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一旦神農氏不按照他們的思路走,那等到神農氏的或許會是狂風暴雨般的打擊,也或許是春風化雨般的侵蝕。 神農氏更加明白的是,自己恐怕沒有反抗六位圣人的余力。 更沒有伏羲和女媧這樣的關系。 沒有靠山的他,如果不是處在人族特殊的發展時期,處在人族人皇的位置上。 那一個準圣之境的存在,根本不可能讓六位圣人在他身上花費這么多的時間和經歷。 誰叫神農氏正好處在風口之上,并且把握住了屬于他的風口。 伏羲在決定退位之后,在人族之中完成了他最后的使命,也完成了人族一個重要階段的選擇。 神農氏無論如何選擇,總歸是還會一段過渡的時間。 更何況對于修士來說,準圣之境正是適合大展拳腳的時候。 神農氏既然已經證道準圣之境,自然也不例外。 可以預見的是,人族在神農氏的帶領下,未來的時光里又將迎來一輪全新的發展。 并且這個發展的巔峰,肯定還會在伏羲時代之上。 并非是神農氏比伏羲強,而是現在的人族整體比起伏羲時代的人族更盛一籌。 無論是人族的數量,還是人族大羅的數量,都遠在伏羲時代之上。 在這種情況下,神農氏的目標自然也就比伏羲更加容易達成。 不過有一點是神農氏比不上伏羲的地方。 那就是伏羲覺醒前世記憶之后的記憶和經驗。 神農氏沒有辦法像伏羲一樣,洞察整個洪荒世界的局勢,也沒有辦法把握到洪荒世界眾多大能的想法。 更沒有對洪荒世界的各個勢力和族群的了解。 這也就意味著在制定發展戰略之時,他沒有辦法向伏羲一樣那么篤定和精細。 只能夠按照人族目前能夠得到的信息,以及他的想法是去實施。 這個過程充滿著未知數。 不過以人族眼下的氣運來說,這都不是問題。 除非洪荒世界之中真的出現了人族的競爭者,不然人族的發展勢頭不是那么容易被打破的。 …… 神農氏在人族的時光不多了,他自然也很珍惜這段時光。 他也是這樣做的。 在神農氏證道準圣之后,他開始一反他以往仁和的人設,帶來這人族不斷的向外擴張。 而擴張的方向,正是伏羲和神農氏兩任人皇的間隔之中,被侵蝕的那部分土地。 不僅如此,神農氏還帶領了人族的一眾修士復仇,讓這些族群和勢力付出了相應的代價。 人族的控制區域也在這個過程之中進一步的擴張。 雖然說神農氏也明白,等到他退位之后,這些區域有很大的概率又會被侵占。 這些區域的人族有可能會再次遭受到打擊。 可對于整個人族而言,這又是必要的一步。 因為一旦多位人皇在即位之后,都向這些侵蝕他們土地的族群展開報復。 那等到人族陷入波動之時,這些想要侵占人族土地的族群就需要好好考慮。 他們是否能夠經得起人族未來人皇的報復。 雖然說大部分的族群不會考慮那么長遠的未來。 可總歸是讓他們能夠心生忌憚。 至少在下手之時,會更加的猶豫。 而這,對于整個人族來說都是一個好的消息。 秋后算賬,有時候也具有很強的威懾力。 而隨神農氏的不斷成功,距離他退位的日子自然也就越近。 雖然神農氏沒有明確的表態過。 可他證道混元之后,如伏羲一般急切的行事手段,都暴露出了他的傾向。 不說六位圣人,就連人族之中經歷過伏羲時代的一眾修士也都猜測到了神農氏的想法,都隱隱感知到了神農氏退位的想法。 不過神農氏沒有明確的說法,人族的一眾修士自然也就沒有多嘴。 反正以神農氏在人族如今的威望,哪怕伏羲重新出現,都未必能夠取代神農氏的位置。 畢竟神農氏的功績是實打實的,他在眼下人族普通族人的眼中,就是至高的存在。 與眼下的活命之恩相比,其他的一切都變得微不足道了。 事實上,在這個階段的神農氏的內心之中或許也有過掙扎。 他也有不理會六位圣人的沖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