們的精神世界息息相關;上司則是衣食來源的掌握者,與我們的物質生存緊密相連。

    假如有一天,你遇上了這樣一位上司,他欣賞你、理解你、信任你、支持你,在工作之余你們還一起去踢球看電影。

    遇上這樣的上司,你是不是在暗自慶幸,并迫不及待地將他劃入你的“好友”之列,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就等著傷心的那一天吧。

    圣人說:“君子之交淡如水。”

    千萬不要讓你的朋友當你的上司,更不要把上司當朋友。

    因為你們的關系從一開始就不是純凈如水的,而是建立在利益關系上的。

    a與b兩人同歲,一起進入同一家公司,b是a的上級主管,b口口聲聲地說與a是好朋友。

    a也一直把b當成自己的好朋友,而且經常一起開玩笑,甚至說一些相對隱私的話題。

    然而,a卻想不到b會把他說的牢騷話傳給公司老板,害得他挨老板一頓臭罵。

    a非常委屈,弄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他不知道為什么b會如此言行不一,他不知接下來該如何與b相處。

    a的問題在于把領導當成朋友,領導卻并沒有把他當做朋友。

    領導有時為了鼓勵下屬,會說一些客套話,這是一種策略,千萬別當真。

    所以,如果有一天,一位當上司的朋友向你發出誠懇的邀請,切記冷卻一下澎湃的熱血,仔細考量一下前景。

    如果他真處于危難之中,急需你“兩肋插刀”救一回火,短期幫忙當然無法推脫,但此種情況之外則不宜考慮。

    朋友之間羞于談錢,可作為工作必定是需要薪水的,該拿多少無法衡量,倘若你把工作和私人感情牽扯到一起,最后受傷的只能是你自己,而你的職位、公司發展等問題,也一定是引發你不滿的導火線。

    現代社會的人們,都愿意與領導交朋友,這是不爭的事實。

    因為領導可以幫著解決很多問題,給自己或親屬帶來許多利益。

    古人早就說過,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識,時代發展到今天,這個現象依然存在,且更為明顯。

    當把領導與朋友這兩個概念放在一起時,你就得把握準確了。

    如果你把握不好,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吃幾碗干飯,最后的結果是不僅朋友做不成,他還不想領導你了呢。

    想和領導做朋友?

    你得看清楚領導的本質。

    領導是權威,是制度,是有權力給你帶來福利分配的人,是管理約束你日常行為的人。

    當你和領導成為朋友的時候,會不自覺地流露出你們的感情和關系,說小一點會影響領導工作的開展,說大一點會影響到領導的威信,讓領導心里不舒服。

    盡管你是領導的朋友,甚至達到了私下里無話不談的地步,但是在公開場合下,你始終得維護領導的地位,和別人一樣說著些恭維領導的話。

    而朋友是什么呢?

    朋友是手足,是義氣,是真誠的交往和平等的溝通,是可以與你同患難、共甘苦的人。

    你和領導交朋友,會有這種感覺嗎,所以說,千萬別把領導當朋友。

    那么,在職場中,應當如何與自己的上司相處呢?

    1.站在上司的立場上想問題

    如果獨立思考是一種技能的話,很多人已經遺忘了如何做到。

    遇見一件事情,并非考慮表面問題就可以,需要的是更深入的思索和換位思考。

    上司交給你一件事情,一般人都只會去想自己能不能做好,有多大的好處。

    但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對你上司的好處,以及將會產生的影響力也是你必須思考的,因為只有了解這一切,你才能做出最正確的判斷。

    所以,你先要站在上司的立場上想問題。

    這種換位思考是必要的,只有你站在上司立場上,才能看到對事件的更高一層反應。

    他讓你做的,是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

    為什么要做,為什么找你做,你的同事會有什么看法?

    你上司的同僚會有什么看法?

    在公司里會有什么反響?

    這些問題你從前不會想,可卻是你上司每天都在考慮的。

    這就是為什么他會當上司,而你沒有當的原因。

    許多職場人的問題就出在這里,不想太累,不想思考,上司命令什么就做什么。

    如果真的只想這樣,那你的職場之路就是永遠呆在底層做小職員,看著比你晚進的人慢慢升職。

    倘若你站在上司的立場上,把整個問題想清楚,你就知道,他為什么要命令你做,這件事情對你上司有多重要,這件事情是不是可以推脫的。

    這是你接觸所有工作的前提,隨后你才可以對它做出判斷。

    2.站在自己立場做事

    當上司相信你,讓你做一些事情時,你的心里必須有自己的小算盤,別傻兮兮地什么都做。

    你要站在上司立場上去考慮問題,了解上司為什么要做,能達到什么目的,然后再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作出抉擇,有些做,有些推脫。

    選擇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去做,不符合利益的想法推脫。

    用做了的事情取悅上司,而不做的事情則讓上司知道,你已經完全盡力了。

    一般而言,當某件事情擺在面前,你需要先站在上司的立場上考慮,如果這件事情對上司有好處、對你也有好處,那就放手去做。

    如果這件事情對上司有好處、對你卻不利,那就想法子推脫掉。

    你要明白,站在上司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絕不是要站在上司立場上做事情。

    上司做錯事情沒關系,他可能有自己的靠山,可你做錯事情卻沒人救你。

    所以不管怎么樣,最后做事情的準則是以你的利益為重,一切都要對自己利。

    在職場上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朋友,在這里只有利益關系,如果你在保證自己利益的同時,又順帶著給上司創造利益,那就創造了多贏的局面。

    22.不要越級報告,這是危險的行為

    剛畢業不久的小周,滿腔工作熱情,想法也很多,但是他的創意總是被頂頭上司槍斃。

    經過幾次挫折之后,他認為是上司對自己存在偏見。

    于是,有一次他把一個自鳴得意的方案私自送到老總的桌上,然后以為最高決策層會對自己的才華另眼相看。

    結果老總將他的報告按下不動,好像沒有這一回事一樣,另行啟用他所在的部門呈上的另一份方案。

    這一次,小周覺得老總可能認為那份方案一般,于是又有一次,他花了兩個通宵,制作了一份上市方案,同樣悄悄送到老總的辦公室。

    這一次,他親眼看到老總連翻都沒有翻,徑自送回部門經理那里,令其按常規程序辦。

    本來覺得他潛力不錯、準備今后著重培養他的部門經理從此真的對他“另眼相看”了。

    任何公司和組織的報告制度都是逐級的,因為我們每個員工都有直屬上司和頂頭上司。

    在工作中,越級報告意味若越過直屬上司,直接與頂頭上司報告你的看法或者主張。

    越級報告通常是一種危險的行為,會產生許多不良后果。

    高層主管一般都不會允許越級報告,對于越級報告一般會“退回原級處理”。

    對于高層主管來說,他不可能不考慮中層主管的威信、情緒等因素,不能不維護整個管理階層的和諧局面。

    況且,越級報告明顯是對主管不尊重的表現。

    這將直接影響到直屬上司與下屬之間的關系,因為這樣做將使得中層主管處于被動尷尬的局面。

    高層主管也好,中層主管也好,直接主管也罷,都將難委你以重任。

    而如果身邊的同事們知道了,更有可能使你處于“里外不是人”的境地。

    “坦率”的職場菜鳥會禁不住對上司的上司表忠心,在他們的腦海里,他們都是領導,而且上面人的權力明顯更大,所以會很自然地貼上去,說了很多“忠心話”,就是違犯了一個新的游戲規則——越級匯報。

    越級匯報在職場上是個大不敬的事,操作不當,不但直接得罪了上級,還很有可能給上級的上級留下負面印象。

    即便你報告的內容是非常正確的,但是,你的確破壞了單位的正常運作程序,這會讓頂頭上司感到“頭疼”。

    即使你的越級報告得到成功,各級主管也會心存芥蒂,認為你對任何主管都可能采取同樣的行為。

    所以,非特殊情況下,不要越級報告。

    事實上,有些“狡猾”的老板們,喜歡下屬打小報告,以這種非常渠道來了解手下人的想法。

    對于這種偏好的老板,你以為自己越級成功,那就錯了,你充其量是被利用了罷了。

    ben是一家公司的部門中層,他的頂頭上司是分管副總。

    相當一段時間以來,兩人關系維護得還不錯,因為利益一致,所以目標與手段全都能統一在一起。

    ben是新晉升的中層,鋒芒畢露,一心要在職場中嶄露頭角。

    所以,他對部門里的同事管理相對較嚴格,從上下班時間到業務考核,全都不放過。

    當然,他這么做并沒錯,是一個負責任的中層必須干的。

    可問題的關鍵在于,別的部門不像他管得這么嚴格,所以下屬們開始轉了風向,要把對他的不滿意轉訴到更高一層的領導那里去。

    并且,不止是不滿意,工作上任何事也直接向上級領導匯報了,直接把他給架空了。

    恰好這分管副總也是個職場空降兵,剛從下面的子公司里調任上來,急于搞好人際關系,不管和誰都打得火熱。

    先是百般贊揚ben,告訴ben無論怎樣嚴厲對待下屬都是理所應當的,自己會力挺ben的做法。

    可是等到那些下屬試著流露出對ben管理方式的不滿意時,他又全盤接收,說ben這種管理方式屬于“用力過猛”,應該更“以人為本”。

    接下來,他以下屬的投訴意見再來控制ben,溫和但又嚴肅地正告ben,再這樣下去,人心會散掉,隊伍也會垮掉的——“我一直都在看著你,工作能力是沒有問題的,但管理方法一定要改善,你做了些什么我全都知道,你一定要多和我溝通,也要多和部門同事們交流……”

    ben聽了副總這番話后,知道完了。

    一是,部門里的同事大半都經由他招聘進入公司的,自己于他們有恩,這些人現在居然在背后這樣告自己黑狀;二是,就沒見過一個像這副總似的高管,成天和公司的一幫基層人員打成一片,偏聽偏信,時不時還把那些意見拎出來嚇唬一下自己。

    這樣的公司是典型的以辦公室政治為榮的地方,誰也待不長的。

    所以,他只好閃人。

    一個正常的組織中,偶爾會出現越級報告、越級指揮應被視為常態,但要遵守“三角傳球”的原則,讓被跨越的層級也接收到同樣訊息。

    當發生緊急、重要的事情而必須向主管報告,但直屬主管正好不在,如果等到主管回來才報告的話,在實效上很可能已經不被允許。

    此時,部屬應該要往更上一層的主管報告,以盡速回應、避免誤事。

    但當直屬主管回來之后,部屬必須盡速向其“補報告”,使其掌握狀況,這便是“三角傳球”的涵義。

    另一種常見的情況則是,部屬提出意見,經過與主管充分溝通、討論之后,仍然未被主管采納,如果部屬認為自己提出來的意見有其重要性,而主管未采納的原因可能是其思考上的盲點所致,此時,部屬可以越級向更高一層的主管報告。

    在這種情形中,部屬該注意的是必須先與主管溝通,溝通不成才能越級報告,并非凡事都直接找更高層主管而未讓直屬主管知道,否則,便違反了“三角傳球”的原則。

    23.老板的有些話你不能當真

    小e的部門主管為了在上級面前表現自己優秀的管理能力,經常對上級夸下海口,因此,各項開發任務往往要求在不可能完成的時間完成。

    接連幾次任務沒有準時完成,此項目的上級產生了不滿。

    小e的主管靈機一動,采用了授權管理。

    當然,情況照舊,但是唯一改變的是小e部門主管在企業內部授權給下屬員工。

    當下次項目會議召開的時候,小e該部門主管在會議上詳細訴說了自己部門所進行的管理創新,并且指出,在授權管理下,員工的積極性大幅度提高。

    但是,由于個別員工的組織性、紀律性、自覺性不強,造成項目整體延緩。

    于是,曾接受授權的小e被當做“首席替罪羊”調離該部門,重新補充了一個新人進去。

    由于一個項目平均進行三到六個月,這個授權伎倆被充分使用,并且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領導的話你千萬不能全信,這就是職場的永恒真理。

    領導的有些話你大可不必當真,人家那么一說,你也就那么一聽就得了。

    若是信了,你就是大傻瓜。

    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企業里的謊言實在是很多。

    謊言的特征是,說得天花亂墜,但是,跟實際完全不符。

    基本上是說歸說,做歸做,甚至,說的跟做的完全相反。

    以下四句好聽的話,你聽了最好多過過腦子,不要太較真。

    1.“員工是最為寶貴的財富”

    如果你去采訪任何一家企業的老板,問他關于對員工的認識問題,他們都會斬釘截鐵地說:“員工是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

    或者,“員工是企業的靈魂。”

    說法各有不同,不過意思完全一致。

    在這個問題上,所有的老板和管理員有著驚人的一致。

    一個老板可能敢公開地承認自己偷稅漏稅,但是,他絕不敢承認自己不把員工當人。

    某公司的老總對辦公用品的管理非常嚴格,要求所有紙張必須雙面使用;復寫紙必須用到不能用了才能扔掉;所有的文具必須以舊換新;冬天嚴禁開空調,夏天必須在氣溫達到30度以上,并且已經到達7月中旬,才可以開空調。

    如此嚴格的管理,使得辦公費用有所下降。

    公司里有兩個新進的大學生,在工作上沒有任何錯誤;但是,根據他們上級主管的反映,他們的工作似乎不夠“積極、熱情”。

    在高層管理人員會議上,老總說:“大學生現在有的是,不合適的馬上開掉!”

    于是,兩位大學生因為不能達到“積極、熱情”的標準而被解雇。

    如果搞一個資產排名,這些作為“最寶貴的財富”排名肯定在辦公用品的后面。

    2.“我們要開誠布公”

    在公司會議上,慈祥、和藹、可親的上司經常會這樣說:“大家請暢所欲言。”

    面對一個個呆若木雞的會議僵尸,上司清楚地知道,員工是需要鼓勵的。

    當上司長篇大論說完以后,如果僅僅只有寥寥無幾的掌聲,對一些無能者來說是不夠的。

    他們有大把的時間沒有地方用,好不容易有一個開會的機會,怎么能不好好利用呢?

    于是,在員工完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他們認為,需要員工在這短短的時間里,就聽明白了報告的所有內容,并提出一些“令人激動”的想法來。

    對發言者來說,他們期待的“令人激動”想法包括:“這個思路太好了!我們公司又要賺大錢了!”

    “這個想法太偉大了!怎么我們從來沒有想到呢?”

    “老大說得太有道理,簡直說到我們心坎兒上去了!”

    “我覺得老總說得很有道理,我們一定會認真執行的!”

    如果這時候你站起來,對老板的觀點進行認真地總結和分析,那么,你會發現:會議結束,報告仍然按照原樣遞交,而可憐的你,將面臨什么樣的命運呢,就要視你上司的胸懷而定了。

    老板說“隨便談談”,你可千萬別隨便。

    發言之前最好多察言觀色一番,三思而后再言語。

    3.“失敗乃成功之母”

    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道理,失敗能夠增長經驗,能夠加強記憶。

    如果你是營銷部門、開發部門的員工,你的上級一定會經常跟你們說,要敢于失敗,要敢于冒險;對于按部就班的部門,比如財務部、生產部來說,一切都有明確規定,冒險代表著失敗。

    但是,對于營銷部門和開發部門來說,按部就班地工作,不可能有任何業績,只有沖出去,不停地接觸新的信息,做不同的嘗試,才有可能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和新的創意。

    道理是不錯,但是,上級一些常用的詞語有不同的意思比如冒險。

    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冒險,代表著有失敗的可能,甚至有很大的失敗可能。

    如果一件事情的成功率達99.5%,我們不能認為這是一個冒險,當一件事的成功率接近甚至少于50%的時候,我們才可以認為這是冒險。

    上級要求下屬多冒險有兩個好處,如果冒險成功了,他可以以領導者的身份獲得嘉獎;如果冒險失敗了,下屬就有個小辮子落在他的手里,每到初一、十五,他可以提一下下屬的失敗案例,分析一下失敗原因,并且樂在其中。

    如果你的上司讓你放心大膽地去冒險,你可千萬別太大膽,一定要在90%以上把握的基礎上去創新,美國有蘋果、3m之類的大公司敢于鼓勵失敗,在中國,目前還沒有多少如此豪邁的企業。

    4.“這事交給你了,放心去做吧”

    所謂的授權管理,就是工作任務和權力下放下去,讓下屬去做,以減輕管理者的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這看上去非常合理。

    從一個企業的角度來說,根據企業需要,設置了各種部門,根據各部門的工作情況,設置了各種崗位。

    從一個完美的角度來說,如果各個崗位的工作都順利展開,企業就能良好地運行。

    但是,一個把授權當做經典管理方法的企業不是這樣。

    很明顯,那些把授權當做管理技巧在那里推廣的企業,他們的崗位設置明顯地存在問題,下屬沒有事情干,全部工作都是上級一個人在干。

    問題是出在沒有授權,還是崗位責任設置不合理呢?

    作為這樣企業的員工,在授權活動進行之前,你并沒有十分的空閑。

    想想看,授權,授權,你被授予了哪些權?

    你有動用資金的權力嗎?

    你有調派人手的權力嗎?

    如果沒有的話,那么,授權跟普通的下達任務有什么不同呢?

    如果上級下達了一個長期任務,而你根本搞不清楚具體該怎么做,如何衡量成功和失敗,大約需要多少時間,需要多少費用,總而言之,在你對項目怎么辦不是很清楚的情況下,你也可以采取授權的方式,把這個含糊的包袱扔給你的下屬。

    切記一個原則,授權并不是真的要你把權力下放,而是要把責任下放。

    人在職場,身不由己。

    領導或許也如此,每一個好不容易鉆進權力金字塔的人,首先學會的就是曾經他所不屑的官話。

    這些官話有些領導只不過是為了表示自己的地位,敷衍下屬,對于此類的領導,你只管聽聽就是;而有些領導則把他作為管理手法,你一定要聽出他的話外音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国市| 读书| 新化县| 静海县| 新竹市| 孝感市| 志丹县| 石门县| 安龙县| 灵石县| 巫溪县| 姚安县| 库伦旗| 尚志市| 淅川县| 惠来县| 万源市| 开远市| 英吉沙县| 探索| 拉孜县| 安义县| 方城县| 航空| 天峻县| 贵阳市| 莱芜市| 于都县| 清徐县| 旬阳县| 元阳县| 临沂市| 紫阳县| 微山县| 康乐县| 沅江市| 当阳市| 涟源市| 镇远县| 保德县| 大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