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行孝-《王陽明心學智慧》
第(1/3)頁
“百善孝為先”,在王陽明看來,孝順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所有好品德的養成都是從孝行開始的。孝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事,也是各種品德養成的前提。
孝在于心,不在于物
此心若無人欲,純是天理,是個誠于孝親的心。冬時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求個溫的道理;夏時自然思量父母的熱,便自要求個清的道理。這都是那誠孝的心發出來的條件,卻是須有這誠孝的心,然后有這條件發出來。
王陽明認為,人們的心如果沒有任何私欲,純屬天理,則是一顆虔誠孝敬的心,那到了冬天自然會記掛父母的寒冷,到了夏天自然會記掛父母的暑熱,也就自然會講求保暖、防暑的方法。這都是人們那顆虔誠孝敬的心產生出來的結果,也只有有虔誠的心,才會產生出孝的行為。
現在很多人認為自己沒有能力給父母買漂亮的房子,讓父母住洋樓坐汽車,這就是不孝。這當然不對,因為孝敬父母不僅要在物質上有所提供,更關鍵的是要用心。所謂“原心不原跡,原跡家貧無孝子”,就是說如果你把能否給父母豐衣足食看作是孝順的話,那么家里貧窮的就沒有孝子了。可古代的許多著名的孝子都是貧窮的人,比如孔子的學生子路。
子路小時候家里很窮,他自己在外面挖野菜吃,卻從百里之外背米回家侍奉雙親。后來子路做官了,很有錢。他出使楚國的時候,有豪華的車隊,還有很多隨從,吃的也是“山珍海味”,但是錦衣玉食的日子卻讓子路哭了起來。他說:“現在我可以吃得很好,睡得很好,穿得也好,可我就算是還想背負著一袋米,走上百里的路去供奉我的雙親也不能了。”這個時候他的父母已經過世了。孔子覺得他很孝順,就安慰他說:“你的父母應該感到很滿足了,因為他們在世的時候已享受到你的孝敬了。”?
只要對父母有虔誠的心,并盡自己所能讓父母感到幸福,這就是最誠摯的孝順了。
因此,王陽明一再強調為人子女者要有“誠于孝親的心”。他還打比方說:“譬之樹木,這誠孝的心便是根,許多條件便是枝葉,須先有根然后有枝葉,不是先尋了枝葉然后去種根。”所以子女在孝順父母的時候,一定要真心誠意,表里如一。
從前有個老裁縫,妻子去世以后一直孤單地生活著。他辛苦工作了一生,但沒攢下多少錢。現在他太老了,已經不能做活兒了。他的雙手抖得厲害,根本無法穿針;而且老眼昏花,縫不直一條線。他有三個兒子,都已經長大成人,結了婚有了各自的家。他們忙于自己的生活,只是每周回來和父親吃一頓飯。漸漸的,老人的身體越來越虛弱了,兒子們看他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他心想:“他們不愿意陪在我的身邊,因為他們害怕我會成為他們的累贅。”他徹夜不眠為此事擔心,最后他想出了一個辦法。
一天早上,他找到木匠朋友,讓他幫助自己做一個大箱子。然后他又跟鎖匠朋友要了一把舊鎖頭。最后他找到賣玻璃的朋友,把朋友手頭所有的碎玻璃都要過來。老人把箱子拿回來,裝滿碎玻璃,緊緊地鎖住,放在了飯桌下面。當兒子們又來吃飯的時候,他們的腳踢到了箱子。他們都看向桌子下面,然后問他們的父親:“里面是什么?”?“噢,什么也沒有,”老人說,“只是我平時省下的一些東西。”
兒子們輕輕動了動箱子想知道它有多重,他們踢了踢箱子,聽見里面發出響聲。“那一定是他這些年積攢的金子。”兒子們竊竊私語。他們經過討論,認為應該保護這筆財產,于是他們決定輪流和父親一起住,照顧他。
第一周,年輕的小兒子搬到父親家里,照顧父親,為他做飯;第二周是二兒子,再下一周是大兒子。就這樣過了一段時日,最后年邁的父親去世了。兒子們為他舉辦了體面的葬禮,因為他們知道飯桌下面有一筆不小的財產,為葬禮稍微揮霍一些他們還承擔得起。葬禮結束后,他們滿屋子搜,找到了鑰匙。打開箱子后,他們看到的當然是碎玻璃。
“好惡心的詭計,”大兒子說,“對自己的兒子做出這么殘忍的事情!”“但是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二兒子傷心地問,“我們必須對自己誠實,如果不是為了這個箱子,直到他去世也不會有人注意他。”“我真為自己感到羞愧,”小兒子抽泣著,“我們逼著自己的父親欺騙我們,因為我們沒有遵從小的時候他對我們的教誨。”
但是大兒子還是把箱子翻過來,想看清楚玻璃中是不是真的沒有值錢的東西。他把所有的碎玻璃都倒在地上,頓時三個兒子都噤聲無言,因為箱子底下刻著一行字:孝敬父母要發自內心!
孝順是發自內心,由衷而出的。孝不僅僅是形式,更重要的是內心。一個人總強調正己,而正己的伊始要從回饋父母開始。孝為百德的先行,一個不知愛父母、沒有德行的人絕難成事。
孝是發自內心的情感表達,沒有表里如一的孝就沒有真心實意的愛。在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時,我們要發自內心,真心地為父母做事。窮則窮孝,富則富孝,只要用一顆真正的孝心讓父母開心愉快,自己也就真正盡到孝道了。
行孝,首先要使父母無憂
于是該然泣下,甚悔,且曰:“鳳何如而可以免于不孝?”
予曰:“保爾精,毋絕爾生;正爾情,毋辱爾親;盡爾職,毋以得失為爾惕;安爾命,毋以外物戕爾性。斯可以免矣。”
學生傅鳳想要早點考取功名,以擺脫貧困的家境,更好地奉養父母,于是不眠不休地學習,卻因勞累過度而病倒了。王陽明批評他的這種做法并不是孝順,傅鳳留下了悔恨的淚水,并向王陽明請教:“我如何才能夠修正這種不孝的行為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冀州市|
满洲里市|
巴里|
寿阳县|
定陶县|
高青县|
海林市|
台湾省|
喜德县|
慈利县|
大名县|
醴陵市|
玉田县|
肇庆市|
高台县|
汽车|
常山县|
平利县|
昔阳县|
定南县|
始兴县|
文山县|
井陉县|
建湖县|
临武县|
蕉岭县|
三亚市|
家居|
新龙县|
正宁县|
五原县|
炎陵县|
望谟县|
酉阳|
马尔康县|
革吉县|
甘泉县|
黄平县|
洛隆县|
湘阴县|
郎溪县|