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十三章 讀書-《王陽明心學(xué)智慧》


    第(3/3)頁

    孔子述《六經(jīng)》,懼繁文之亂天下,惟簡之而不得,使天下務(wù)去其文以求其實,非以文教之也。《春秋》以后,繁文益盛,天下益亂……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實衰,人出己見,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譽,徒以亂天下之聰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爭務(wù)修飾文詞以求知于世,而不復(fù)知有敦本尚實、反樸還淳之行,是皆著述者有以啟之。

    王陽明認為,孔子之所以刪減《六經(jīng)》,是要避免當(dāng)時紛繁浮逸的文辭擾亂天下人心,使天下人從此拋棄華麗的文飾注重文章的實質(zhì),而不是用虛逸的文辭來教化天下。《春秋》以后,各種華而不實的文辭日益興盛,天下大亂……天下紛亂的原因,正在于盛行浮華的文風(fēng),求實之風(fēng)卻日漸衰敗。人們標(biāo)新立異,各抒己見,為了取得功名不惜嘩眾取寵,擾亂天下人的思緒,混淆大家的視聽。使得天下人爭著崇尚虛文浮詞,在社會上爭名奪利,忘記敦厚實在、返璞歸真的品性。這些都是那些闡述經(jīng)典的人所開啟的。

    這是王陽明借孔子之口表達自己的觀點,勸誡人們要拋棄虛浮的文辭而追求經(jīng)典的實質(zhì),即不要執(zhí)著于文字。只有不執(zhí)著于文字、停止語言化的過程,才能感知真理。

    一個外國記者不懷好意地問周恩來總理:“在你們中國,明明是人走的路為什么要叫‘馬路’呢?”周總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簡稱‘馬路’。”這位記者的用意十分清楚,他是從文字的表面意義上去理解“馬”這個字,把中國人比作牛馬,意在嘲諷中國人同牲口走一樣的路。如果真的要從“馬路”這種叫法的來源去回答他,正確的答案反而沒有什么意義。因此,周總理才把“馬路”的“馬”解釋成馬克思主義,這恐怕也讓這位記者始料不及。

    同一個字或詞,常常包含著許多不同的含義,哪怕是再簡單的文字,在不同的場合下都能夠做出不同的解釋;即使是同一段話,不同的人看了或聽了也會有不同的感悟。魯迅先生評《紅樓夢》時這樣寫道:“經(jīng)學(xué)家看到易,道學(xué)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纏綿,革命家看到排滿,流言家看到宮闈秘事。”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我們應(yīng)該看到文字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如果我們執(zhí)著于文字,思想就會變得局限、僵化,就很難認識到生活的真諦。

    文字對交流來說是必要的,但是文字從來不是事物本身,事實也不是文字。當(dāng)我們想要向他人表達一定的意思或某個事件時,我們不得不借助于某種文字或類似于圖畫、符號等文字形式。而當(dāng)我們使用文字時,文字代替了事實,成了首要的,我們所關(guān)注的是文字而不是事實本身。文字、語言塑造了我們的反應(yīng),它成了巨大的力量,我們的內(nèi)心被文字塑造并控制。“民族”、“國家”、“上帝”、“神”、“社會”等詞匯攜帶著它們所有的聯(lián)想包圍了我們,于是我們的心靈變成了文字的奴隸。

    文字妨礙了我們對事物或人的真實覺察,妨礙了我們對事物進行自由地觀察。因為文字帶著很多聯(lián)想和經(jīng)驗的形象,這些聯(lián)想實際上就是記憶,它們不僅扭曲了視覺上的觀察,也扭曲了心理上的認識。例如“總經(jīng)理”和“員工”這兩個詞,它們描述的都是職務(wù),但是“總經(jīng)理”這個詞帶有強烈的權(quán)力、地位和重要性的含義,而“員工”這個詞則會讓人產(chǎn)生不重要、地位卑微和沒有權(quán)力的聯(lián)想;“總經(jīng)理”是正襟危坐在某個位置上的形象,而“員工”則是加班加點在某個崗位上的形象。因此,文字阻礙我們將二者都作為人來看待。形象就是文字,它們緊隨著我們的快感和欲望。因此,我們整個的生活方式都在被文字和與之相關(guān)的聯(lián)想塑造著。

    但文字畢竟是一種符號,用來指示已經(jīng)發(fā)生或正在發(fā)生的事情,用來表達或喚起什么。我們看到文字通過對我們的思維產(chǎn)生影響,使得我們的生活產(chǎn)生了局限和界限。只有將頭腦從文字和語言的意義中解脫出來,拋棄虛浮的文辭而追求經(jīng)典的實質(zhì),不帶聯(lián)想地觀察世界,我們才能真正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也才能真正“致良知”——學(xué)習(xí)到心靈成長的智慧。

    將知識融入人生的道德信仰

    世之君子,惟務(wù)致其良知,則自能公是非,同好惡,視人猶己,視國猶家,而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求天下無治不可得矣。

    王陽明認為,世上的君子,只要專心于修養(yǎng)自身品德,那么自然能夠公正地辨別是非好惡,像對待自己那樣對待他人,將國事等同家事一樣關(guān)心,把天地萬物看作一個整體,從而求得天下的大治。因此,“致良知”不僅是為學(xué)之道,更是育人之道,且重在育人之德。“道德”或“良知”等精神品質(zhì)蘊含于經(jīng)典之中,對人的自身修養(yǎng)有著很高的陶冶價值。

    王陽明所提倡的“尊德性”的道德教育,要求將知識融入人生的道德信仰之中,而不是讓知識吞噬人生的道德信仰。正如他所說:“夫目可得見,耳可得聞,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學(xué)也;目不可得見,耳不可得聞,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達也。”意思是說,眼睛看得見的、耳朵聽得到的、嘴巴能說出的、心里能想到的,都是膚淺的學(xué)問;那些眼睛看不見的、耳朵聽不到的、嘴巴不能說出的、心里不能想到的,才是深奧的學(xué)問,這也正是“致良知”的真諦。

    自古以來的儒家圣賢們十分看重人的品德,認為品德比才能更重要,認為高尚的品德是獲得成功的必備條件。孔子在《論語·述而》中說道:“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孔子認為,即使有周公那樣的才能和美好的資質(zhì),只要驕傲吝嗇,其余的一切也都不值一提了。如果一個人才高八斗而品德不好,那么圣人連看也不會看他一眼。只有德才兼?zhèn)洌缘掠牛攀钦嬲娜瞬拧.?dāng)?shù)屡c才不可兼得時,當(dāng)舍才而取德,正如孟子所言“舍生而取義者也”。

    對此,近代學(xué)者胡適先生曾解釋說:“孔子的人生哲學(xué)注重養(yǎng)成高尚的道德,教育學(xué)生以培養(yǎng)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為基礎(chǔ)。”在孔子看來,有高尚道德的人是有仁愛之心的人,也是能博濟眾施之人,是能為他人著想的人。所以孔子說“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也就是說,對于千里馬,不稱贊它的力氣,要稱贊它的品質(zhì)。尚德不尚力,重視品德超過重視才能,這是儒家的人才思想,也逐漸成為當(dāng)今社會選拔人才的重要標(biāo)尺。

    唐朝汝州有個叫夏子勝的人,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高中,被皇帝任命為南縣縣令。這日夏子勝攜一家仆赴任,來到縣衙,大小縣吏已在門口等候多時,見新縣令到來,急忙迎上去。夏縣令問他們?nèi)ツ昴峡h老百姓生活如何,糧食是否豐收,商賈是否安分行商,官糧是否收齊,賦稅是否完成,然后叫來師爺將縣吏們所說記錄在冊,逐一核對賬簿。幾天后,師爺對夏縣令說,一切都如縣吏所言,去年南縣一切安好。聽完匯報,夏子勝點點頭。

    在南縣縣吏們的眼里,這個新來的縣令與以往的官老爺大有不同,除了處理訴訟官司時會開口說話外,平時聽不到他說一句話。不過話雖然很少,但是做的事情卻極為合乎規(guī)范,往來公文,刑罰辦差,無論是上司還是下面的老百姓,都稱贊夏縣令做事穩(wěn)當(dāng),是個好官。

    這些縣吏們十分不解,這個不愛說話的老爺?shù)降资窃鯓右粋€人?一天,有個膽大的縣吏將這一疑問向夏子勝提了出來,夏子勝聽后,呵呵一笑,說道:“圣人行道,心正而行端,做官做民都是一個道理,為官之道在于教民養(yǎng)民,為人之道貴在德行,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做起事情來就不會有所偏頗,如此,又何必說那么多的話呢?”

    我們可以將這位南縣縣令的話理解為對“執(zhí)事敬”的最好注解。事實上,一如這位縣令說的那樣,行圣人之道又何必多言,“行”首在“知”,這是心靈凈化、涵養(yǎng)提升的必然結(jié)果,由此,對人忠信而不詭詐,與人交往而不奸猾,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做事。與此相對,再多的話都不過是水中倒影,沒有實際意義。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會遇到這樣兩種品質(zhì)不好的人。一種是品質(zhì)不好、能力也不強的人,這種人因其能力有限,對他人和社會造成的危害不會太大;另一種則是品質(zhì)敗壞但才思敏捷、能力出眾的人,這種人更容易尋捷徑上位,一旦得勢,將會對反對他的人或社會集團造成巨大的危害,甚至可以斷送一個家庭、一個公司甚至一個國家的前途。不可否認,沒有靈魂的頭腦,沒有德行的知識,沒有仁善的聰明,固然是一種強大的力量,但它們只能起負面的破壞作用。也許偶爾會給人們一些啟發(fā),或者帶來一些樂趣,卻很難贏得人們的尊敬與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嘆。

    反之,品德高尚的人,即便能力有所不及,也會虛心好學(xué),不斷提高自己,通過腳踏實地的努力奮斗來獲得成功。當(dāng)然,不能因此而走向另一個極端:忽略人的才能,一味強調(diào)道德修養(yǎng)。不懂得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人,何談培養(yǎng)自己的道德品質(zhì)!歷史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要以德為先,就好像王陽明告訴弟子的話:“良知在人心,隨你如何,也不能泯滅。”德行是我們行走人生的前提,而才能是我們創(chuàng)造人生的手段。做到德才兼?zhèn)洌拍塬@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hf();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海县| 银川市| 西宁市| 宾川县| 锡林浩特市| 嘉定区| 张北县| 正阳县| 巴马| 松溪县| 平罗县| 大港区| 东安县| 咸阳市| 富蕴县| 承德市| 高台县| 灵寿县| 京山县| 柳州市| 石阡县| 雅江县| 泸州市| 荥经县| 乃东县| 开江县| 苍梧县| 逊克县| 东乌珠穆沁旗| 武山县| 四子王旗| 沂南县| 静乐县| 平凉市| 彭泽县| 车致| 噶尔县| 瓦房店市| 杂多县| 武宣县| 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