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可神農氏畢竟是人皇。 身為人皇,他自然就需要擔負起人皇的職責。 而人皇最大的職責,就是人族的生存與發展。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神農氏退位對人族來說都是最佳的選擇。 更何況神農氏自己心里有數,自己對于人族最大的貢獻或許就在于嘗百草、種五谷。 除此之外,他已經很難在顛覆自我,繼續為人族做出更大的貢獻。 而他如果選擇退位的話,或許一切都會改變。 未來的人族之中,未必不能夠出現像他和伏羲一樣的新的人皇。 而新的人皇,必然也會給人族帶來新的變化,幫助人族更進一步。 這也是所謂的時勢造英雄。 以人族眼下的情況來說,一旦神農氏退位,在氣運的加持下,必然會出現新的人皇。 所以,盡管內心未必完全信服,可是神農氏也在悄然之間做好了退位的全部打算。 這樣一來,他隨時都可以退位。 就這樣,在人族完成了新一輪的擴張之后,神農氏又在人族人皇的位置上待了近百萬年。 在這百萬年里,神農氏解決了人族內部出現的不少新的問題。 并且透露出了退位的口風。 同伏羲一樣,這是神農氏在提醒人族之中的有心人,讓他們早做準備。 …… 這天,神農氏帶領著人族的一眾修士,在泰山之巔完成了退位的祭祀儀式。 在宣誓之后,神農氏正式從人皇的位置上退了下來。 神農氏的去向暫且不提。 人族因為神農氏的退位又卷起了新的風暴。 雖然這些風暴并沒有在人族之中全面鋪開。 可人族之中的有心人都明白,新一輪的人皇之爭又開始了。 如果說伏羲退位之后,神農繼位之時他們還能夠忍受。 這一次他們就有些無法忍受了。 因為人族目前只出現過兩位準圣之境,而這兩位都是人皇。 在大羅之境蹉跎了這么長的時光,他們卻被神農氏后來居上,而自己卻一直困頓于準圣門檻。 這樣的結果,人族的之中的大量修士都無法接受。 因此,有些人族的修士,將準圣之境當成是證道準圣的終南捷徑。 他們未必想要人皇之位的權責,不過都對人皇之位能夠證道準圣這件事情充滿著興趣。 神農氏在位之時,受限于他的貢獻還不好說什么。 可神農氏退位之后,他們就沒有任何顧忌了。 可以預見的是,下一任人皇的爭奪,或許會動用到武力了。 而這,或許也將開啟人皇需要通過武力的方式上位的歷史。 人族之中的很多有識之士都為此感到心憂。 可對于人族的有心人來說這反而是最好的時代。 憑什么自己要為一個修為比自己還低的人讓路? 甚至有些極端的修士在多年的困頓之中,開始無視人族的整體利益。 為了自己的大道修行,他們可以拋開一切的束縛,只為自己而活。 這樣的想法不能夠說是錯誤的,可對于眼下的人族來說注定是自私的。 當然,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其實也是六位圣人的意志。 因為只有人族自己內部因為人皇之位起爭執,才能夠這樣的爭執消磨天地大劫。 甚至人族內部之中的爭斗越狠,人族度過這次天地大劫的幾率也就越大。 到了那時,新的人皇帶領人族走向新的時代,也是一件好事。 至于說在這個過程之中,人之中的傷亡,就不被圣人放在眼里了。 不是圣人冷血。 而是如果天地大劫不能夠就此消散的話,人族的傷亡注定會比起這樣做來得更重。 透過無盡的時光,六位圣人仿佛看到了未來人族的興盛。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